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史料(李冰是来自氐族的什邡人)

李冰史料(李冰是来自氐族的什邡人)(1)

什邡大王庙中的李冰像

李冰史料(李冰是来自氐族的什邡人)(2)

位于什邡洛水的李冰陵园

李冰是什邡人,而且还可能是氐族部落的人?11月23日,四川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什邡参加李冰研讨会,有学者对李冰的籍贯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观点。

  西华大学副教授、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钊介绍,自清代以来,关于李冰的籍贯有三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蜀人说。但从现在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没有形成一个关于李冰籍贯的完整证据链。

  赵殿增表示,不管李冰是哪里人,都代表了一种先进文化,是一个造福后世,万代敬仰的伟人。

  李冰是山西运城人?

  曾有人拿出家谱证明

  通过治理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李冰让蜀地成为了“天府之国”,他也成为了历来人们研究的对象。目前,对于“李冰葬于什邡”的观点,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不过,李冰的籍贯却一直是个谜,各方观点也不一样。

  有人说,李冰是山西运城人。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山西运城的李氏后裔李保生向都江堰市政协递送了一封信。在信里,他提到自己家谱中写过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事。然而,有学者对仅靠家谱就确认李冰为山西运城人的说法存在异议。因为,历史上有人把修家谱会将历史名人列为家中始祖的习惯。

  据《梁书》卷一《武帝纪上》中记载,“且夫谱牒讹误,诈伪多绪,人物雅俗,莫肯留心,是以冒袭良家,即成冠族,妄修边幅,便为雅士。”什邡当地学者、原什邡市政协副主席郭辉图说,在梁时,这种现象就已存在。而现在的多数族谱起于宋,盛于明清。由于以上原因,将李冰列为李氏先祖的自然会有。

  李冰的籍贯似乎又成为了一个谜。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原四川省水利厅工程师冯广宏在其《李冰丛考》中介绍,李冰究竟是哪里人?早期史料是较少的。仅从宋代郑樵《通志·氏略考》中最有先见,谓李冰属陇西(甘肃天水)姓氏之一支。其可能性较大,即是说,这是一位祖籍楚,寄籍陇西,在秦灭蜀国后,被任命的一代蜀郡守。因为按李冰当时所处的陇西地域,已属秦国版图。李冰以秦人而受任秦郡守,是合符情理的。

李冰史料(李冰是来自氐族的什邡人)(3)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

李冰是蜀人?

  古人有落叶归根的传统

  “李冰的籍贯问题,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山西运城人,第二种就是蜀人,第三种是户籍不详。三种说法中,自清代以来,流传最广的,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蜀人说。”西华大学副教授、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钊介绍,20世纪比较有名的两位专家——蒙文通先生和任乃强先生都提出了一些观点来证明李冰是蜀人。

  研讨会上,赵殿增虽然未谈到李冰的籍贯。但他却表示李冰治水成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充分了解和尊重蜀人传统的信仰和习俗,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赵殿增说,从《华阳国志》中的“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山;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仿佛若见神,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珪璧沉濆。汉兴,数使使者祭之。 ”看出,这种观念和方式与三星堆金沙古蜀人的思想观念和祭祀方法相同,因而必然会赢得蜀人的归心。

  什邡市博物馆馆长杨剑说,任乃强、王家祐等先生均认为李冰就是蜀本地人,因为李冰掌握蜀人的宗教观念、文化特征,熟悉蜀郡的天文地理、水利交通、盐铁物产等,并肯定其埋葬于什邡 。其中,王家祐在《李冰导洛卒于什邡》一文中指出“李冰是生于斯,而又殉职于斯,所以归葬于章山,是符合当时习俗的”。

  “按照古人重乡土,死必归根埋骨于祖茔。而且蜀人有“魂归天彭阙”的传说。在《蜀王本纪》也提到李冰所说的“魂归天彭阙”。”杨剑说,因此李冰属蜀人。

  同时,杨剑还提到了陕西咸阳城遗址出土的秦国贵族墓葬,进一步论证李冰为蜀人。杨剑说,青铜器铭文显示,青铜器的督造者为蜀守斯离。据司马迁《史记》,(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尉斯离与三晋、燕伐齐。根据出土铭文再考证,可知斯离伐齐时的官职应该是蜀地的郡尉,具有五大夫以上的爵位。最初秦国保留了蜀侯,派中央大员张若为蜀国守,直至公元前285年,建立蜀郡,并先后由张若、李冰等人出任郡守。

  本次出土铭文说明,在张若任蜀国守之后、任蜀郡守之前,斯离曾一度担任蜀国守。而斯姓,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蜀之西南夷种,遂以为姓。斯离为蜀国守,体现了秦国的羁縻政策。这种政策,是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统治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地位和统治权力,并封授一定的官职,由酋长、首领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可见,在其后的李冰,作为威望极高的本地蜀族人,管理蜀地民众,指挥浩大工程才有重要的基础。

  李冰是什邡人?

  专家:没有完整证据链证明李冰籍贯

  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杨剑进一步提出了李冰有可能是什邡人观点。杨剑说,成都平原一带曾先后发现了多处战国船棺,明白无误地说明船棺是战国时期蜀族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最为重要和最为流行的葬具,船棺葬俗是当时最为普遍和流行的葬俗。成都平原一带发现多处战国船棺均在大河周边,而且与文献记载的李冰治水的地方有许多是一致的,这足以证明蜀人治水是船棺葬俗理念产生的基础。

  而在什邡发现的33号船棺墓中,出土了一枚印有“十方王”的方形印章。而在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出土了一匹铭文砖,上有清晰可辨的铭文“十方作”三个字,它和“十方王”印章相互印证,进一步证实了“十方”是最早地名的存在。

  杨剑介绍,“方”在殷商至周初特指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土方、亘方、人方、鬼方、越方等,都是“天邑商”以外的“小方国”。什邡当时应该有羌、氐、冉駹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不排除“十方”小方国的可能。“十方”之“方”,在《说文》里解释为“两条并行的船”,也不排除“十方”的地名与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这些信息与水边居住的少数民族有关联。

  杨剑介绍,《蜀王本纪》提到李冰所说的“魂归天彭阙”。这阙也就是羌氐族原来聚居过的山谷口,依“天彭门”回归什邡是自然的事。所以后来人们才有“羽化传说”等。大安王庙曾有为当地人祭祀李冰最重要的场所,什邡人民每在岁修河堰、春祈秋报来此集会,开展祭祀活动。

  “什邡还有与大禹有关“禹母祠”遗迹、与开明王鳖灵后代有关的“太子城”等,这些与治水先贤有关的传说、遗迹,也可说明千百年来,什邡与治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什邡出现李冰有其历史必然性。”杨剑说。

  而郭辉图则从李冰的姓名提出了自己看法。他说,东汉许慎《说文.氏部》:“氏,巴蜀名山岸胁之旁箸欲落堕者曰氏。而与“氏”最为相似和相近的字是“氐族”之“氐”。氐字的音义可能构成了“李”的来源和初原状态。“冰” 的原型为“仌”(bing),就是理水、治水之意。因此,“氐仌”即“氐之理水人”,或曰“氐族水工”。

  什邡桂圆桥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蜀人的迁徙路线。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从九顶山上迁徙下来的古蜀人第一站便是到的什邡。

  “‘李冰’的可能含义包括那个氐族的水工;来自龙门山氐部落的能工巧匠等等。”郭辉图说,他可能是蜀人的理性、理想、历史真实与虚构的多重集体叠加和记忆,而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方向-------他是来自龙门山脉前山地区。

  不过,李钊表示,目前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都没有形成一个关于李冰籍贯的完整证据链。赵殿增表示,不管李冰是哪里人,都代表了一种先进文化,并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通过他的活动,成功的打下了“天府之国”的千年基业,成为一个造福后世,万代敬仰的伟人。

来源:四川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