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1)

王曼,陕西眉县人,1993年考入眉县艺术戏曲学校,1996年起供职于渭南市秦腔青年剧团,专业秦腔演员。2000年中国秦腔艺术节三等奖;2004年中国秦腔四小名旦竞美秀西北五省提名奖;2005年第三届陕西秦腔电视大赛一等奖;2006年第二届华夏艺术国际交流大赛戏曲青年组一等奖;2007年陕西省红梅大赛优秀奖;2009年参与全国文化遗产日陕西省第一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览活动,陕西省文化厅颁发荣誉证书,成为马派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2)

秦腔,发源于陕甘一代,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因陕西地处古函古关以西,古称西秦而又有“西秦腔”之称。秦腔艺术源远流长。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其后秦腔受到宋词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上日臻完善。明朝嘉靖年间,甘、陕一带的秦腔逐渐演变成为梆子戏。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秦腔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弱、欢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深受西北广大群众喜爱。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流入四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在陕西这块秦腔热土上有一位秦腔新星同样惹人注目,她就是渭南市秦腔青年团的旦角新秀——王曼。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3)

王曼,陕西眉县人,1993年考入眉县艺术戏曲学校,1996年起供职于渭南市秦腔青年剧团,专业秦腔演员。她其中的一位恩师就是被誉为秦腔旦角皇后的马友仙(生于1944年,陕西合阳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国家一级演员。2008年6月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4月被列入文化部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马友仙以高亢激越的演唱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马派”唱腔。演出剧目近百部,被誉为秦腔发展史上旦角演唱继李正敏、肖若兰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1993年12月,陕西省文化厅授予“马(马友仙)艺术风格流派”称号。传授的学生有李娟、安娜、张丽霞、刘岚、马丽、王曼、郭小娟、朱曼、曹佳等。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4)

认识王曼的人都说,王曼美丽动人、笑容可掬、爽朗大方,尤其是她那一双清澈透亮的大眼睛如一汪清泉让人倍感清新。在秦腔“十三门二十八类”的众多角色中,王曼主工正小旦,身段苗条,颇具灵性的她,扮相俊俏、嗓音高亢圆润,秦腔剧中大家闺秀、豪门望族中公主郡主一类的人物往往被她扮演的活灵活现。用观众的话来评价,王曼的演唱“委婉缠绵,韵味深长;念白字正腔圆,抑扬有度;表演规范又不拘泥,更可贵的是她知道用‘心’去演戏,赋予程式更多的内容,一举一动都能把人物的个性和命运表现地淋漓尽致。”

王曼早年在眉县戏曲学校学习期间,刻苦学艺,勤奋塌实。白天她第一个起床去花坛边吊嗓练发声,上课时认真学习老师所教的每个招式,记笔记,看路子,晚上当其他同学都进入睡梦后,她仍躺在床上反复回思考琢磨当天的训练场面,总结每个同学的得失与收获。长期的辛劳,使得小王曼睡眠不足和营养不良。每学期放假回家,她妈妈眼看着自己的女儿瘦弱的不像样子,就心疼不已。可是当妈妈将一碗热气腾腾的荷包蛋端出来时,才发现女儿已经鼾声如雷……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5)

尽管如此,王曼从不喊苦叫累。在1993、1994年期间,王曼经常随戏校的老师乘坐农用的三轮车下乡演出。白天酷热难耐,饥饱无常。晚上经常就跟同伴一起睡在乡间潮湿的麦草垛里,除了要忍受难熬的噪音、各种小虫飞蛾的侵扰外,最让人难忘的是一次是在一天深夜,熟睡中的王曼突然听到一声尖叫,原来有条小花蛇正从旁边的水渠沟中缓缓爬进戏棚中的麦草垛。最后她们几个姐妹们只好相依而坐,战战兢兢的等到了第二天天亮……

但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不怕磨难,勇于吃苦的王曼。个性鲜明,志向高远的她一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外面的大世界去开拓自己的演艺事业。戏校的生活的是单调乏味的,但她从未抱怨过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是以苦为乐。按学校规定,学生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家探望。当同学们都三三两两出去逛街时,她却躲在比她高几年级的师兄师姐的班级里去“蹭课”,希望自己能比别人多学一些知识,多看几路步法。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6)

机遇是偶然的必然。在一次对外演出中,适逢小王曼没有上课任务,所以被老师临时叫去协助做舞台处理。不巧的是,在《窦娥冤》一剧的演出中,该戏的主角——王曼的师姐登台前突然意外失声。无奈之下,团长便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平时学习格外卖力的孩子。受任于危急之中的王曼不负众望,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舞台感,竟然一板一眼的唱到最后。看的在场的老师都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回学校后,王曼便备受重视,许多老师都自愿为她开起了小灶,将其毕生技艺毫无保留的悉心传授。面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王曼很是珍惜,一字一句,勤学苦练,从不马虎。毕业前夕,在学校经常对外公演的8本戏中,王曼已能担纲7本戏的重要角色。

一次偶然的机会,适逢渭南市秦腔剧团党明常老师做客眉县戏曲学校。小王曼的精采表演深深吸引了这位德高望重的戏曲界前辈。此后不久的毕业分配中,王曼第一个顺利分配,进入渭南市秦腔青年剧团成为一名专业秦腔演员,由此开始了漫长的艺术生涯。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7)

众所周知,戏曲演员从小在学戏、听戏、演戏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到的是民间流传至今的剧本和唱腔,承袭的是古老而文明的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要想做一名艺高精道的表演艺术家,就必须不断去扩充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修养,用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去体验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2002年到2004年期间,秦腔王曼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在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影视表演专业进修学习。在此她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的戏曲文化,各个剧种的发展历程,掌握了专业的演唱技巧,以期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支撑艺术生命的辉煌。与此同时,她也结识了一些戏曲界的名流大家,获得了许多宝贵指导。有了较为丰富的舞台经验以后,王曼便对省内外各种戏曲家大赛跃跃欲试。

2002年10月,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易俗社隆重举行,参加这次艺术盛会的有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20台本戏,7台33个折子戏和4台90多人参加的清唱。王曼所参演的清唱折子戏《三击掌》获得专业组二等奖。2004年暑期,由陕西电视台发起的,由西北五省区十家强势媒体联手打造的西北五省“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赛和四小名旦竞美秀”红红火火,吸引了来自西北五省区省、市、地、县各级秦腔专业剧团的128名优秀旦角演员参加角逐。专业的演技、强大的阵容,让王曼的见识大增,受益匪浅。此次大赛历时半年有余,历经32场鏖战,旦角竞秀如火如荼。最后,由陕西省戏剧界权威人士组成的专家提名委员会、媒体评委和观众评委组成阵容强大的评委团,经过仔细品评,慎重圈点,在陕西省数十个秦腔表演团体中的数百名旦角演员中根据参赛演员的专业技能、艺术成绩、个人素质等各个方面全面考察,综合评比。在 “四小名旦”初步确定的55人提名名单中,王曼榜上有名。获得提名奖的旦角们个个秀美靓丽,人人艺精技绝。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王曼所演唱《杨七娘》一剧,最终未能入围决赛夺取“四小名旦”奖,近百名艺苑佳丽的竟美斗艳,王曼竟无缘参加。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8)

失败的苦痛对于性格要强的王曼而言无疑是致命的一击,“四小名旦”竞美秀的失利曾一度让她伤心不已。但有句话说得好,“失败是最好的老师”。王曼是幸运的,在她无助和落魄的时候,她的恩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演员王婉丽老师给予了她莫大的帮助和鼓舞,对她在唱法演技方面的深指诣点让她感激不已。在唱功方面,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王激老师对她更是倾注了许多心血,每周定期的交流和训练让她重获自信。振作后的她更是勤奋如常,刻苦依旧。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9)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7月12日,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和西安电视台梨园大擂台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承办的一次重大赛事活动——陕西省第三届秦腔电视大赛在五四剧院开赛,王曼参演的《状元媒》以委婉动听的唱功、细腻入微的表演、新颖靓丽的装扮,力挫群雄,赢得一等奖。王曼的不俗表现不仅征服了到场的评委和嘉宾,也使得到场的马友仙、丁良生、马桂兰、刘美丽等戏曲界名家格外高兴,纷纷登台亮嗓。此赛事后来专门在西安电视台《梨园大播台》栏目公开播出,观众普遍反映良好。

易俗社秦腔名家王天民唱段(易俗社秦腔名旦)(10)

如今,当年跟她一起学戏的同学姊妹们大都已经成家嫁人,为人父母,可王曼依旧矢志学戏、专职演戏。当问及王曼对未来的构想时,王曼那对甜甜的小酒窝里飞扬出这样一句话:“我天生就爱秦腔,所以我要用自己毕生的努力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为广大的戏迷朋友呈现更多的快乐。”多么简单而又朴实的一句话呀,令人亲切,让人感动!

(文/曹斌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