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多方力量通力合作(各方通力合作为110减负)

公安110报警平台是人民群众举报违法犯罪警情,紧急情况求助、接受投诉的便捷渠道然而,由于近年来大量的非警务警情涌入,占用了大量有限的应急警务资源对此,公安积极响应公安部、省公安厅减轻基层公安机关工作负担的部署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为110减负“瘦身”,进一步完善110警情处置机制,从而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主业效能,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调动多方力量通力合作?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调动多方力量通力合作(各方通力合作为110减负)

调动多方力量通力合作

公安110报警平台是人民群众举报违法犯罪警情,紧急情况求助、接受投诉的便捷渠道。然而,由于近年来大量的非警务警情涌入,占用了大量有限的应急警务资源。对此,公安积极响应公安部、省公安厅减轻基层公安机关工作负担的部署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为110减负“瘦身”,进一步完善110警情处置机制,从而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主业效能。

无锡市114服务台 受理移车求助

面对移车求助警情逐年大幅增长、占110警情三成以上,严重增加基层负担、影响为民服务质态的新情况,公安推动实施社会化分流处置,采取“政府购买外包服务”的方式,通过政府出资、数据共享,将移车求助服务外包给无锡电信公司,由该公司“号码百事通”114服务热线受理移车求助。

一方面,无锡电信公司与上级部门对接,建立省市车辆信息系统常态推送运行机制,确保移车求助服务机制优质运行。114搭建本地化车辆信息查询平台,并导入全市车辆信息数据包括新能源汽车等新型车辆数据,作为全省车辆信息管理查询平台的备用补充。另一方面,公安指导114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加入移车求助服务模块,根据预先测算的业务量,招聘员工、组建团队、设立专席。指导114制定移车求助服务流程,根据以往相关警情情形,分类制作接线服务脚本,形成制度化、流程化、高效化服务处置模板。

在实行为期一个多月公安110、114共同受理移车求助的“双轨制”过渡机制后,自今年4月1日起,一般移车求助彻底从公安机关剥离,由114服务台受理,日均分流移车求助6000余起;110报警恢复“零排队”,基层派出所实际处警量下降四成以上。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度大队接线员周玲:从我们接警本身来说,以前移车警情多的话,接线员可能上班时间连吃饭的时间都会耽误。大量的移车警情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警务资源,比如说有重特大警情的时候,会造成一定排队,电话无法进来,对重大警情的处置会有一定的延误。现在推出114移车服务后,报警占线、接警排队现象大大改善。

滨湖公安分局雪浪派出所民警冀晓华:以前,由于大量的移车警情占用了一定的警力,分散民警相当一部分的工作精力,分流了基层派出所战斗力。今年以来,市局结合基层接处警实际,将移车警情交由114处理,提高了基层派出所快速接处警能力,同时更提升服务质量。现在,基层派出所能够将有限的接处警警力对待每一起违法犯罪警情,将街面巡防、小区物业保安队伍等各种力量进行有机融合,实行警情联动,按就近原则派员赶赴现场及时处置,做到快速出警。对于有条件的案件抓住破案黄金时间,乘势追击力抓现行,提升了实战效能。

无锡市社会应急(求助)联动平台 11家单位应急联动

依托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实战平台,公安会同市社会求助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开发建设了“无锡市社会应急(求助)联动平台”,实行与110报警服务台同步运作,联通120、供电、城管、环保、安监等11家联动成员单位,将应急联动和求助类警情“一键式”分流派发,该系统具有工单签收、退单及工单反馈等功能。

一方面,接警员接到警情一派到底,无需二次转到后台民警电话派警,派警效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接收单位也不需要人工记录警情,只需在电脑上点击签收即可,报警人情况及报警内容一目了然,既减少了警情的传递时间,又避免了电话沟通造成的理解、记录误差等。同时,配套出台了《无锡市社会应急(求助)联动平台操作规范》,明确警单受理处置、工单反馈、监督检查等工作流程,细化签收、反馈时限内容以及工作职责要求等。

新平台运行以来,共向11家I级联动单位派发警(工)单1.12余万条,各Ⅰ级联动单位3分钟内警情签收率达99.5%,2小时内首次反馈率达96.7%,群众满意率达97%。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唐贤军:以前,110接到警情后,需要后台指挥调度民警逐一打电话向联动单位派警的模式,又耗时又耗力。启动社会应急(求助)联动平台后,警情接派环节实现网上“一键派单”,派警一步到位,节约了电话派警和反复沟通的时间,释放了更多的警力和精力,可以更有效地处置重大突发紧急警情。

滨湖公安分局东派出所民警张赟辰:以前接处警会遇到一些非警务类的求助,像停电漏水、噪音扰民还有开锁求助等,出于对群众负责,我们都会去现场出警,能解决的就帮他们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也会告知他们寻找相关部门,有时群众还会不理解甚至有怨言。现在新平台运行后,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效减轻了基层处警压力,改善了民警处理这类警情的尴尬局面。

梁溪公安分局广益派出所费建兴调解工作室 整合调解资源 释放基层警力

年过六旬的费建兴退休前曾在丁村社区当了25年的民调主任,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他始终用法律法规真心去化解各类纠纷,被誉为“里弄判官”,曾经获得过“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优秀人民调解员”的光荣称号。

为有效整合各类调解资源,提高纠纷调解成功率,有效释放公安基层警力,公安返聘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费建兴同志至派出所建立专门工作室。2016年3月,在无锡市公安、司法、民调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下,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调解工作室——费建兴调解工作室在广益派出所成立,并于5月6日正式挂牌。该工作室由调解员、律师、法官、民警、社居委工作人员等共同组建,通过借力社会贤达,将人民调解工作端口进一步前移,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切实发挥“公调对接”工作职能,及时分流基层派出所接处警工作中面广量大、治安和民事交织、耗时耗力,且有时效果不佳的矛盾纠纷,置换出警力做强公安主业,做实做精人民调解品牌。同时,由于公安干警和人民调解员的共同介入,有效提升了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和调解协议的公信力。

目前,费建兴调解室内共配专职调解员3名、法官、律师、社区治保主任等兼职调解员17名。自成立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308起,成功率达99%,无1起投诉,累计解放警力400余人次。

人民调解员费建兴:我们调解工作室接处各类矛盾,其中不乏打架斗殴、邻里纠纷、家庭纠纷、雇用纠纷、交通事故争议、农民工讨薪、拆迁纠纷、租赁纠纷等等,包罗万象,形形色色。针对各类矛盾纠纷,我们各自发挥职能作用,进行有效化解,提高了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和公信力。调解室通过公安与民调的“公调对接”机制,将人民调解工作端口进一步前移,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是发挥“公调对接”工作职能的创新举措。同时对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分流,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一方平安起到积极的作用。

广益派出所民警王小申:广益派出所辖区涉及市场广场繁多,治安较为复杂,矛盾纠纷警情多。每天民警处理警情少则20个,多则40个,在接处警的同时又要调解矛盾纠纷,派出所警力有限,任务繁重使民警不堪重负,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然而费建兴调解室的成立为民警分担了一部分纠纷矛盾警情,大大降低了民警的日均工作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