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马忠下场(冥冥之中是否自有天意)

相信喜欢三国的朋友,对24将排名口诀都很熟悉,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

三国马忠下场(冥冥之中是否自有天意)(1)

这个排名虽然会有争议,但基本是基于三国演义进行的排序。其中排名明显对蜀汉名将比较偏爱,五虎上将均进入了前十。

他们的光辉战绩大家比较了解,这里就不说了,只来看看前十将领的死亡方式,

吕布——醉酒后被部下宋宪魏续出卖,被曹操下令缢杀。

赵云——病死。

典韦——死于乱兵。

关羽——被马忠俘虏,孙权下令斩杀。

马超——病死。

张飞——醉酒后被部下范疆张达杀死。

黄忠——被马忠射死。

许褚——病死。

孙策——被许贡门客杀伤后,死于伤病及惊吓。

太史慈——死于乱箭。

三国马忠下场(冥冥之中是否自有天意)(2)

从十强选手死亡方式看,除了病这个古代的无敌杀手外,东吴的马忠出现了两次,对蜀汉五虎将的战果是一杀一擒。这种战绩放在整个三国演义里面绝对是超一流的表现,吕布也不曾做到。何况马忠还不止如此,他还擒获了关平,打败了关兴,简直就是关家克星。

三国马忠下场(冥冥之中是否自有天意)(3)

但是纵观三国演义,马忠一直只是一个小人物,数立大功却没有受到重用,最终被蜀汉叛将糜芳、傅士仁刺杀。

因此我一直以为马忠这个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是罗贯中为了某种目的,自己塑造出来的人物,但是我后来在看三国志吴主传时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

“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

可见马忠还真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物。但是按照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记载,黄忠在夷陵之战前就去世了,没有参与刘备伐东吴之战,因此他的死也就与马忠毫无关系了。那为何罗贯中在如实采纳了马忠擒关羽的记载后为什么又要杜撰马忠射杀黄忠,给马忠加上了三国第一神将的标签。

要解释这一现象,我们要把这两个记载放在一起看,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这一段突出了赤兔马的忠诚即“马忠”。

“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这一段记载,我们要重点看到的则是马忠的职位司马。三国时期群星璀璨,竞相争辉,但最终的胜利者却是司马。

因为三国志成书远在三国演义之前,所以罗贯中在编三国演义时必然是看到了司马马忠擒获关羽的史实。加上关羽赤兔马的故事写的精彩非常,关羽和赤兔马配合无间,但关羽死了,赤兔马的最终命运也要给一个说法。马忠的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赤兔马,因“马忠”死于马忠是一个多么有宿命的结果。

三国马忠下场(冥冥之中是否自有天意)(4)

马忠的职位则可能让人联想到三国时的最大赢家司马家。司马马忠作为小人物,连克五虎上将其二,擒关羽是捡漏,杀黄忠是放冷箭,绝对的赢家,绝对的运气和作者绝对的低评。真正的司马家从前期隐忍到后面三分一统,同样绝对的赢家,绝对的运气和作者的恶评。这样的对应,这样的话题噱头,罗贯中怎么可能错过。于是他编造了马忠射杀黄忠的桥段,使这个小人物更加神秘,更加凸显了司马的运气。

马忠最终死于糜芳、傅士仁刺杀,而且头颅被用来祭奠关羽,结局略显潦草和凄惨。

真实的历史上西晋死于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北方陷入了数百年分裂,五胡乱华民不聊生,也是非常凄惨。

因此从赤兔马之死和司马家实现三分一统,两大因素叠加的戏剧性上,三国演义的第一神将必然是马忠,也只能是马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