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

文章的开头先简单介绍一下人物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近日某节目给晚年的宋先生留上了辫子头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1)

在近日一档综艺节目中,节目组影视化的安排了宋应星先生和袁隆平先生两位科学家跨越古今的握手,然而就是这一充满尊敬又具有梦幻的一幕,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宋先生的天工开物成书于明代,而本人也拒不仕清,从此归隐山林。而节目组的影视形象却安排了辫子头,这是对宋先生的不尊重,而当然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宋先生有二十多年的晚年生活是在清初,节目组影视化的是老年形象,留下辫子完全就是实事求是。

其实留着辫子也没问题

对于宋应星先生是否剃发其实并不得而知,但明清交替时期的文人剃发后都是戴巾的,一来安慰自己已然剃发,遮掩没有头发,二来汉文化对于帽子是很讲究的,成人即为冠礼。如若宋先生剃发也大抵如此,而节目组影视化形象却并没有考究。

清代的乡绅戴不了冠,所以后来慢慢开始流行戴六合一统帽。

六合一统帽,民间俗称瓜皮帽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2)

在明代就已经开始普遍穿戴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3)

而和宋应星一样处于明清交替时期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画像皆是戴头巾,易服满装,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已然剃发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4)

顾炎武画像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5)

黄宗羲画像

而部分对于节目组宋应星影视形象持赞同观点的评论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6)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7)

如上评论一样,大部分评论陷入了剃与不剃,留与不留的的争论,而没有耐心去考究明清交替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样貌,也没有去考究清初的发饰。众所周知,清军入关后两度发布剃发令,而当时的发型是如何的呢?

《榕城纪闻》云:“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清稗类钞》之“容止类”、“发作金钱式”条云:“董志学为江西巡按,按部吉安,饬守令礼请缙绅子弟及举贡监生饮宴。酒酣,起而言曰:‘当朝重剃发,式当如金钱,请脱帽验之。’因尽去其帽,则皆略去鬓发,余顶结如故,惟一人如式,得放出,余悉系之于狱。”

很明显,按史料来讲,清初剃发为金钱鼠尾,上面的两段评论可以说是站不住脚的,既不实事求是,也不造型严格。

而到清晚期有影像可以记录时,可以看出发型已向影视剧中的阴阳头靠拢,但明显剃的更多。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8)

让我们再来看下一个评论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感悟(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留下辫子头)(9)

对于这个评论笔者是持部分赞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宋应星先生归隐山林后就基本与世隔绝了,连去世的时间都是估算的

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宋应星的去世日期,然而据《宋应星评传》作者潘吉星估计,宋应星约在1666年辞世

而在山野间或许宋先生依旧是服冠如旧也未可知呢。

节目组宣传古今两位名士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如若在宋应星先生的影视化形象上衣冠如旧,或者如顾炎武等一样头戴头巾或许就能少了些许争议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