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

导语:一提到“分流”,估计最先坐不住的就是中小学生家长,毕竟分流两个字的背后,意味着的是残酷的升学压力,考生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和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

很多学生会觉得,自己只要熬过了中考、高考这两场人生的大考,到了大学,事情就可以迎来转机,毕竟在同学们的印象里,大学那可是“乌托邦”一般的存在。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1)

但随着高校招生新模式的推出,大学生可能也要面临被“分流”的风险,大家梦寐以求可以放松的大一,可能会秒变“新高四”。

大学生也要被“分流”?高校招生迎来新模式,新生喜提“新高四”

参加高考、等待出分、填报志愿,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从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但各大高校推出的新招生模式,则是颠覆了大家的印象。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2)

目前,在我国的985、211高校之间流行起了一种新的招生方式,叫做“大类招生”,所谓“大类招生”,就是指高校会将一些相同的或者相近学科进行合并招生。

报考大类的考生,入学之后,需要先统一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所有专业都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经过1-2年的学习之后,考生再根据兴趣报考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进行分流学习。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3)

像清华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就是按照学院进行大类招生,复旦大学“大类招生”的专业更是不在少数,目前我国的100余所211余所高校中,已经有一大半实施了大类招生。

这样一来,同学们如果报考了“大类招生”,大一恐怕就得过得像“新高四”一样完全不能放松了,因为虽然都是相关专业,但在新生心里,还是会对专业有一个排名。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4)

一旦放松,考生成绩不理想,导致自己失去了“优先选择权”,到了大二进行“专业分流”时,就可能就会和自己理想的专业失之交臂,成为自己大学里的遗憾。

大类招生让大学生们“紧绷”起来,但与此同时,也让大学生们“强大”起来

大类招生看上去给学生带去了莫大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即使是到了大学,也得一直保持“紧绷”,但实际上,这样的招生方式,有很多的优势,未来也可能会成为高校招生的新趋势。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5)

首先,避免了很多同学的盲目报考,其实经历了十几年的校园生活,大家对于大学专业的名称,了解得很少,基本上大家的理解都源于字面意思。

大类招生可以给学生一个正确认识专业的机会,这样也能方便学生深入理解每个专业的方向,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决定,不会白白浪费自己大学四年的时光。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6)

其次,大学招生也给足了学生后路,因为第一年,大家学习的都是通识,所以学生们对于每个专业都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学生们选择的专业未来就业前景不好,毕业生想转行,也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

最后,大类招生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未来就业市场上最稀缺的人才,多掌握一项本领,未来就会多一条路,大学生虽然会辛苦一点,但自己却“强大”起来了。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7)

关于“大类招生”,考生在报考前,还需做好哪些功课?

考生在报考前一定要确认好该大类下包含了哪些专业,这些专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果在大方向上就已经错了,那未来在一堆错误答案里,再怎么努力也选不出正确答案。

另外,高校大类招生其实有两种,除了常规地整合专业进行招生以外,有些学校还会以“基地班”或者“强化班”的形式进行招生,考生报考前,也要对自己感兴趣的大类招生进行更全面地了解。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8)

当然,相比于常规招生,大类招生现在还并非主流,而且堪比“新高四”的大一生活,也并非符合考生的心理预期,所以是否报考,还需考虑清楚,然后三思而行。

笔者寄语:

可能很多同学和家长对于大类招生还表示很了解,但未来随着大类招生的不断发展,很可能会代替传统招生,成为未来的主流招生方式也说不定。

普通高校统招(大学生也要被分流)(9)

家有考生的家长,这个时候也应该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大类招生的优势和劣势,将来在学生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自己也能提供一些宝贵意见。

话题讨论:你如何看待“大类招生”这种招生方式?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