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佬麦嘉经历(光头佬麦嘉再创作)

光头佬麦嘉经历(光头佬麦嘉再创作)(1)

近日,香港老牌影星、“光头佬”麦嘉携自己编剧、主演的戏曲音乐剧《一代天娇》登陆广州大剧院连演两晚。演出前一天,麦嘉还和本剧监制及导演、也是他的老搭档,香港导演高志森一起进行了主创见面会,从当年的《最佳拍档》《斗气夫妻》聊到《一代天娇》,分享剧目制作缘起、创排灵感,讲述电影演员跨界舞台剧演出的挑战。

忆往昔· 拍喜剧很难

主创见面会现场座无虚席,麦嘉和高志森不愧是老搭档,你来我往,仿佛上演一场即兴脱口秀。麦嘉75岁了,但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光头佬”模样,一点没见老。

回顾自己多年的喜剧电影生涯,麦嘉说,喜剧拍摄很难。“拍了《搭错车》,我发现悲剧其实是有一个模式的;但喜剧不一样,要让人发自内心地笑出来,很难。”

麦嘉的喜剧形象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光头神探”,他也准备了一段“光头佬”和“光头仔”的经典段落现场放映,现场笑声不断。原来,这段“光头佬”和“光头仔”互相拆台,“光头佬”还把“光头仔”扔到沙发上的戏就是由高志森导演的:“还是决定我能否成为正式导演的重头戏。”

舞台剧· 将有更大发展

近几年,麦嘉很少出现在大银幕上,见到的话也只是帮老友洪金宝的电影客串。港片情结的老广问:光头佬去哪了?原来,麦嘉这几年,都在玩粤剧、玩戏曲音乐剧去了。《一代天娇》就是麦嘉、黄百鸣和高志森近几年玩戏曲音乐剧的成果。

什么是戏曲音乐剧?高志森说,就是把电影的节奏和讲故事的方式、舞台剧的技巧和粤剧等传统戏曲“美”“靓”的地方结合起来,就是戏曲音乐剧。具体说来,《一代天娇》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在舞台之上,利用舞台剧的“分台”技巧,串联剧目中各个分段,故事叙述一气呵成,没有“尿点”。同时借鉴现代舞台技术,生动呈现粤剧“唱念做打”等戏曲的动作魅力。

麦嘉表示,最早和粤剧结缘要回溯到中学时候,“那会儿最流行猫王,大家都听猫王。我却偶然听到马师曾的粤剧,觉得很好听就学了几首。”他感叹,深入研究粤剧、舞台剧以后发现,舞台演员的难度比当电影演员难度高得多。舞台剧表演都是一次过,“不能NG,没有替身,没有重演的可能。”

这几年把精力都放在舞台上,麦嘉希望获得年轻人认可,“开辟新的剧种,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

高志森也表示他自己目前会重点推动舞台剧。他介绍,如今香港电影式微每年20部,但香港舞台剧的产量是每年400部。他对舞台剧发展颇有信心:“无论在香港还是内地,已经培养出非常有知识、有素养的观众。”他还透露,“现在上海北京这些城市的观众都能接受看字幕欣赏粤语舞台剧了。”

不服老· 是编剧也是主演

《一代天娇》主要讲述了粤剧宗师红线女的传奇经历。除了主演,麦嘉还身兼剧作的编剧一职。作为编剧有什么不同的挑战?麦嘉笑称,写人物传记很难,“你写得太日常就无聊,写得太八卦也不行,人家主人公的亲属会有意见。”

他介绍,这出戏的主线是成为大师之路。“她(红线女)每天为粤剧工作八小时,叫做‘粤剧工作者’,而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奉献给粤剧,这样的人可谓‘粤剧大师’。”

作为剧作导演,高志森表示麦嘉精力旺盛,很有生命力,有着丰富的创意,对剧作各项要求都非常高。麦嘉则透露这也是他保持年轻活力的秘诀:继续玩粤剧、要背歌、要用脑,“我都忘记自己多少岁了,就是不服老。”他还透露,除了《一代天娇》外,自己的下一部作品也正在筹备中,或以大型古装粤剧《冼夫人》为蓝本,进行戏曲舞台剧的创作。 采写:南都记者 张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