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开始使用公筷(使用公筷岂能不好意思)

“别人都不用公筷,我用,有点不好意思”“吃个饭都这么讲究,别人会说你装”“用公筷,感觉有些见外”……参加一个聚会,餐桌上明明摆放了公筷,可使用者寥寥问及原因,大家都有几分身不由己:公筷,不是不想用,只是不好意思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家里开始使用公筷?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家里开始使用公筷(使用公筷岂能不好意思)

家里开始使用公筷

“别人都不用公筷,我用,有点不好意思”“吃个饭都这么讲究,别人会说你装”“用公筷,感觉有些见外”……参加一个聚会,餐桌上明明摆放了公筷,可使用者寥寥。问及原因,大家都有几分身不由己:公筷,不是不想用,只是不好意思用。

不好意思用,恰恰说明有用的意识,但还不够坚定。疾控专家曾做过一个对比实验,使用和不使用公筷,菌落相差有的高达250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发生多起因聚餐导致的聚集性感染。这些,一再证明使用公筷的必要性。使用公筷,并非矫情,而是基于科学的明智之举。不使用公筷,其实是变相帮助病毒细菌扩散,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眼下这场尚未结束的疫情,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等成为共识,可在使用公筷这一关键细节上,差些火候。我们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不好意思用,说明“大家都用”的风气,还不够浓。其实,我国使用“公筷”的传统悠久。古人尚且有此文明用餐之举,我们更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在围桌共餐之下,大家看似亲密无间,实则埋下了健康隐患。

今年3月,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8部门联合发布“吃得文明”倡议书,建议家庭和餐馆配备公筷公勺,用餐人员自觉使用公筷公勺。随即,全市100个文明家庭带头响应,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6月13日,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市爱卫办和市文明办联合制定的《重庆市民健康公约》正式发布。其中,就提到了“分餐公筷拒野味”。人人参与到“公筷行动”中来,才能形成新时代文明用餐新“食”尚。

使用公筷不是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而是一次文明用餐的变革。让餐桌上的“吃相”更文明、更科学,亟需这双小小的“公筷”。(贺玲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