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赛季将正式喜迎国脚级新星助阵(21岁获得亚洲MVP和最佳射手)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夜晚。

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门口,怀抱奖杯与金鞋的中国足球队后卫队员贾秀全,迈着沉甸甸的步子上了车。

蓝色的大轿车沿着雨后湿润的路面急驰而去。咸滋滋的海风从车窗涌进来,吹拂着贾秀全浸着汗水和泥污的衣衫。他和他的伙伴们默无声息地颠簸着。透过暖洋洋的夜色,贾秀全仿佛看到了海……。

下赛季将正式喜迎国脚级新星助阵(21岁获得亚洲MVP和最佳射手)(1)

二十二年前,他出生在东海之滨的足球之乡——大连。从小他和一帮孩子在胡同口里踢足球。摆上两块砖头当球门。一双新鞋穿不久,前面就开了窗。那时小小的贾秀全非常喜欢后卫的角色,上场总是踢后卫。他觉得破坏对方的攻势,就像“堵枪眼”的英雄一样顶天立地。十一岁时,他在东北路小学校开始了正规的足球训练。时隔两年,他就被选拔到八一少年足球队。于是,他告别了父母和养育他的大海。

二十三点三十分:蓝色轿车停在帝国酒店的门口。

电梯载着贾秀全与伙伴们向上升驰。他们望着电梯间的顶部,像哑巴似的。

电梯象征着什么呢?它仿佛象征了生活的某种阶梯:走上去靠自己,却也有大地的力量。正如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从八一少年队到成年队,又从中国青年队到国家足球队,贾秀全感到了这种博大的力量。然而,他在自己的腾飞之中也有沉浮……。

下赛季将正式喜迎国脚级新星助阵(21岁获得亚洲MVP和最佳射手)(2)

二十三点四十五分:贾秀全走进淋浴间,地下的瓷砖湿漉漉,他在镜子前停了一下。然后,伸手拿毛巾。有那么几秒钟,镜子里的贾秀全仿佛凝住不动了。

一个小时以前,新加坡国家体育场里。

狂喊声,口哨声,以及摄影记者咔咔的拍照声,汇成了嘈杂的声浪。获得冠军的沙特队疯狂地抱成一团,中国队队员默默无语。这时,随队翻译忽然走近贾秀全,悄声说:“你是最佳运动员和最佳射手。一会儿你去领奖。”

“评上我了?”贾秀全问。他脸上毫无喜色。

果然,播音器传出了中国运动员贾秀全的名字。这个最高荣誉的获得者作为亚洲杯决赛的重要新闻之一即刻遍布了亚洲和全世界。 在喧哗中,贾秀全走上领奖台,他接过最佳运动员的奖杯。他没有笑,他的眼圈是红的。

他第二次走上领奖台。这是一双透着神奇色彩的最佳射手的象征物——光闪闪的金鞋。他捧着它,泪水在眼圈里转着。他望着绿莹莹的场地和熙嚷的观众们,心里只想大喊一声:“只要中国拿冠军,奖杯、金鞋我都不要! ”可是,他紧闭着嘴巴。他的脑海里很快地闪动着一连串的镜头:

十二月五日晚.中国队与新加坡一战,上半时二十一分钟,他在三十米左右,忽接同伴来球,他毫不犹豫起脚破门……。

九日晚,中国队迎战印度队。上半时三十分钟,李辉一个沉底回扣球,传得恰到好处。他在十八米处远射破网……。

十一日晚对阿联酋一战。下半时三十分,赵达裕发角球,掠过他的前额时,他跃起,一个头顶球成功”。

三个球三个同伴的妙传以及他从后防线冲出时,林乐丰、朱波、迟明华迅速补位的身影……。

于是,他一声没吭。包括路上的半小时和走进帝国酒店的十五分钟。

二十四点三十分:他们坐在餐桌前。大家埋头吃饭。“小泥鳅”“矮脚虎”“海豹”李华筠,“会跳迪斯科”的队长左树声等,像老了好几岁似的闷声不响,厅里只有咀嚼声和勺碗的碰击声。贾秀全比任何时候都感到了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集体的存在。

下赛季将正式喜迎国脚级新星助阵(21岁获得亚洲MVP和最佳射手)(3)

午夜一点十五分:贾秀全和林乐丰走进自己的房间。他们各自躺在床上,良久无语。沉默中,贾秀全的脑海里反复映视着决赛一场的“第二个球”……。

下半场三十分许,沙特九号黑珍珠带球逼到禁区了。贾秀全迎上去拼抢,九号晃过了他。接着,又晃过了林乐丰。守门员路建人扑出时,已经来不及了。

“怨我,第二个球我有责任!”贾秀全在黑暗中叹道。

“是我的责任。”林乐丰回答。

应该退回来,截他,要么放倒他......

他们再也没有说话,只是不停的翻身,叹息。在这段时间里,贾秀全一闭上眼睛,就清清楚楚的看见了九号黑珍珠的影子。然后,是他两条腿的特写镜头。晃过了他,又晃过了林乐丰。于是,他不停地责备自己:“怎么不放倒他,不放倒他呢? ”

是的,他完全可以放倒黑珍珠。作为盯人后卫,他盯了十几年了。他的断、抢、铲球以及头球的技术都很好。尤其是跑位及时,动作勇猛。有时,他也血气方刚,太凶太猛,致使自己场上犯规。一九八四年长城杯赛中,对加拿大一场,就因为动作大被红牌罚下场。进了国家队,在曾雪鳞教练的指导下,他懂得了动作也是需要提练的。经过个别训练,他去掉了不少盲目性,球踢得更加清醒了。可是,这次对于黑珍珠,他似乎有些“右”了……。

三点三十分:贾秀全缓缓地闭上了眼。他睡着了,却又朦胧着。他的感觉和记忆好象没有停止活动。他继继续续地掂量着自己的得失,遗憾和痛苦。他在梦里也只是觉得自己是棋盘上的卒士。他渴望永远是胜利的小兵,他不愿做失败的大将……。

五点三十分:贾秀全和他的伙伴们纷纷起床。他们将乘轿车前往飞机场。然后,越过印度洋飞回祖国。

贾秀全来到窗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外面的玫瑰色的晨曦如情似梦。可是,他的心里却回响着一个沉重的声音:帝国酒店之夜,终身难忘的时刻!

1985年 于源/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