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可以天天捏脊(妈妈会捏脊孩子少生病)

儿童可以天天捏脊(妈妈会捏脊孩子少生病)(1)

孩子不吃饭、消化不良、易感冒,去医院打针吃药最让妈妈头痛、孩子反感,怎么办呢?不妨在家里给孩子捏捏脊,不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强身健体,防治多种疾病,更重要的是,捏脊法不打针、不吃药,在家里就可以操作!

为什么捏脊能够治病强身?捏脊能治什么病?在家怎样给孩子捏脊?一起来了解下吧!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在介绍捏脊的功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脊背上经络的分布。

脊背所经过的五条经脉都是阳经,其中最中间是督脉。督脉,顾名思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也被称为阳气之海。

儿童可以天天捏脊(妈妈会捏脊孩子少生病)(2)

督脉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膀胱经是人体偱经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盛,主导着全身的气血运行,五脏六腑的代表穴——腧穴也集中在这两条经脉上。所谓腧就是“输”,输送的意思。五脏六腑通过这些腧穴把营养物质输送给各个脏器,同时又把各脏器排出的毒素通过这里排出体外。

儿童可以天天捏脊(妈妈会捏脊孩子少生病)(3)

当膀胱经通畅时,人体气血就能正常运转,当膀胱经上某个腧穴出现淤堵,身体就容易出问题。比如孩子咳嗽,就是肺腧拥堵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按摩把肺腧按通畅。如果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淤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咳嗽可能持续很长时间都解决不了,身体越来越糟糕,甚至可能蔓延到其他的部位。

捏脊不仅能解决淤堵,还能让五脏六腑协调运作。五脏对应五行,它们相生又相克,既协同作战,又互相克制。即使是日常保健,经常帮孩子捏捏脊,也能提高免疫力。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与其等孩子生病了让他吃药,不如平时多给TA做捏脊。

捏脊的作用

1、调理脾胃

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儿童可以天天捏脊(妈妈会捏脊孩子少生病)(4)

2、调理肺系疾病

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3、改善夜啼、睡眠不安

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儿童可以天天捏脊(妈妈会捏脊孩子少生病)(5)

4、预防遗尿和止汗

通过捏脊来刺激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能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捏脊的方法和步骤

儿童可以天天捏脊(妈妈会捏脊孩子少生病)(6)

1、让孩子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孩子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3、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4、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共6遍。

5、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捏脊的5点注意事项

1、时段

捏脊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最佳时间是在孩子早上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孩子的配合度也较高。

2、温度

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以免划伤孩子的细嫩皮肤。捏脊者的手部要先暖一暖,不要用冰凉的手给孩子进行捏脊,以免孩子受到刺激无法平趴,或者让孩子受冻生病。捏脊的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儿童可以天天捏脊(妈妈会捏脊孩子少生病)(7)

3、时长

体质较差的孩子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以免孩子身体裸露时间过长,导致着凉感冒。捏脊时间过长的话,疗效也没有那么好。

4、年龄

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孩子。年龄过小的孩子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5、禁忌

当孩子背部皮肤有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时,就不要给孩子捏脊了。

温馨提示

捏脊虽好,但也不是万能的。疾病确诊、疑难杂症,建议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