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测下年旱涝谚语(下半年是涝是旱)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转眼间2022年又将走完一半的路程。今天是六月初一,古人把六月初一视作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把六月初一称作“半年节”或者“小年节”“新麦节”。在六月初一这天,北方的的夏粮,也就是新麦已经收割完毕,尽收谷仓,人们为了庆祝粮食的丰收,并祈祷下半年风调雨顺,常组织一些重要的仪式,比如蒸馒头,吃水饺等等。

关于预测下年旱涝谚语(下半年是涝是旱)(1)

在古代,由于科学水平有限,预测天气旱或涝往往需要很多生活经验的总结,总结出的经验,用农谚的方式口口相传,来告诉后人提前做好准备。那么,今天又来到六月初一,在这个关键节点,夏粮已收,玉米已种的时候,秋收是丰收还是欠收,雨水多与少就相当关键。那么请你对照今天的天气情况来看下面的农谚是怎么说的,是准还是不准,以时间来做评判。

一,六月初一晒破脸,田里干起锅巴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炎炎烈日晒破脸皮的经历。六月份,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月份,太阳也更炙热,烈日当头照,农民朋友要想去田间劳作,唯有和太阳公公斗智斗勇,尽量避开一天中温度最高的那几个小时。头顶草帽,脖子上挂条毛巾,用草帽遮阳,用毛巾擦掉汗水。作为农民,早已习惯晒太阳的烘烤,皮肤早已失去正常的颜色,变得黝黑。

关于预测下年旱涝谚语(下半年是涝是旱)(2)

可即便是身经百战的老农,依然无法抵挡烈日的考验,把脸晒爆皮,可想而知,这样天气是多么的晴朗,说成万里无云一点也不为过吧!人的脸皮在草帽的保护下都能晒破,可以想象的到,没有任何保护的农田要经受多大的考验。晒到农田里能起如同锅巴一样的皮。相信身在农村的朋友对这个“土锅巴皮”不陌生。也就是说下半年天气炎热干旱,雨水匮乏,收成令人担忧。

二,六月初一洒一点,农人吃饭捞大碗。

洒一点,就是在说六月初一这天下一点点的雨。所谓的大碗,就是古时候的那种大碗,蓝花蓝边的大碗,比现在我们吃饭用的碗大几倍不止。我们这里叫“大海碗”。古代由于农民田间干活,纯手工居多,可以预想劳动强度有多大,加之生活贫穷,油水少,一般吃的都是粗粮,所以,古代的人都饭量相当大,如今我们吃饭用的小碗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唯有那种“大海碗”才能完成任务。

关于预测下年旱涝谚语(下半年是涝是旱)(3)

六月初一下一点,农人吃饭捞大碗。说明雨水还算不错,至少不再受饥饿之苦,完全可以满足足吃足喝。但是却远达不到丰收的标准。

三,六月初一下一丢,白面馒头撑死狗。

关于预测下年旱涝谚语(下半年是涝是旱)(4)

在以前,白面馒头那是奢侈品,唯有逢年过节才能品尝到这人间美味。平时一般都是玉米面,红薯面,高粱面等等这些粗粮,想要顿顿吃到白面馒头,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如果人都吃不饱,又怎么会有狗的口粮。所以,白面馒头撑死狗,其实就是在说,六月初一下一丢,下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会实现粮食的大丰收。丰收到狗都能被白面馒头撑死。当然这只是夸张的手法,是在形容粮食大丰收,其实在古代,想顿顿吃到白面馒头,只有大地主家能做到,普通百姓只有吃粗粮的份。

四,六月初一下一阵,多置黄篾打谷仓。

关于预测下年旱涝谚语(下半年是涝是旱)(5)

黄篾,把一根竹子用篾刀对开,把对开后的竹子反复多次的对开,就形成了篾片。篾片分青蔑和黄篾。青蔑是竹子最外层的表皮,因竹子外皮成青绿色而得名。而竹子内部制成的篾片就为黄篾。青蔑是制作竹制品的理想材料,常用来制作一些重要的农具,结实耐用。而黄篾质量次之,可以编制成谷仓,存放粮食用。

六月初一下一阵,多置黄篾打谷仓。意思就是在说,六月初一下了一阵雨,那么下半年就是一个大丰收的好年景,要多准备一些粮仓,为大丰收做好准备。

五,六月初一动了流,七十二暴到中秋。

动了流,其实是在说下的雨水已经形成了流动的水流。爆就是暴雨。这句农谚就是在说“如果在六月初一这天,雨水能汇集成水流,那么今后的七十二天的日子里就会暴雨不断,一直到中秋节”。当然,也不可能是七十二天,天天暴雨,只是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后半年雨水太过频繁,降水量相当大。

以上这些只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而出的一些农谚,在古代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可现如今我们有更先进的天气预报,这些农谚的作用也在逐渐没落。今天你们那里下雨了吗?预测一下下半年是旱还是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