餐企抱团(餐企自添柴)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餐企抱团?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餐企抱团(餐企自添柴)

餐企抱团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

通讯员 陈贯源 周燕

提到“小菜园”这个名字,很多南京消费者都很喜爱。但疫情期间,各个门店里却是门可罗雀,经营状况持续走低。“小菜园”不等、不靠、不要,全员化身“送餐小哥”,硬是靠“销售工作餐”走出一条努力自救路。

开发工作餐,做啥客户说了算

3日傍晚,位于奥南的金地广场逐渐迎来客流高峰,不少市民拖家带口前来广场内的餐饮店铺就餐,在不远处海峡云谷上班的李明远就是其中之一。身为科技企业负责人,李明远很少逛商场,之所以熟悉“小菜园”,是因为疫情期间,他在公司门口常能看见前来推销的“外卖小哥”,他们工作服前都印着“小菜园”三个字。有一次,他为公司在岗的十几位员工订了一次工作餐。“价格挺划算的,30块钱,大荤、小荤、素菜、蒸蛋、汤、水果都有,性价比不错,后来也就长期预订了他们的工作餐。”李明远说,公司里有个老员工血糖较高,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电话问门店能否单做一份“低糖版”的工作餐,“小菜园”欣然答应了。

周小磊是小菜园餐饮企业南京区域负责人,她介绍,南京区域39家门店在疫情期间的上座率只有原先的10%,有的曾经一天翻八九次台的门店,每天只有不到十桌的客人。“当初门店选址时,我们特意挑选写字楼和商用公寓较多的地方,因此我们便想利用这个优势,以工作餐外送的形式自力更生。”周小磊说,“我们没有‘躺平’,客户想吃啥,我们就做啥,以口碑带动销量。”

全员“扫楼”,厨师当“小哥”

疫情期间,“小菜园”各个门店可谓全员化身“外卖小哥”。用周小磊的话说,就是“连厨师长都走出厨房,出来‘扫楼’了。”由于大部分门店都在商场里,员工们的营销首选对象就是商场员工和各商铺的店员。“我们的员工都是全天候待命,随时接受客户订餐需求。”周小磊介绍,有时大家手拿着宣传单一家一家上门,有时到了“饭点”,干脆拎着一提做好的盒饭去推销。在向某一预订餐食的客户完成送餐结束后,“小哥”们还经常连同其周边的单位一并问问,是否有订餐需求。在此过程中,“小菜园”还严格遵守防疫规定,要求所有员工每日必做核酸,上下午各测一次体温,从自身做起,筑牢防疫墙。

除了门店周围的“一亩三分地”,每个门店的员工还会向周围三四公里开外的银行、医院、企业拓展订餐客户。“经常被拒绝,从未想放弃,一天跑个一两万步是常有的事儿。”

坚持公益,“热心”换“热销”

在努力自救的同时,“小菜园”也没忘记热心公益。“社区是防疫的第一战场,我们经常给社区抗疫人员送去免费的盒饭。”周小磊没想到,热心也能换来“热销”。疫情期间,六合区大厂街道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在社区当防疫志愿者,品尝了“小菜园”送来的免费爱心餐后,一下子预订了200份工作餐。

同样的“福报”还发生在仙林万达茂店。一家位于南京经开区的企业也有感于“小菜园”的善举,一连订了六天的工作餐,共计6000份,直接为门店带来近18万元的收入。

除了自添“柴火”外,“小菜园”还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助企力量。由于“小菜园”是一家注册地在鼓楼的贸易业总部企业,按照《鼓楼区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十项措施》规定,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补助。近期,鼓楼区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小菜园”,告知其这一政策将在节后兑现。不仅如此,区商务局还主动关心企业经营状况,得知企业有融资需求,主动联系金融机构为“小菜园”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企业争取近千万元贷款额度。

来源: 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