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讲系列之二十六讲(百人百讲庆百年)

三十讲系列之二十六讲(百人百讲庆百年)(1)

三十讲系列之二十六讲(百人百讲庆百年)(2)

三十讲系列之二十六讲(百人百讲庆百年)(3)

三十讲系列之二十六讲(百人百讲庆百年)(4)


三十讲系列之二十六讲(百人百讲庆百年)(5)

青杠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打的第一仗,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是红军长征的一个伟大转折,也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四渡赤水所蕴含的军事理论、战略战术、伟大精神不仅是我们孜孜不倦探讨的课题,也是人类社会探寻和研究的永恒课题。党史中的每一个真实感人、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都是伟大中国革命的一次真实写照,再次深入学习这段历史,让我们从思想上、精神上来了一次“大洗礼”。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视死如归、英勇战斗的大无畏精神,要发扬红军将士一切行动听指挥,敢打硬仗、敢于亮剑的“军魂”精神,坚持做到践行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三十讲系列之二十六讲(百人百讲庆百年)(6)

青杠坡战斗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根据敌情变化,决定撤离遵义,北上渡过长江,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未曾料到,在习水县青杠坡与前来围堵的川军打了一场伤亡惨烈,但意义重大的战役。

青杠坡是大娄山的一条支脉,似“葫芦”型,山势陡峭,中间有一个约两平方公里的狭长坝子,是土城镇(今习水县土城镇)通往习水县城的交通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下旬,得知红军到达土城的国民党四川军阀,也尾追红军至土城以东地区,并盘踞在青杠坡周围的山顶上,依着山势构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临时工事,企图在此围歼中央红军。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得此情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土城战役,发出了“坚决打好这一仗,保卫党中央”的号召。军委打算集中优势兵力在青杠坡打一个漂亮仗,为一路被国民党军阀围追堵截,被迫实施长征的红军战士们加油鼓劲,以达到振奋军心的目的。

红军进攻的目标,是青杠坡上的一座古庙永安寺。这里驻守着外号郭猫儿的川军郭勋祺率领的一个营。郭猫儿在四川话中,带有奸诈狡猾的含义。他率领的军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人数众多(1万余人),且郭勋祺本人还曾经是共产党人,与陈毅等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有过交往,对共产党的情况比较熟悉,指挥也较为有方,是川军中的“模范师”。

土城青杠坡之战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成败关系着全军的士气。在此紧急关头,朱德向毛泽东提出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的建议,毛泽东没有答应。着急的朱总司令帽子一甩,大声地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足惜!”见毛泽东依旧坚持不同意,朱德态度软了下来,宽慰毛泽东到:“敌人是打不中朱德的,你放心吧!”由于敌情并非毛泽东最初断定的样子,林彪率领的部队突进赤水受挫的消息又传来,思量再三的毛泽东只好安排朱总司令奔赴前线。

1月28日凌晨5时,土城战役正式打响。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参谋长刘伯承分别率领红三、红五军团在青杠坡首先向郭勋祺一部发起攻击,大大鼓舞了广大红军战士的士气。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奋力拼杀将郭勋祺的阵地突破。郭勋祺的部队军心开始动摇,红军赢得了一时的战略主动,夺得了青杠坡上银盘顶、寒棚坳等制高点。不料,因敌军援兵来袭,红军战士们寡不敌众,又被敌人从制高点上逼退下来。川军抢占制高点后,步步向土城逼近,直逼红军军委指挥部的前沿。红军的总攻,转眼间变成了川军的反攻,指挥部的后方,即是滔滔的赤水河。这就意味着红军如果不能成功阻挡敌人的进攻,就会陷入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在此紧急关头,军委急令干部团支援红三、红五军团,再次向敌人发起进攻。干部团团长陈赓和政委宋任穷临危受命,率领部下投入激烈的肉搏战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