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花儿竞相开放 七月的海东花儿

七月的青海,大地葱茏,花海如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阳春三月花儿竞相开放 七月的海东花儿?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阳春三月花儿竞相开放 七月的海东花儿

阳春三月花儿竞相开放 七月的海东花儿

七月的青海,大地葱茏,花海如潮。

七月的湟水两岸,草长莺飞,万木葳蕤。

7月16日,以“花儿漫丝路·开启新征程”为主题的2018年青海省第三届丝路花儿艺术节河湟民俗文化节暨第十七届土族安昭纳顿艺术节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拉开序幕。

上午10时,在民和一中宽阔的绿茵场上,开幕式歌舞表演者手持五颜六色的彩带,在场内翩翩起舞,气势恢弘,将整个开幕式装点成一片“花儿”的海洋。伴随着阵阵彩烟腾空而起,开场舞《丝路情》拉开了演出序幕,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海东用饱含激情的“花儿”演唱歌颂青海儿女的勤劳智慧,以极富民族特色的舞蹈喜迎参加此次盛会的八方宾客。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开幕式当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蒋大为倾情献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将演出第一篇章《千年古韵·生态青海》推向了高潮。随后的配乐诗朗诵《三江源恋歌》以及歌曲《我爱三江源》等精彩节目表达海东儿女对高原、对家乡恋恋不舍的深情,如画的意境和纯真的情愫唤出了人们对绿色生态的期望,也唤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场演出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氛围。青海“花儿”非遗传承人李桂英等人演唱的《马营令》《尕马令》揭开了第二篇章《花儿故乡·情漫丝路》的“面纱”。来自陕西、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区的“花儿”歌手演绎的《圪渠渠》《雪白的鸽子》《古丽》等多种“花儿”曲令以悠扬高亢的山野气息和豪迈奔放的特色风情展现了西北各族儿女纯真、朴实的性格特征。市民韩洁说:“今天不但听到了我心中的偶像蒋大为老师的精彩演唱,而且也欣赏到了西北五省区各个民族演员演绎的节目。如今海东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厚,文化氛围也更加浓郁,希望今后能多举办此类活动。”

丝绸路,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镌刻的是一条不朽的印记。海东是古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河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沿着丝绸之路,“花儿”文化在高原大地上不断交汇、碰撞和融合,为众多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打开了一条广阔的通道。花儿艺术节自2016年首次在海东市成功举办后,已发展成为提升河湟青海民俗民间文化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大节庆活动。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伴随着民谣《青海青》的优美旋律,近百名身着土族服饰的孩子们登上舞台,用婉转悠扬的歌声唱出了祁连山下的壮美风光。紧接着,一群年过六旬的土族老人登上舞台,呈现精彩绝伦的土族安昭纳顿舞。舞者手执扇子,头戴面具,伴随着有节奏的鼓锣声,结合表演情节,既展示了土族文化个性,又体现出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此次表演中的《喜讯》《会手舞》《五将》《杀虎将》等纳顿舞已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符号被传承下来,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届丝路花儿艺术节从群众性、民族性、艺术性和融合性四个独特视角,整体体现西北五省(区)花儿传承地域的各民族以花儿为媒,互帮友爱,和谐共处,通过区域间文化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文化改革繁荣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的豪情壮志。

据海东市文体广电局副局长郭峰先介绍,“花儿”是河湟谷地传唱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在河湟地区有很广泛的人员基础。海东市通过花儿艺术节这个平台,架起了丝绸沿线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出了海东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进一步使海东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记者张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