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

开头预警!

今天的推文是一篇颇为“学术”的文章,涵盖一些电影理论知识,有的论点甚至只能在知网上看到。建议各位“细嚼慢咽”,缓慢食用~如果觉得硬,告诉米牙,下回我们烹“软”点~

“作者”(author)是西方文学评论的核心概念, 也是欧洲人文传统的伟大象征, 它承载着西方乃至全世界人文精神的诠释方式和内核。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1)

而电影作为一种产生于近代的综合性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文学 、戏剧 、绘画 、摄影等各种艺术的成就与经验,因此电影的内部理论的产生往往会受到许多相关艺术门类理论的影响。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2)

因此,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电影的作者(auteur)是谁?

(ps:米牙这里所谈论的并非法律意义上的著作权归属,而是艺术创作意义上的作者认定。)

我们看到许多欧美电影的片头或者片尾,常常会亮出“A film by XXX”或者“A XXX film”字样,这似乎在说明该片的导演就是作者。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3)

究其源头,这个定义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人推崇的作者论(auteur theory)——即把导演认定为一部电影的作者,认为该电影反映了导演明显的个人风格和价值观。

简单来说,导演(auteur)之于电影相当于作家(writer)之于小说。

而当我们说起作者论和法国新浪潮,有一个导演的名字必须提起——弗朗索瓦·特吕弗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4)

在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出现了若干部法国新导演的作品,其中有一部影片的放映取得空前成功,那便是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击》——米牙今天要安利给各位的好电影!

《四百击》来源于法国谚语:Faire les quatre cents cuops。意思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这与中国“棍棒教育”是相通的。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5)

13岁的安托万(让-皮埃尔·利奥德饰)是个私生子,与母亲(克莱尔·穆里尔饰)和继父(阿尔贝·雷米饰)同住在巴黎。安托万在学校功课不好,又和老师合不来,有时老师就不准安托万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出去休息。安托万和好朋友勒内都很讨厌刻板严厉的学校,于是一起逃学。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6)

逃学时,安托万看到自己的妈妈在街上与情夫接吻,非常惊讶,回到学校老师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竟随口谎称母亲死去。后来,父母来到学校戳穿他的谎言,老师非常生气,随手煽了安托万一记耳光。安托既伤心又难过,还因害怕受罚不敢回家,在外过夜。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7)

有一天,安托万写了一篇自鸣得意的文章,老师硬说他是从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抄来的,他一气之下决心不再上学,勒内把他藏在自己的家中。

后来,安托万深夜潜入他继父的办公室,偷了一台打字机,但是因无法销赃换成现钱,只好又把打字机送回到办公室,然而不料在送回去的半路被抓获,人赃俱获。继父很生气,把安托万送上法庭,送到青少年罪犯拘留所。

安托万受到审讯,同刑事犯和卖淫者关在一起,那里非人性的教育更加变本加厉。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8)

安托万向心理治疗的女医生诉说了自己不幸的家庭生活。他的母亲来探望,戴了一顶新帽子,安托万隔着桌子看着她。母亲告诉他,继父再也不管他了。

在少年管教所里的一天,孩子们在踢足球,突然间,安托万从球场中冲了出来,奔向篱笆,从篱笆下面的一个洞钻了出去,逃走了。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9)

他不停地跑,跑过农舍,穿过田野,经过灌木丛边的房子,却没有碰到任何人,他从一个坡上滑下来,看到了大海,正要跨进大海,忽然回过头来,凝视着观众,画面形象随即放大,形成模糊一片……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10)

这个意味深长的开放结尾充满了哲学上的空旷感与纵深感,成为新浪潮的一大标志。

回到“作者论”,这一理论主张给中国的电影人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中国导演开始思考如何成为电影的制作者,以至于许多中国导演都在追求成为“电影作者”, 尤其是第四、第五代导演。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11)

他们在拍摄影片中会有意识地对作者电影进行学习和模仿,介入编剧工作, 将好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使自己的电影印上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

这里就不得不谈到我们的国师——张艺谋。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12)

从处女作《红高粱》里朴实的民间故事到《英雄》里探讨“天下”的含义,张艺谋都用他鲜明的视觉镜头向世界展示着多样的中国,所以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有着极其鲜明的视觉风格,比如颜色、符号等概念化的东西。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13)

到了20世纪60年代,学者安德鲁·萨里斯作者论引到了美国,提出了三点有关导演成为作者的考量标准:

第一,导演要有专业技术的纯熟度;其次,导演还要有独特的统一个性;此外,导演的表达与制作之间能产生的内在意义。满足这三点的导演才能称为“电影作者”(Auteur)。

法国圣女贞德节(原来浪漫优雅的法国也崇尚)(14)

所以,可以被称为导演(film director)的人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被认可为 “电影作者”(Auteur)。因此,很多人将“电影作者”看作是对于导演的最高评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