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善与恶的艰难抉择(人性善与恶之辨)

关于人性善与恶的艰难抉择(人性善与恶之辨)(1)

在儒家学说中关于人性之初,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一开始,先天都具有纯真的本性,而后天,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欲望的滋长,人的认知和品行必然会产生差异,因而就有了善与恶,好与坏。总的来说,人还是向善的,正所谓虎毒不食子,羊羔跪乳,寒鸦反哺。

人性变坏,源于其所处环境和自身认知的缺失,亦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当一个人认知缺失的时候,往往会对身边的行为进行模仿,好的则可,不好的,也就随着变坏了。孔子说,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对于这样的人是可以改变的。孔子还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如果遇到下愚之人,恶习加身,虽德风劲吹,也无法改变其恶,对于这样的人是无法改变的,只能用刑律对其行为进行惩戒和约束。

随着国人对儒学的传承,后来者开始有不同的观点提出来,而争论较多的两个观点,一个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论,一个是荀子的人性本恶论。两位大家只讲到人性便开始分道扬镳,在孔夫子所说的“习相远”的两端各自发挥。他们讲的是习的绝对性,孔夫子讲的是相对性,善与恶的人群只是一个比例的关系,好的社会环境,善占有绝对的优势,不善者有所忌惮,不敢妄为。如果恶占据绝对优势,则天下失道,民不聊生。

孟子讲人性本善,则在社会生活中,让人们去保持这种善。而宣扬道德教化,就是让善不被社会上的恶所沾染,让人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恭敬之心,有是非之心。让仁义礼智加身,让爱人之心常在。

荀子讲人性本恶,则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改变人们的习性,抑制人们的恶习,通过教化,让人们懂得什么是善恶。荀子的论点就是,既然善了,何须教化?而恶则需要教化,需要改变。韩非子作为荀子的学生,其主张更激进,暂不作述。

孟子的对善的保持,荀子对恶的改变,都没有孔夫子的观点更可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善是一泓清水,其本身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是,一旦污染物超过其净化能力,则被熏染。

恶是一池污水,如果要净化,则需要更多的善去稀释恶,而法刑只是抑制这种污染的蔓延,而无法改变其污的本质。

德政礼刑相得益彰,方能构建出一个太平盛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