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

最近,一张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将南京市送上热搜,判决书中将“江苏省南京市”写成了“安徽省南京市”。

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1)

无独有偶,2020年疫情期间,其他省都是以省为单位驰援武汉的,只有江苏省下面的十几个市各干各的,以市甚至县为单位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搞得“老大哥”南京市很是尴尬,网上一度流传“散装江苏”、“江苏十三太保”的梗。

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2)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一直没什么存在感,江苏人习惯揶揄南京不是江苏人的省会,而是安徽的省会,甚至直接称其为“徽京”。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从地图上看,南京位于江苏的西南角,已经很接近江苏省的省界了,但凡要想再扩大点地盘只能找隔壁的安徽借了。

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3)

作为一个省的省会,按照正常思维来看,照理说应该位于这个省的几何中心,这样才能对全省进行有效的控制。中国的大多数省会都是这样,像安徽省的省会合肥,陕西省的省会西安,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即便不是在正中心,也是尽量地靠近中心位置,像河南省的郑州,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广西省的省会南宁,湖北省的省会武汉等等。很少有省会像南京这样,躲在一个犄角旮旯里,自己的小弟管不了,别人的小弟想管别人也不让,处境尴尬至极。

历史上,南京虽然是六朝古都,但王气暗淡,在此定都的政权大多都羸弱,屈服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即便是立志北伐也都是功败垂成,最多享国数十年,便逃不脱灭国的命运。直到布衣天子朱元璋带领他的淮西子弟兵攻陷南京,并以此为根基一统江南,“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明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朝代,同时,明朝又是唯一一个以南京为首都的大一统政权。

一波三折的京师选址

在朱元璋正式称帝之前,对于都城的选址,朱元璋和他的开国功勋们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或者说争议。归纳下来,无外乎有以下三个选项:应天、汴梁以及临濠

应天,即现在的南京市,元朝的时候叫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攻下这里将这里改为应天府。此后的十几年里,朱元璋以此地为大本营逐鹿天下。可以说,朱元璋对这个大本营还是很有感情的。此外,南京据长江之险,为形胜之地,用朱元璋谋士们的话说就是龙盘虎踞,非常有帝王之气,历史上先后作为六朝古都,其建都历史,源远流长,这些都是朱元璋考虑此地的重要因素。

然而,朱元璋对南京这个选项还是有所顾忌的。首先,南京虽曾为六朝古都,但在这里建都的王朝国祚不过数十年,最终都逃不过短命的下场。这一点让朱元璋耿耿于怀,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安。其次,当时的元朝残余势力还很强大,南京偏处江南,定都此地不利于控制广大的北方地区。

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4)

朱元璋剧照

第二个选项是汴梁,即现在的开封市。汴梁本是北宋的都城,地处中原地区,很多大臣认为:“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汴梁是个理想的建都地点。朱元璋对这个提议很重视,在攻下汴梁之后专程前去考察。

一番考察下来之后,朱元璋不是很满意。他认为,汴梁虽然位置适中,但无险可守,很容易便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处境,论形势远不如南京。

但汴梁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这里作为北宋的都城,在这里建都,北上征讨元朝残余势力很容易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再者,当时元朝残余势力还没有平定,明军在北方也确实需要一个转运粮草和补充兵力的根据地。权衡再三,朱元璋最终于建国初年(1368年)颁布《南北两京诏》,正式将汴梁确定为北京。

朱元璋最后一个选项是临濠,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地名,但要说起他另一个名称,那可谓是家喻户晓。没错,就是朱元璋的家乡,现在的凤阳。

凤阳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大家应该很清楚。当时的凤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真可谓是穷乡僻壤,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人文、经济、交通方面跟前两者相比都没有任何优势。朱元璋想要定都在此,说白了完全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为了安抚功勋卓著的淮西功臣集团。

对于朱元璋想要建都临濠的想法,他的重要谋士刘基是极力反对的。他直言不讳地说道:“ 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至于为什么“非建都地”,就要朱元璋自己体会了。朱元璋很看重刘基,他的意见自然不能忽视。

挑来挑去,都没办法在这三个地方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来,朱元璋于是突发奇想,干脆效仿北宋四京制算了,将这三个地方都作为京师。于是在洪武元年(1368年)颁布《南北两京诏》将金陵定为南京,汴梁定为北京之后,朱元璋又于次年发布诏书正式决定在凤阳府兴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南京)之制。”由此,洪武初期的三京制正式确立。

三京制确立以后,一切都稳步地推进着,然而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在巡视中都建设情况后,突然下令停止建设。停建的理由是劳民伤财,但此时的中都建设长达六年之久,已经颇具规模,突然停建才是真正的劳民伤财。显然,这是个借口。

事实上,此时的朱元璋和淮西功勋集团的矛盾日益加剧。淮西集团的功臣们恃功自傲,在朝结党营私,在野鱼肉百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朱元璋的皇权。他担心在淮西功臣集团的老家建都,会更加助长功勋集团势力的膨胀。所以,取消中都的建设势在必行。

取消了中都的建设,朱元璋又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诏撤销了徒有虚名的北京汴梁,仍称其为开封府,并正式改南京为京师。 至此,南京作为明朝大一统王朝首都地位,才得以确认和巩固下来。

明朝地方的行政区划

明初,明朝沿袭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来实现对地方的管理。

提到“行中书省”,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词“中书省”。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认为这两个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

中书省是古代的官署名,是封建政权执掌中枢的机构。始设于汉朝,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称为中书监,晋朝又改为中书省,主要的作用是秉承君主的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 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为中央最高政府机关。元朝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其下设中书丞相,总掌全国政务。明初以左右丞相为中书省长官,统辖六部。

“行中书省”这里的“行”字,据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解释,是“派出、派遣”的意思,“行中书省”意谓“派出的中书省”,即中央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在地方行政上所设的全权机关,其实就是中书省在地方上的代理机构,直接归属于中书省管理,为地方的最高行政单位。民间一般简称为“行省”或“省”。

最初几年,明朝一直沿袭着元朝的制度。但随着元朝残余势力的节节败退,明朝执掌天下的大局已定,朱元璋的治国方略也在逐步转变。中书省的最高长官左右丞相权势极大,完全有对抗皇权的实力,这让朱元璋如坐针毡。为了强化君权,打击相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成为必然的选择。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对中书省下手了。

朱元璋削弱中书省职权的第一步就是废除了中书省在各地的代理机构——行中书省,改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统领一省的民政、司法和军政。这样,三司鼎立, 分别对中央六部和皇帝直接负责, 初步架空了中书省。

有明一代,计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 、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三个布政使司。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南直隶和北直隶。

“直隶”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管辖”的意思,南直隶就是南京周围的这些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区域。朱元璋这个老人以南京为中心画了一个圈,将这一区域内所有的府、州、县纳入中央直接管辖区域。

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5)

南直隶所辖府州县图

那么这个圈内具体包含哪些地方呢?

南直隶共包括14个直隶府和4个直隶州,详细的信息在此就不赘述了,过于枯燥,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加上上海市这么大的一个区域。从地图上看,南京差不多正好位于这个区域的中心位置。

很多人都把南、北直隶认为是一个政区,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实际上,南北直隶只是一个统称,北直八府二直隶州,南直十四府四直隶州,都是府级,也都直属中央六部。它们本身并没有官署和行政机构,也没有行政长官, 顺天府 、 应天府虽然是京府,但也还是府级,府尹是不能管其他府州的。

“徽京”的由来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渡过长江,占领大明留都南京城,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南京作为前朝故都,也是当时南方明朝残余势力的精神支柱和政治寄托所在,必须慎之又慎地处置它在政治上的地位。

首先,政治降格是必须的,作为前朝的首都,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本朝首都并驾齐驱。于是,多尔衮在听取多方意见之后最终做出裁定,废除南京为国都的地位,“ 南京,著改为江南省;应天府,著改为江宁府,设知府,不设府尹”。江南布政使为江南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江南巡抚、凤庐巡抚和操江巡抚。

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6)

在完成政治降格之后清政府决定对江南省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布政使江南布政使分为左、右两位,分驻江宁府和苏州府。左布政使领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颍州府、徐州直隶州、滁州直隶州、和州直隶州、广德直隶州、六安直隶州。大体上为今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江南右布政使则管辖宁、镇、苏、松、常等地。

实际上,这就是两省分治的雏形。但此时两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头衔,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认为是江南分省。

一直到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才正式将江南左布政使改为安徽布政使,将江南右布政使改为江苏布政使。“安徽”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而来,“江苏”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来。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江南分省而治,但清政府并没有对二司的驻地作出变更,江苏布政使依然驻苏州府,安徽布政使则驻江宁府,而此时的江宁府已属于江苏布政使的管辖范围。这样就造成了 安徽巡抚驻安庆,安徽布政使驻江宁,安徽的实际行政中心一直寄居在江宁的格局。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这一年,安徽布政使司迁往安庆府,正式结束了寄居江宁府长达近百年的局面。今天的南京被调侃为“徽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参考

江苏省情网——明清南直隶和江南省的历史沿革及对长三角行政区划的影响述略

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7)

为了强化皇权,朱元璋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外国人眼中的乾隆盛世是什么样的?

从议罪银制度看乾隆后期吏治的腐败

南京为什么会叫徽京(从历史角度分析南京为何被称为)(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