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制学校管理工作改进方案(改革学校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要以人为本,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一贯制学校管理工作改进方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贯制学校管理工作改进方案(改革学校管理制度)

一贯制学校管理工作改进方案

一、管理制度要以人为本

1、要了解教师。目前教师压力是非常大的,这种压力及来自家长的、来自社会的乃至学校。据资料分析教师之中有心理障碍占30%,很多教师在巨大压力下总感到无所适从,内心非常苦闷,因此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师需求,要深入教师队伍,多找教师谈话,了解教师的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特别是了解教师的内心需求。只有在了解教师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学校制度,才是切实可行的,才能最大程度满足教师的需求,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积极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

2、要尊重教师。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的时候,既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也要做到尊重教师。制度的制定要做到人性化,要充满人文关怀。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一定要弹性,不要图形式,要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与创造性,要给教师创造性的劳动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开发课程,“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起码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变为研究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制度定得过死,教师就不会有时间学习研究、开发课程了。

3、要发展教师。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点,要把学校的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对优秀人才既要放宽准入条件,又要舍得向更高更好地方选送,确立名师意识。要以新的理念制定学校的教师进修培训等方面的制度,不要认为教师的培训进修仅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要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经费,然短期内办学成本高了,但效益却是长远的。如果一个学校经常请一些专家学者,又让教师有走出去参观、学习、进修的机会,那么这个学校的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提高上就有更多的机会。教师是学校要发展的主体,要使教师们有主人翁意识,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多发掘他们的潜能,多给一些人文关怀,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出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我们重新构建学校管理制度来保证教学民主,来确保新的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大力提倡教学民主,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对

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在学校管理制度中,确立民主管理机制,是极为重要的。 教学民主的实施者是教师。一个学校的教师没有一点民主的意识,又怎能奢望他对学生进行民主意识的培养。然而,教师的民主意识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民主的苗子需要我们的领导去培养、浇灌,需要我们的领导尊重每一位教职工,给教职工民主权利,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改变校长一言堂的做法,不然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将成为一句空话。

同时在重新构建学校管理制度的时候,还应加强民主规章制度建设,并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赋予教职工对领导的监督权,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们对领导实施监督,制度建设才具有实质意义。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参与原则,使教师、学生、家庭充分的参与到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学评估、思想道德教育、学生活动等等中来。要完善

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要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样有利于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也使教师有一种法定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等。在民主管理中按照新课程理念使教师、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民主化。

三、要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

由于教师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职称职务晋升、经济收入等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评价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评价模式,创新评价方法。评价制度的改革特别是教师和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决定着学校改革的主体方向。

关于教师评价,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发展新教师评价将有助于提高教师士气,加强信任感,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支持教师创新的氛围。

1、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不能像传统的评价体系那样,只是看教师的教学成绩,看学生考试的分数,而是要看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师生关系等等。

2、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与外在的评价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最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引导教师分析现象的原因,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3、重视教师个体差异。由于教师在人格、职业素养、教育教学风格、师生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使教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评价不但不能消灭和消除教师的个体差异,而且应当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个体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改进的建议和专业发展目标。发挥教师的特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学校管理制度的构建,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重新构建,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为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