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淮剧团成立60周年演唱会(上海淮剧团70周年演出季3月揭幕)

2023年正值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峥嵘岁月,风雨荣光。值此团庆之际,剧团特别企划,重磅推出“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演出季”。

演出季分为春晖、盛夏、秋实、冬韵四个系列,将在一年内陆续为观众们呈献青年演员武戏专场、传承剧目《赵五娘》《水漫泗洲》、团庆70周年晚会、都市新淮剧淮剧《金龙与蜉蝣》(传承版)以及《闯上海》《寒梅》《浦东人家》等多出原创新戏和《琵琶寿》《牙痕记》等传统经典骨子老戏。

上海淮剧团成立60周年演唱会(上海淮剧团70周年演出季3月揭幕)(1)

为了回馈观众一直以来对上海淮剧团的陪伴与支持,剧团于即日起开启“团庆70周年演出季——春晖”早鸟票限时福利,三场演出“打包”售票,给予戏迷们最大优惠。

70载光辉岁月,经典流芳,淮音绕梁

上海淮剧团成立于1953年。70年光辉岁月,70年守正创新,创作排演了《蓝桥会》《女审》《三女抢板》《水漫泗洲》《探寒窑》《党的女儿》《白蛇传》《哑女告状》《吴汉三杀》《海港的早晨》《母与子》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戏曲面临着转型的困境,淮剧亦是如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艰难的环境下,上海淮剧团抱以革命精神,突破重重困境。由罗怀臻编剧,郭小男导演,何双林、梁伟平领衔主演的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轰然问世,这标志着一种“新型戏曲”已经诞生,标志着中国戏曲正在完成“现代转型”。高高擎起的“都市新淮剧”大旗成为九十年代上海淮剧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场突围战役,其独特的魅力引领了一时戏曲舞台创作的风潮。

至此以后,上海淮剧团始终坚持以开放、包容、探索、传承的理念为指引,立足传统剧目的原生表达,以现代文艺发展的视角进行重新解构,融入时代气息进行改编创作。近年来,无论是《武训先生》等原创剧目,或是《女审》《琵琶寿》等改编复排剧目,皆获业内好评与观众称赞。

优秀的剧目创造离不开优秀的团队,上海淮剧团拥有一支心怀热爱与敬意,极富激情与创造力的文艺创作团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功底扎实、德艺双修的淮剧工作者,形成了以筱文艳等流派创始人和梁伟平等新时代剧种领军人才,以及邢娜等青年艺术家为代表的人才群体。他们是表演者,亦是守艺人,他们时刻不忘用自己的方式将淮剧文化推向更高的峰顶,推向更多的人民群众。

今年,正值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剧团将推出“团庆70周年演出季”,以“繁花四时”为主题,将演出贯穿全年,集聚精品佳作、淮剧名家、上淮新星。全方位展现剧团在传承经典、创新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坚守与努力。

上海淮剧团成立60周年演唱会(上海淮剧团70周年演出季3月揭幕)(2)

3月13日至16日将开启“团庆70周年演出季——春晖”,该系列将分别为观众呈现青年演员武戏专场、淮剧《赵五娘》《水漫泗洲》。以青年为主,着重展现剧团五年“淮剧学馆制”的成果,让观众看到青年演员在专业能力与传承工作上的进步与成长。

5月将迎来“团庆70周年演出季——盛夏”,剧团将带来团庆70周年晚会,荟萃经典唱段,汇聚淮剧明星。不仅如此,还将于5月23日上演淮剧《金龙与蜉蝣》(传承版)。

2023年对于上海淮剧团而言,不仅是建团70周年,更是剧团“都市新淮剧”探索30年的重要之年,30年前的5月23日,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在美琪大剧院首演。同一时间,同一地点,30年后再次上演颇具意义。此次复排演出该剧,不仅是向经典的一次传承和致敬,更是新生代淮剧人对戏剧发展的一种探索和自我突破。

9月“团庆70周年演出季——秋实”剧团将呈现多出原创新戏如近些年口碑和观众缘俱佳的淮剧《寒梅》《闯上海》《浦东人家》,既有家国情怀的满腔热血,亦有儿女情长的家长里短;同时,在11月,“团庆70周年演出季——冬韵”演出里,将汇集名家版的《琵琶寿》《牙痕记》等传统经典大戏,以精彩的剧目带领观众感受剧团多年来在剧目方面的守正创新。

3月里春暖花开,舞台传承,青春绽放

2017年,上海淮剧团建立了“淮剧学馆制”,由淮剧名家亲自示范,进行身段指导、程式规范、声腔训练等一系列教学,并提出“五年规划”,一年一出大戏排演,让青年演员“以演代训”,增强舞台实践力,并培养他们“挑大戏、担重任”的素养与能力。2017年推出全本淮剧《白蛇传》、2018年呈现淮剧经典《王宝钏》、2019年移植排演淮剧《杨门女将》、2020年全新打造淮剧《赵五娘》,2021-2022年复排上演《水漫泗洲》。

上海淮剧团成立60周年演唱会(上海淮剧团70周年演出季3月揭幕)(3)

上海淮剧团成立60周年演唱会(上海淮剧团70周年演出季3月揭幕)(4)

其中,淮剧《赵五娘》《水漫泗洲》皆是上海淮剧团经典代表剧目,饱含具有淮剧特色的唱腔唱调及表演形式。一经上演便受到业内专家、媒体的关注与称赞。青年演员靓丽的戏曲扮相与现实生活中时尚的穿着风范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这吸引了无数年轻观众的目光,他们在舞台上的全情演绎,其散发出来的魅力向观众传播了属于青年人积极向上的面貌状态与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淮剧传承的新希望与新发展。

不仅如此,在基本功和经典折子小戏的传承和培养上,上海淮剧团也毫不松懈,由名师名家一对一教学,这无不体现出剧团在培养全面型、复合型青年淮剧人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此次“春晖”系列演出,剧团将于3月13日推出青年演员武戏专场。陈荣荣、马震宇、钱薇、张佳浩将分别上演淮剧《扈家庄》《杀四门》《昭君出塞》《螺丝峪》。这四折戏皆以武戏为主,对于青年演员而言,充满了挑战。为了保障体力、保证表演,自新年开工,他们便投入到排练当中,一遍遍反复训练,确保舞台上动作的万无一失,演出的精彩呈现。

3月15日,顾芯瑜、陆晓龙将演绎淮剧《赵五娘》,3月16日,顾芯瑜、王俊杰联手上演淮剧《水漫泗洲》。两出剧目皆采用了“以老带新”的演员阵容,既保留了淮剧表演和唱腔的原汁原味,也融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在舞台呈现等方面作出了精细化、现代化的调整与改变。此次再度演出,不仅是在这一重要的日子里带领观众回溯淮剧经典,也是对于青年演员在戏曲演绎、角色把握成熟度上的一次综合大考。

可以说,3月的“团庆70周年演出季——春晖”是青年演员综合实力的一次展现,也是剧团近年来在青年演员培养成果上的一次检视。

以实际行动做到持续贯彻文化惠民精神,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70载岁月成长,70载砥砺前行,淮剧的发展离不开人民。2023剧团建团70周年,剧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优秀的淮剧作品、精彩的舞台呈现、暖心的演出形式与戏迷观众们共贺团庆70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