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观察日记三则(四年级上册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

本文是四年级上册三单元习作专栏的第22集,本专栏包括四年级上册全部单元习作和课后小练笔,并且还将一直更新到本学期结束,希望朋友们喜欢。

这次的写作内容是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这篇习作前面已经写过两次,分别写了《牵牛花开的时间》和《猫怎么捉老鼠的》,体裁都很新颖,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第三次写这篇作文,这次要挑战一下怎么写月亮变化的过程。虽然月亮并不是什么稀奇东西,可是真要准确地说出月亮的变化情况来,还是很有难度的,下面请看刚刚完成的这篇作文。

观察日记:月相的变化过程

月亮是个奇怪的东西,挂在天上不用绳子拴着却掉不下来,当然太阳也没有掉下来,可月亮有时圆,有时扁地变化,那它到底是怎么变得呢?我想观察一下。

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观察日记三则(四年级上册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1)

听爸爸讲,要观察月亮就要根据我们中国古人创造的历法,也就是在农历的日子观察,才最能发现它的规律。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就是根据月圆月缺的变化制定的,如果以公历去观察,会很混乱,这也特别能说明中国古人是多么聪明,我真为中华的文明感到骄傲。

月亮的变化有专业的叫法,什么上弦月,下弦月,还有别的更叫不来的名堂,但我是不懂这些的,只是看看月亮如何圆的?又如何缺的就够了。我为了完成这个观察任务,我还是费了不少周折,因为月亮一定是个男孩子,它很调皮,有时早早就挂在天空,有时等到睡觉它还没有升起,如果改在凌晨看它呢?它也一样还有精力跟你捉迷藏,有时能逮到它,有时依然藏得没影。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一定的规律,除非阴天,我基本可以捕捉到它了,下面我就说一说我的观察结果吧。

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观察日记三则(四年级上册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2)

初一和三十日,也就是月初和月末,那是无论如何看不到它的,就像还没出生的小宝宝,还在天空的肚子里呢。到了初二,如果是冬天,太阳落山早,天黑来得快,仅在刚刚夜幕降临的那一会儿,在西边的天空,可以看到细细的、弯弯的一条亮边,就像女生头上亮晶晶的发卡,给夜戴在了头上。

在随后的几天,那发卡一天比一天粗,而且一天比一天待的时间长,一直到初七、初八,就变成一个半圆,像一面玉扇子,扇啊扇,夜多么清凉。

再以后,月亮的扁肚子鼓起来了,越鼓越圆,到十五、十六,鼓成了一个圆球。这两天的月亮又大又圆,而且它一晚上在天上挂着,好像很骄傲似的,想让更多人看到它。

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观察日记三则(四年级上册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3)

以后日子就转到下半月,月亮圆圆的肚子又缩回去了。月亮也升起的越来越晚,大概觉得自己月圆之后越来越亏,越来越丑,有点怕见人似的。到二十二、二十三的时候,要想看到月亮需要等到晚上十二点左右。如果早起,天还未亮,清晨却可以看到它。它虽然不想见人,但很守时,总要把工作时间一分也不少。这时候我观察它就换在了早上,此时它的形状和初七、初八一样,也是半圆,不过调了位置,圆弧的方向正好是反的,以前朝西,现在朝东了。还有月亮在天空的位置也不同。上半月在西天,下半月转到了东天。日子到了月末,月亮又没影了,再过一两天就又是一个月初,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现在我终于了解了月圆月缺的变化经过,这真是一次费劲的观察,不过经过这次亲身实践,我学到了许多做事的方法和生活经验,这应该就是月亮赏给我的最好礼物吧。

这篇习作完成了,写这篇作文真的不容易,就像上文写到的一样,如果没有很好的研究,在很多时候是逮不到月亮的,但是经历了困难和挑战,收获才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同学们在写本次习作时,最好也能亲身观察一下你要写的对象,这和参考一些范文,或者凭空想象是不一样的。实践出真知,的确有道理。

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观察日记三则(四年级上册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