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为何说阮小七(金圣叹为何把阮小七评为水浒英雄中九个上上等人之一)

(原创非首发)

在《水浒传》一百单八位英雄中,阮氏三雄算不上特别出彩的人物,可是很奇怪,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阮小七的评价却特别高。金圣叹说: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写得另是一样气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作第一个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对之,龌龊都消尽。”

金圣叹为何说阮小七(金圣叹为何把阮小七评为水浒英雄中九个上上等人之一)(1)

要知道,金圣叹只把武松、鲁达、李逵、林冲、吴用、花荣、杨志、关胜等几位好汉评为上上等人物,除了对武松、鲁达、李逵和阮小七大加赞赏外,金圣叹对其他几位还指出各自缺点,如林冲“太狠”,吴用“奸猾”,花荣太“文秀”等。

像卢俊义、柴进、燕青等在水泊梁山和读者心中极为重要的人物,却只得“中上”评价等级,而金圣叹最为厌恶之人竟是梁山当家老大——宋江,他把宋江和时迁归入一流,定考为下下等人物。

再看另外一段评价: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束,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你看,金圣叹把阮小七的粗卤说是“悲愤无说处”,简单一句评语彰显出金圣叹对英雄豪杰的倾心理解和无限同情。

为何金圣叹对阮小七情有独钟呢?

这既要了解阮小七的性格特点和英雄事迹,也要理解金圣叹的隐秘情怀。

金圣叹为何说阮小七(金圣叹为何把阮小七评为水浒英雄中九个上上等人之一)(2)

首先来看《水浒传》对阮小七的描写。

阮氏三雄的出场,在《水浒传》第十五十六回,即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这一章节。

阮氏三兄弟住在梁山泊边石碣村,日常以打鱼为生,有时也做些私商买卖。他们平时也赌博斗酒,都是“义胆包天,武艺出众,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意气最重”的英雄豪杰,分别唤作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王阮小七。

阮小七比他的两位哥哥显得更加快人快语,在他们与吴用的一番对话中,金圣叹都有详细的评析,在此不多赘述。

阮小七有一番话,金圣叹特别赞赏,引起他的思想共鸣,因此做出详细点评。阮小七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对此,金圣叹感慨说,如果人生按照七十年计算,那么白天仅居其半,而十五以前,蒙昧无知,犹如虚掷,五十岁以后,身体渐废,还不如虚掷。中间仅仅三十五年,而风雨占之,疾病占之,忧虑占之,饥寒又占之。能像阮氏所说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意日子能有几天呢?

“嗟乎!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金圣叹自然发出如此人生感慨!

还有阮小七的那句话:

“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你看,如果以现代社会的法治标准看,像阮氏兄弟这些人不就是地痞流氓吗?

但《水浒传》塑造这些草莽英雄,主要是为了反映奸邪当道的社会现实,表现英雄好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是“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对于这一主旨,金圣叹先生可谓心有戚戚焉。

金圣叹为何说阮小七(金圣叹为何把阮小七评为水浒英雄中九个上上等人之一)(3)

除了描写在黄泥岗用药酒麻倒杨志,智取生辰纲事迹外,《水浒传》对阮小七的第二次重点描述是在第十九回。

由于智取生辰纲事件泄露,晁盖带领几位好汉投奔梁山。阮氏三雄驾着小船,逐波踏浪,在芦苇荡中把一伙追击的官兵杀得个一干二净。

这里有一段颇富诗意的描写,即阮小七荡着小舟唱着渔歌的情节。这段渔歌在电视剧中做了艺术加工,表达得更加详尽:

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怕朝廷不怕官,水泊撒下罗天网,乌龟王八罩里边。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求富贵不做官,梁山泊里过一世,好吃好喝赛神仙。

你看,这段豪情万丈、洒脱不羁的歌词,生动表现了众位英雄豪杰蔑视权贵、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精神气质,可谓气贯长虹,感天动地!

不仅如此,阮小七还羞辱了朝廷官员何涛,用尖刀割掉他的双耳,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金圣叹为何说阮小七(金圣叹为何把阮小七评为水浒英雄中九个上上等人之一)(4)

毫不夸张的说,阮小七等人是宋代赤贫阶层的代表,也是“革命造反”最坚定的拥护者和参与者。所以阮小七和武松等人坚决反对招安政策,因此也为宋江所不喜。

自从晁天王死后,阮氏兄弟在梁山就有些抑郁不得志了。一直到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谤徽宗》,阮小七才再次大显神威,彰显英雄本色。

这一故事是老大宋江苦心安排的第一次招安。

梁山山寨堂上堂下,搭采悬花,准备筵席,务要齐整,并派萧让等人提前下山,离梁山二十里伏道迎接招安官员。

迎接过程中,萧让等人面对朝廷官员的无理辱骂,不敢反抗,只是伏地请罪。当时的阮小七却自作主张,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直接破坏了宋江的招安大计,直接引出了梁山英雄与朝廷军队的五场大战。

金圣叹为何说阮小七(金圣叹为何把阮小七评为水浒英雄中九个上上等人之一)(5)

当时的阮小七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他早已准备二十余军健划着小船,挡住官兵去路,还旁若无人、昂昂不睬地大声唱歌,故意激怒官兵。然后借机把准备好的水放入官兵船中,假言船底漏水,吓得那些官员和官兵们丢下御酒和诏书,换了船先行逃去。

然后阮小七带着手下上了官兵的船,把皇帝恩赐御酒喝得一干二净,还换上一些粗劣的村醪水白酒,因此引起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的大吵大闹,彻底搅黄了宋江招安的黄粱美梦。

对于朝廷招安一事,梁山英雄中有很多人心中不满,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他们几位的武功地位均高于阮小七。可只有好汉阮小七有勇有谋,敢做敢当,由此可见,这位活阎王的魄力和胆量确实非同凡响。

对于像阮小七这样的耿直叛逆之人,老大宋江能不心怀警惕吗?

金圣叹为何说阮小七(金圣叹为何把阮小七评为水浒英雄中九个上上等人之一)(6)

梁山接受招安后,宋江带领诸位英雄征讨方腊,阮小二和阮小五先后战死,只有阮小七侥幸得活。其实阮小二和阮小五的死亡原因,颇有蹊跷,因与主题无关,在此不便多言。

打败方腊以后,阮小七看到方腊丢下的龙袍,穿在自己身上戏耍,被宋江严厉斥责了一顿。这一情节,也凸显出阮小七桀骜不驯、反抗权威的英雄气节,讽刺矛头直指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大宋皇帝。

也正因为这件看似不起眼、实则性质严重的以下犯上事件,梁山好汉回京后被奸臣童贯、蔡京告状,他们诬告梁山好汉心怀不轨,意图谋反。朝廷立马下旨,褫夺阮小七的官诰,将其贬为庶民。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汉自有神灵保佑。阮小七不仅心中不悲,反而欢欣鼓舞,带着母亲回到石碣村,重拾打鱼生计,最终寿终天年。

阮小七的人生结局刚好印证萧缆诗中之意:

叶儿黄,自织渔网自养娘,人间富贵多腥脏,哪及鱼儿虾馍香?

另外,中国京剧艺术还有一段和阮小七有关的文学佳话,有些人未必知道。

这部传统京剧曲目叫《打鱼杀家》,剧中描写的老英雄肖恩其实就是隐姓埋名的阮小七。肖恩与女儿流落太湖之滨,以打鱼为生,后来与当地恶霸发生矛盾冲突,在忍无可忍情况下,父女两人杀死恶霸后驾船而去,自此不知所踪。你看,阮小七到老都没改变他的耿直性情和英雄本色。

你看,像阮小七这种豪气冲天、英勇无畏的天地英雄,怎能不令金圣叹衷心佩服?

因为金圣叹本人就是一位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文人好汉。正因如此,金圣叹后来在著名的哭庙案中被判斩首,真是可惜了一代才子好汉的英雄气节。更为遗憾的是,金圣叹的书评至死未能完成,无辜辜负了平生志业,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