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肉里的小黑点是种子形成吗(老成都口中说的)

前几天一个条友发了个图片问四川人在吵架的时候说的那个“梭爷子”是啥子,我回答说应该是“梭夜子”得到了大多数条友的认可,也有个别条友说应该是“梭叶子”,今天我们就来好生摆一哈这个龙门阵。

柿子肉里的小黑点是种子形成吗(老成都口中说的)(1)

条友发的问题

1890年前,成都北教场(今成都五丁桥军区城墙附近)有个叫柿子园的地方,是土娼暗娼集中之地。正派人家教育自己家的子女是不能到柿子园去耍的。后来成都妇女吵架都会互相攻击“你龟儿柿子园出来的梭夜子”。这种骂法简直是恶毒到家,因为土娼、暗娼比旧社会正儿八经的性工作者都还要低贱。后来柿子园被取缔,但“柿子园”等于娼妓场所的说法被保留了下来。再后来“柿子园”这个说法也消失了,“梭夜子”的说法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还有在说。

柿子肉里的小黑点是种子形成吗(老成都口中说的)(2)

如今的成都北教场西路

四川话中“梭”是指像蛇一样悄无声息地爬行,也有北方方言“出溜”的意思,这个在四川方言中用得非常广。老公悄悄咪咪跑出去打牌,老婆会大怒:“狗R的,又不晓得‘梭’到哪儿去耍了”,小伙伴结伴去偷隔壁的水果:“我们从沟沟头‘梭’过去,就不得遭人看到”,警察捉住小偷:“说,你们两个是从哪儿‘梭’过来的?”。旧社会的性工作者都是可以正大光明营业的,但土娼和暗娼就只能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悄悄进行。大多数都选择在晚上悄悄“梭”出去,避免被人发现。于是这种偷偷摸摸生怕被人发现从事见不得人的勾当的行为就被称为“梭夜子”。

成都方言中很多词汇有“转音”。成都话“夜”和“叶”的读音是不一样的。“梭夜子”成都方言读起来稍微有点拗口,后转音成了“梭叶子”。以至于人们都晓得“梭叶子”而忘了“梭夜子”。为此还诞生了一些歇后语,比如“斗笠烂边边——梭叶子”,斗笠是竹子编的,里面夹有竹叶来防雨,如果斗笠的边烂了,里面的竹叶就会滑落出来,这不就是梭叶子吗?

还有一种说法,斗笠都开始梭叶子了,说明已经烂得没有边了,用来形容暗娼也再贴切不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