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博物馆演出(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

原题: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琴箫手碟昆曲音乐会即将登陆武汉琴台音乐厅

昆曲博物馆演出(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1)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的区别,究其本质,是中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区别。

传统与现代的脱节,本质上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存亡危机。

我们从不觉得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土”或“差”,因为它们根本不在一个体系。

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西方文化体系的评价标准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传统文化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只能在古老的记忆中沉睡至今。

2017年6月17日晚,融合了中国传统古琴、昆曲、洞箫、尺八和西方手碟、迪吉里度管的琴箫手碟昆曲音乐会将正式登陆武汉琴台音乐厅,上演一场古今、中西的音乐对话。本次音乐会由汉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琴台太和琴社出品,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艺术指导孔爱萍和青年古琴演奏家,上海财经大学青年教师唐彬领衔,敬请期待!

演出时间:2017年6月17日(周六)19:30

演出地点:武汉琴台音乐厅·室内乐厅

(武汉市汉阳区汉江大道7号|琴台文化艺术中心)

演出阵容:颜值与实力并存

孔爱萍

昆曲博物馆演出(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2)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艺术指导。

工闺门旦。师从张娴、张洵澎、张继青。1985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2007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研究生班。曾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最佳表演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台湾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提名奖。历任中国戏剧协会会员,江苏省青联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昆剧院副书记、副院长等。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才,江苏省“五个一批 ”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任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特别大使。

代表剧目有大戏精华版《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奇双会》《绣襦记》《雷峰塔》等,折子戏《牡丹亭·游园惊梦》《牡丹亭·寻梦》《牡丹亭·离魂》《牡丹亭·幽媾》《牡丹亭·冥誓》《凤凰山·百花赠剑》《幽闺记·踏伞》《蝴蝶梦·说亲回话》《南柯记·瑶台》等,与台湾兰庭昆剧团合作《寻找游园惊梦》。近年来多次参与跨界演出,与香港无极乐团跨界合作意境音乐剧场《一色一香》,与香港进念二十面体跨界合作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舞台剧《万历十五年》、《舞台姐妹》等,多次赴西班牙与弗拉明戈交流互动、共同演出。

担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客座教授,曾在威尼斯大学、台湾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同济大学等举办讲座。多次出访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加拿大、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斯洛文尼亚等国演出。

石 磊

昆曲博物馆演出(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3)

独立音乐人,手碟艺术家。

曾是一位爵士鼓手的石磊,从2011年后逐渐转型,开始学习研究世界上各种打击乐器及各民族的吹管乐器。在学习过程中,开始接触“手碟”(hang drum)并痴迷于它,更有幸买到几只(手碟是“世界上最难买的乐器之一”)并掌握了它的演奏方法,现在以”手碟“为主要创作乐器进行世界音乐与融合的演奏创作。

其作品《烟雨青黛》(电视剧《好先生》插曲)在网易云音乐评论999 ,微信公众号“一条”对其专访文章《魔都最魔性的夫妻》点击量10万 。

王萌莹

昆曲博物馆演出(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4)

国内第一位女性didgeridoo演奏家

08年认识到这个神奇的乐器,于是托朋友从澳洲带了一只didgeridoo,开始了自学之旅,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掌握了它的传统演奏方法,并开发了一些新型的演奏方法,用didgeridoo和不同的乐器如hang、潮尔、印第安笛、打击乐等尝试进行融合,并建立自己的风格,在演奏迪吉里度的同时也学习掌握了一些其他乐器,例如:handpan、口弦、frame drum及一些电子乐器。

2013年5月与石磊开始进行合作,组建了世界音乐二人组合,是国内比较少见的世界音乐纯音乐演奏组合。

参与演出:2013上海世界音乐季(秋季)、2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2014乌镇国际戏剧节。米兰世博跨界艺术音乐会,也是国际品牌爱马仕国内活动的特邀表演艺术家及国内著名服饰品牌jnby的推荐艺术家,还曾作为深圳卫视《年代秀》以及东南卫视《好好学习吧》栏目表演嘉宾,并接受《上海壹周》、《Arty》《生活》《贵在上海》《生活周刊》等媒体的采访,受邀拍摄了一条出品的记录片《魔都最魔性的夫妻》,大连电视台的专访栏目《为你而来》等。

张 笛

昆曲博物馆演出(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5)

笛 箫 演 奏 家,自由音乐人,艺术修行实践者。

自幼随父亲学习笛箫,师从张维良、俞逊发、孔庆山等笛箫大家,研习民族管乐至今近三十年,在箫笛教学领域十五年。

2012年至今与诸多音乐家策划并实验音乐微现场数十场。 2013 年参加中央电视台蛇年春晚现场直播, 与中国古筝演奏家常静一起,与希腊音乐家雅尼及其乐队合作表演《琴筝和鸣》。2014年9月联手国内顶尖民乐演奏家,参加中国音乐家向爵士乐厂牌Bluenote致敬之爵士乐演出。2016年7月随舞剧《双下山》出访德国三座城市巡演。8月携手如见文化、古筝仙子常静、古希腊里拉琴乐队在国内举行首次中西文明碰撞的音乐之旅,六场音乐会获得轰动。

出版洞箫专辑《安那般那》、《一箫逸曲》,与古筝演奏家常静等出版即兴专辑《仙渡云霓》。

2017年出版手碟、人声、笛箫实验音乐专辑《舍衛國》。

唐 彬

昆曲博物馆演出(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6)

青年古琴演奏家,跨界音乐人,上海财经大学青年教师

幼时师从长笛演奏家吴骥先生学习长笛,后师从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学习古琴。

专注于古琴传统曲目演奏与创新,给予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以新时代的生命。曾改编、移植《鬲溪梅令》、《杏花天影》、《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昆曲《牡丹亭·皂罗袍》《牡丹亭·山桃红》《牡丹亭·懒画眉》《玉簪记·琴挑》、《琵琶语》《超级玛丽》《大侦探福尔摩斯》、《神探夏洛克》等,在传统古曲《酒狂》中融入布鲁斯爵士等元素。2016年与好友张笛、周一阳、黄瑟合作改编美剧《权力的游戏》主题曲,以古琴、中阮、箫、中东鼓赋予原曲带有中国韵味的新世纪曲风,视频在社交网站上点击逾1000万,被央视国际新闻报道。

与国内多位知名音乐家、昆曲表演艺术家均有合作,大量探索即兴演奏与跨界演出的表现形式。

2016年1月,举办古琴/昆曲跨界音乐会《天真·自得》,邀请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孔爱萍(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2016年3月,举办古琴/昆曲跨界音乐会之二《自得·梦非梦》,邀请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黎安(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2016年12月,举办古琴/昆曲跨界音乐会之三《隐·市》,邀请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黎安(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参与龚一先生《钧天琴韵》(南通、苏州)古琴专场音乐会、著名古筝艺术家常静《仙渡云霓》(上海站)音乐会。并与著名吉他音乐家汪文伟、手碟音乐家石磊、笛箫跨界音乐家张笛等合作演出,足迹遍布上海、北京、成都、武汉、大连、苏州、杭州、南通、吉隆坡等国内外城市。

致力于古琴的传承与发展。

2012年创办“大音希声”公益组织,并于2013年荣获“益”脉相承公益大赛二等奖,2014年受邀加入青年公益组织联盟成员单位。自创办以来,带领团队在上海各大社区举办古琴讲座30余次,在上海、舟山、武汉等地举办数次古琴非遗专场音乐会。

2015年,拍摄系列黑色幽默迷你剧《古琴诊所》,以喜剧形式讽刺琴坛乱象,首播点击率破万,一周后登上2015年6月5日《北京日报》文化专版。

2016年7月受聘于上海财经大学,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古琴必修课程。

陈信喆

昆曲博物馆演出(魔都最魔性的音乐会)(7)

古琴艺术推广者,琴台太和琴社社长,古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起担任琴台太和琴社社长,率领教学团队已教授学员2000余人次,并积极举办雅集、演出、公益传承班、古琴进高校等活动100余场次,足迹遍布省市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受众人群超过1万人次,被多家媒体、报刊报道。

现为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武汉琴台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汉阳区知音古琴研究会艺术指导、车站小学“古琴传习基地”特聘古琴老师,华中五所高校古琴社指导老师;

曾参演第八届、第九届中国道教音乐汇演;

2014年主办并参演“清露惠风”六人古琴专场音乐会;

2016年协办第五届琴台音乐节并参演“晴川望琴脉”赵家珍师生雅集。

供稿人:太和琴社 书心云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