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六义说指的是(何为诗经六义)

何为《诗经》六义

文‖东方亮

何为《诗经》六义?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合在一起称为《诗经》六义。

何为“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直陈其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朱熹《诗集传》),“赋”即铺陈,也就是铺陈叙述。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借物譬喻,即打比方。“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朱熹《诗集传》),比即比喻,打比方,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如《诗经.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等等。

兴:托物起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兴即烘托、衬托,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它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手法。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赋”和“比”都是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兴”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在诗歌中起着渲染气氛,创设意境的作用。

何为“风雅颂”?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分15国风,共160篇。“雅”是正统的宫廷音乐,用于宴会的典礼,共105篇,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诸侯宴飨。“颂”是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六义说指的是(何为诗经六义)(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