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湖口小王庄全景图 小王庄里看变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 通讯员 马勤功 张红

确山县竹沟镇镇西头,有一条向北的柏油路,几十年来,这条路越修越宽,见证着竹沟镇乡村的巨大变迁。

沿着路向前走,芝麻、玉米、高粱……田间地头,它们矗立着,守望着庄稼叶脉上的乡村记忆;再向前,景色变得逐渐生动起来,山水相依、波光粼粼,绿意葱笼的小王庄村缓缓出现。

作为远近知名的“提琴村”,小王庄村子不大,30几户、200多名村民在这里生活。庄稼人讲究“人勤地不懒”,近年来,小王庄的村民们将这份淳朴和勤劳用在手工制琴业上,走出了一条“人勤琴声亮”的特色发展之路。

杨湖口小王庄全景图 小王庄里看变迁(1)

上个世纪80年代,竹沟村一批村民放下锄头到北京的提琴厂打工,其中就有小王村村民王金河、王金堂几兄弟。他们不怕辛苦埋头苦干,努力学习提琴制作技术,经过数年的磨练,掌握了全部的提琴制作工艺。在亲邻相互带动下,竹沟提琴师傅数量迅速增长到2000多人,他们在北京通州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手工作坊。

2015年,确山县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产业集聚区建起提琴产业园,北漂的提琴师傅陆续回迁,或入驻提琴产业园,或在家乡建起提琴工厂,或在县内提琴企业务工。

随着制琴人返乡,小王庄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王金堂、周素芬夫妇先前在小王庄村只有几间瓦房,这次返乡,他们考虑建新房,除了居住外,为了将制琴技艺发展开来、传承下去,夫妻二人又在村子北边建起一幢集居住和提琴生产功能于一体的三层楼房。

杨湖口小王庄全景图 小王庄里看变迁(2)

同样在村里建起提琴工厂的还有王金河。“房前种地打粮、房后养鱼耘菜、房内开办提琴工厂,日子简单充实又美好。”在新院子里晾着刚收下来的花生,王金河笑得合不拢嘴,这种亦农亦工亦商的生活,也承载着他的家园情怀。

到今年,小王庄村里30余户村民里有十余户都建起了提琴工厂,村民一半以上都在从事提琴行业,村里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道路硬化、建设游园和小广场、修柏油路,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竹沟镇党委、政府在小王庄村民组规划建设提琴文化产业园,拟建成集生产、展销、演艺、研学、文旅为一体的提琴文化产业园。

杨湖口小王庄全景图 小王庄里看变迁(3)

提琴工厂在当地建成,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一些村民在提琴工厂里务工,平时能照应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农忙时节还能照料地里的庄稼,他们不再向往“北漂”,变成了守着家园的上班族。竹沟镇多家经营提琴配件的商家和买卖提琴的经纪人,往返上班的提琴工匠,也拉动着竹沟镇的消费经济。

据悉,确山县境内现有提琴企业144家,仅竹沟镇就有提琴作坊122家,能生产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贝斯及相关配件30多个系列、400余种型号,产品工艺精良,远销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年产提琴40万把,年产值6亿多元,带动了2000多人就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