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这么高兴(范进中举后疯了)

前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对古代文人志士来说,科举考试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因为古代社会对阶级和身份看得很重,而贫苦人家的孩子除了参加科举进入仕途,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出路了。所以,对于这些书生来说,毕生的追求莫过于科举及第。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春风得意的时候,很多人将一辈子的时光都耗费在科举考场上,但却没有捞到一点功名。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这么高兴(范进中举后疯了)(1)

曾经在小学课本上有这样一课,名字叫《范进中举》作者以讽刺的手法描述了范进在经过几十年的科举考试终于中举之后,却又突然疯掉的故事。很多人对他的经历表示感慨。但其实,如果我们是范进,把他中举之后的官职放到现代,可能你比他还要激动。

一、科考多年终成秀才

范进家境贫穷,在那个年代他只知读书考试,家里也不遗余地地支持他。但是,他们家过日子已经很困难了,穷得上顿不接下顿,但范进依然一门心思钻研科考,从来不关心家里的家务活。那时候考试是需要费用的,每一次路费和吃住费等等都是一大笔花销。而范进考了几十年,家里的日子也穷了几十年。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这么高兴(范进中举后疯了)(2)

从20岁开始,范进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连续考了20多次,都没有一点收获。周围的人都嘲笑他,也有很多人早就开始劝他放弃了。因为他们家条件实在艰难,再考下去就要从身边的亲朋好友手里借下不少的钱。一开始身边的人还会支持他,但到最后当范进向他们借钱,参加科举的时候,再没有人愿意帮忙了。但范进依然没有放弃考试,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到了范进50岁的时候,他终于考上了秀才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这么高兴(范进中举后疯了)(3)

虽然范进总算有了一点成绩,但这成绩也不值得骄傲,因为秀才在那个年代,是十几岁的读书人就可以考中的了,像他这么大年纪中秀才代价太大了。而且,秀才基本都是在乡下的私塾当中工作,而范进年岁太大,他并没有资格去一个好的地方教学。

二、秀才的社会地位

其实,在古代秀才并不是大富大贵的阶级,但是秀才的身份和一般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自从范进考取了秀才之后,他在周围人眼里的社会地位就逐渐地提升,当时不肯借钱给他的亲戚们,都纷纷拿着贺礼来,庆祝他中举。而且宋朝的秀才在社会上是可以享有一些特权的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这么高兴(范进中举后疯了)(4)

他们不用交所征纳的部分徭役,就算看见知县也可以不下跪。而且,地方政府和知县都是不能够随便地对秀才动用刑罚的。但除此之外,任何经济上面的利益就没有了。

而到了明清时期,这些秀才主要的工作就是教书或者是去其他权贵人士的门下做幕僚,以此来谋生。虽然他们算不上是特权阶级,但是比起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他们的社会地位还是要高一级的。但这样的社会地位,只能够帮助他们赢得统治者的尊重。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这么高兴(范进中举后疯了)(5)

三、中举之后的范进

在范进考中了秀才之后,他的科考之路越走越顺,54岁的时候,他中了举人。可以说举人比秀才好了不止一两个台阶,因为举人是两只脚踏进了富贵的阶级。中了举人之后,还可以有考取进士的机会,虽然难度很大,通过率只有5%。最重要的是。中了举人,就意味着可以进入仕途,可以拿到政府每个月的高额补贴。但一般中举的人都选择做个小县令,并没有再次科考的愿望。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这么高兴(范进中举后疯了)(6)

中举之后,范进就像是咸鱼翻身一样,从被人鄙视的下等人到人人巴结的上等人,他身边的人脉越来越广阔,不仅身份发生了变化,连阶级都开始翻天覆地地转变。从前他被人看不起,被人鄙视,但现在他可以做官,而且可以免除身边人的徭役。范进在中举之后,还继续考取了进士,成为山东学道,如果是现代的话,他的职位就相当于是教育厅的厅长。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这么高兴(范进中举后疯了)(7)

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范进在中举之后像是疯了一样。因为考试的过程实在太难,而中举之后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就算是现代人,突然之间,一跃成为教育厅的厅长,其开心和喜悦可能比范进还要多。

结语:

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坐上范进的这一个位置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所以范进就像是做了多年的美梦,突然实现了,他欣喜若狂也是可以理解的。就算是现在的我们,突然从平民到政府官员,而且还是厅长级别的,我们的兴奋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参考文献:

《及第·金榜名传四海知》

《登科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