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少壮功夫老始成)

少壮工夫老始成

---记黄立志先生

冯春晖

一位退休老教师,在颐养天年之际,仍然克服困难,孜孜不倦,沉浸在他喜欢的领域,研究学问,撰写回忆文章,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56万字《西和方言词语汇释》(上下篇)和30万字《低调文集》,给人“一鸣惊人”的感觉,他,就是曾任陇南市西和县第一中学校长、政府督学的退休教师黄立志。

黄立志先生生于1939年,系甘肃西和县人,早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从1962年秋至1978年春,在兰州一中任教,后调回西和县,曾先后担任西和二中和一中校长、县政府督学,在教育系统工作时,他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深受学生爱戴。

黄立志先生秉承传统文人操守,慎言慎行,低调行事。在工作之余,他一直在潜心研究西和方言,但却鲜有外露,平时看到的大多是一些教研论文、学术研究类文章。他也热爱书法,坚持临摹书写,其书法作品大气跌荡,用墨传神。而他的《低调文集》洋洋洒洒30万字,收录了生活漫忆、教研论文、研究论文、随笔等42篇,其文风诙谐幽默、语言平实、激情澎湃,特别是其回忆故交友人、同事师友的文章,发肝肠感慨、叹际遇人生,可以看出,黄先生亦是可亲可敬的性情中人,给人又一种别样味道。他关注平凡的人,记着平凡者身上溅起的浪花。《清晰而苦涩的印象》用平实的文笔记录了他敬佩的曾经的6名同事,他们一生坎坷、但终身坚持操守,却终隐没在低低的尘土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走了》深情回忆了一个被顽疾夺取了生命的同事最后的经历,慨叹生命无常。

黄立志治学严谨,这从他的《西和方言词语汇释》可窥一斑。兰州城市学院教、甘肃方言研究所所长莫超先生对其评价道:“作者对西和方言的定位及音系描写相当专业:‘西和方言属中原官话之秦陇方言片’。从本书声调描写来看,西和方言四个声调,古全浊入声归阳平,其余入声归阴平;从韵母描写来看,西和方言前后鼻韵母不分(统读前鼻音),‘中原官话秦陇片’的特点一目了然。该书汇释西和方言词4570多个,俗语2550余条,可谓丰赡,全面呈现了西和方言词语的全貌。音系列表规范,词语解释到位,文从字顺,言简意赅。每个词用国际音标注音(俗语部分考虑到字数多,因而不再注音),仔细核对,均与音系相符,庶几无误;在词语汇释部分,先准确解释义项,再用常用的‘土话’例句说明,力避生涩烦冗。为了增加释词内容的生动性,采用了‘山歌’和‘乞巧歌’中的相关歌词,这是该著的一个特点。”

“出版于1996年的《西和县志·社会·方言》,记载西和方言声母为28个、韵母为29个;而黄先生的研究,声母为29个,韵母为31个,我认为黄先生的结论更符合方言事实。这正是‘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的体现。”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诗里写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觉得用这首诗里概括黄立志先生是最为准确的,正是因为有了日积月累的沉淀,有了孜孜不倦的苦耕,待生命迎来闲暇,黄立志先生的功夫立马呈现出来,在学术研究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

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少壮功夫老始成)(1)

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少壮功夫老始成)(2)

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少壮功夫老始成)(3)

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少壮功夫老始成)(4)

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少壮功夫老始成)(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