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湿气重的人应喝什么茶饮(湿邪缠身湿气重)

“我洪荒之力都使出来了还是起不了床!”

“闹钟叫我千百遍,我待被窝如初恋!”

“每天早上起床都像要去上刀山下火海一样,能赖一会就赖一会!”

“让人陷进去,却无法自拔的,是被窝!”

“每天早上刚起床,就有一股睡午觉的冲动!”

相信上面的经典语录道出了不少起床困难户的心声,这些起床困难户不乏学生党或者是上班族,起床困难是很多朋友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甚至影响了日常生活、学习或者工作。其实,相当一部分人沦陷为起床困难户,不是因为懒惰或者自制力差,而是 湿气惹的祸

人体生物钟最佳作息时间是 晚上22点前入睡,早上7点前起床。一般情况而言:12岁以下的小孩夜间睡眠平均为10小时,13至2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21至30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约7小时的睡眠时间,31至70岁的人群每天则需6-7小时,71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为5-7小时。

如果没有熬夜且睡眠时间达标,但是 每天到点起床的时候觉得眼皮很重睁不开、疲惫不堪、头脑发昏、打不起精神来,那么你就可以获得“起床困难户”的称号了。如果起床困难,再加上整个人感觉像穿了一件湿衣服,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基本可以确定你体内有湿气了。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阻碍气机,容易损伤阳气,湿性重浊粘滞、趋下。湿气致病,常出现 以沉重感、不清爽感为特征的症状,如眼皮重、头身困重、四肢酸重、精神不爽、口气不清爽、大便不爽等, 这也是为什么会湿气重、起床困难的原因

湿虽有外湿、内湿之分,但两者可相互影响。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淋雨涉水或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所致。内湿则与肺脾肾三个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肺脾肾失调导致机体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痰邪致病。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热胶结在一起叫湿热,与寒凝结在一起叫做寒湿,而 这两种湿邪也是起床困难户最常见的证型

■ 湿热

岭南一带的夏天高温多雨,室外作业或者在户外感热涉水的人群容易感受湿热之邪,如夏天长期置身于空调房内,喜食冷饮冰镇饮料,偏嗜油腻、甘厚、辛辣煎炸之品,而且机体活动不足或欠缺。

脾胃虚寒湿气重的人应喝什么茶饮(湿邪缠身湿气重)(1)

有不少朋友会疑惑,同样是生活在岭南地区,为什么有的人是湿热体质,而有的人却是寒湿体质呢?其实,湿邪袭人会依据人体阳气的强弱而转化为“湿热”或“寒湿”。正如章虚谷所言:“人生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 体内有湿热的起床困难户还常伴有发热、身热、头胀、身重、口苦、胸闷、尿黄、舌红苔黄腻等症

■ 寒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的夏天都是在空调房中度过,如果大汗淋漓从室外进入空调房甚或贪图一时爽快满头大汗对着空调风口吹,很容易外感寒湿邪气,最常见的就是直接发为感冒。

脾胃虚寒湿气重的人应喝什么茶饮(湿邪缠身湿气重)(2)

暑天各种“解暑冷饮”琳琅满目,如果不加以节制,过度饮用一不小心就容易“冻伤”脾胃,导致寒湿邪气凝结在体内,轻者食欲不振、精神不济、周身沉重,重者关节冷痛、腹痛腹泻。身患寒湿邪气的起床困难户们除了湿气所致的沉重感、不清爽感,还常有冷感、痛感,如畏寒怕冷、出冷汗、手脚冰冷、身体局部冷痛等,此外 还可见面色发白、舌苔发白、鼻涕清、咳痰白等“白”的特点

针对上述两种类型的起床困难户,我给大家推荐两个对应的食疗方:

‖ 食疗方推荐

脾胃虚寒湿气重的人应喝什么茶饮(湿邪缠身湿气重)(3)

薄荷薏苡仁车前草茶

材料:薄荷5克,薏苡仁30克,车前草20克(2人份)

做法:先将薏苡仁和车前草洗净,入锅加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半个小时,加薄荷继续煮5分钟,稍放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提神醒脑。

适合人群:湿热型的起床困难户。

薄荷性凉,味辛,归肺、肝经,气味芳香可提神醒脑;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可健脾渗湿;车前草性寒、味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能清热利尿通淋;三者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提神醒脑之功效,适合湿热型的起床困难户。

需注意的是,本药膳含有薄荷,蚕豆病患者忌服。薏苡仁可滑胎,孕妇忌用。

‖ 食疗方推荐

脾胃虚寒湿气重的人应喝什么茶饮(湿邪缠身湿气重)(4)

藿香陈皮鸡汤

材料:藿香10克,陈皮5克,茯苓20克,鸡半只(2人份)

做法:藿香、陈皮、茯苓洗净,鸡焯水,将陈皮、茯苓、鸡一同入锅加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大半小时左右,加藿香和盐,再煮5分钟,喝汤吃肉。

功效:散寒祛湿,开胃醒脾。

适合人群:寒湿型的起床困难户。

藿香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宣散表邪、行气化滞的功效;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三者合用具有散寒化湿、开胃醒脾之功,适合寒湿型的起床困难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