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建筑石灰粉 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

竹山建筑石灰粉 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1)

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

文|李学耕

人们一说起双峰,说人物会扯到曾国藩、蔡和森,讲美食就属永丰辣酱和青树坪米粉了。

早一向深更半夜,“双峰人在长沙”老乡群里,平时在群里不太说话的《大湘菜报》副总编辑王冠,突然冒出一句古怪的话来:

有哪个晓得“青树坪米粉”的历史不?

没想到这么不经意的一问,却引起了众多老乡的彻夜难眠!省物勘院“小明”来了,红网“螃蟹”加入,省教育厅“陈富贵”飘过,一直潜水的中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铜沐灶”也不甘寂寞,年近八旬的湖南师大老教授“文士持刀”始终在线......他们可都是不折不扣的青树坪土著。刨根究底,追根溯源,专家、学者一齐上,仍然找不出它的“源代码”,讨论到凌晨二点仍在继续,直到群主叫停才“熄火”。

竹山建筑石灰粉 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2)

是的,“青树坪米粉”攀不上曾老爷子,它没有进贡给那拉氏,蔡同学也没有分享给他在一师范的挚友润芝先生,它的诞生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儿。

《大湘菜报》是本次“湖南米粉大擂台赛”的主办方之一,王总想为家乡米粉代言打CALL,增加点历史厚重,自然找不到答案。“青树坪米粉”红油是它的底色,猪肉片是它标配的码子,而干粉下锅则是它区别于湖南众多地方特色米粉的特有标志。食客们对它的描述是:

嗦进口中,牙齿瞬间有种被米粉击打的感觉,骨汤之上那层味道浓郁的辣椒油,辣意顺着米粉涌出,让人瞬间神清气爽,过瘾!过瘾!!

美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江湖。作为美食中的米粉有千般滋味,有万般人情,更有四时代序的烟火浪漫。每一种兴盛的湖南方言背后,自有一碗兴盛不衰的粉。湖南14个市州都有自己的特色米粉,圆的扁的、粗的细的、干的湿的,各具千秋。长沙肉丝粉,津市牛肉粉,湘西酸辣粉,醴陵炒粉,武冈铜鹅粉,岳阳洞庭鱼粉,安化腊肉粉,芷江鸭肉粉,衡阳鱼粉,郴州栖凤渡鱼粉,永州卤粉......数不胜数!

“青树坪米粉”只不过是湖南米粉大家庭中的一员,但它深深植根于双峰人的骨髓,征服着味蕾挑剔的广大食客,是远方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它虽然与双峰名人搭不上边,但其长相和味道与湘中人的特征十分吻合,将湘中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血性、坚韧、自强、厚重、担当。

竹山建筑石灰粉 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3)

在长沙,“青树坪米粉”势头正劲!有媒体这样形容:“青树坪米粉”在长沙攻城掠地,近几年发展迅猛,大街小巷不时能见到它魔幻般的身影。但我却不以为然,实打实说,如给异地“青树坪米粉”打分,最多只能打70分。是水土异也?还是没有道法自然?总觉得不是那个味。是不是缺少青树坪老街巷子深处那股潮潮的、润润的,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

可幸的是,灵泛的双峰人已不满足于店铺现场销售模式,他们充分借助现代营销手段,利用其产品优势(干粉),将“青树坪米粉”制作成了各种即食型、方便类、速食装食品,在各种电商平台都能见到,在淘宝、京东、拼多多销售很火,网红带货、名人代言、网络直播四面出击,连锁店、加盟店遍地开花。目前,双峰境内已出现了5家现代化流水生产线米粉生产厂家,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青树坪米粉”的销售业态已走到了“湘系米粉”的前列。

竹山建筑石灰粉 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4)

竹山建筑石灰粉 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5)

在湖南红网当记者的青树坪廖妹子说:

不管是美味的米粉,还是辣酱,还是对面山上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奶奶家门前的晒谷坪,这些都是与我的灵魂紧紧相连的符号,像是我与母体连接的脐带,我的生命来自于这里,即使形割断了,神永远都在。

这句我认同。品的是米粉,吃的是情怀,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长沙嗦米粉,我只找青树坪米粉店。这几天的“湖南米粉大擂台赛”我连去了3趟,本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品尝一下全省各地不同风味的米粉,结果转来转去,脚步仍停在娄底档位前的“青树坪米粉”,回味从土砖墙缝里冒出来的味道——抚胃,也抚慰。

难忘家乡那碗粉!

作者:李学耕, “双峰人在长沙(菁英群)”群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