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

原创 西行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

夔门,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塘峡之西门。三峡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

瞿塘争一门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

夔门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这里河宽只有百余米,把滔滔大江紧束得像一条沟壑,而通过的流量往往多达每秒五、六万立方米。“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用“争”字,活画出夔门的赫赫水势。当轮船驶出瞿塘峡西口后,您走到船尾,抬眼望去,全景式的夔门雄姿便展现在您的面前。

瞿塘峡内,风光秀丽,山势雄伟。在夔门长江南岸白盐山断壁下,有一块千余米、平滑如镜、刻满字体的石壁,这就是粉壁石刻,又称粉壁堂。它的上面刻满了篆、隶、楷、行字体,始于宋代,终于民国年间,大有2米见方,小如指头大小的历史名刻。在客轮上看粉壁石刻,清代张伯翔所书“瞿塘”最为醒目。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3)

刘心源所书“夔门”二字,正宗隶体,古朴风雅。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所书“踏出夔巫,打走倭寇”表现了抗日战士的豪情壮志,祖国河山不容侵犯的情感油然而生。南宋书法家赵公硕所书《宋中兴圣德碑》是一块罕见的巨形壁刻,具有较高的书法和文献价值。全文共980余字,碑高约4米,宽近7米,内容是颂扬宋高宗、宋孝宗的功德和政绩的。字体端庄、笔力雄健,石刻技艺精湛,可渭长江沿线的名碑奇珍。这些书法作品,刻在三峡深谷中的悬崖硝壁之上,远视浑然一体,如天配地成般的和谐,充分展现了我国书法、石刻技艺的艺术魅力。

盔甲洞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4)

在瞿塘峡南岸的绝壁上,有一个黑洞,洞口距崖顶70米左右,高出水面100米左右。据《夔州志·文物》记载,相传此岩是宋朝穆桂英当年藏盔甲的地方,故称“盔甲洞 ”。考古人员进洞考察时发现洞内有二具棺木,内有青铜剑一把,长25厘米,木漆梳一把,残长5厘米,工艺精巧。据考证,这是古代的一处崖葬。七道门下面的崖壁,有一股清澈的地下水不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十分悦耳,这就是“间歇泉”。往下,还有几处溶洞。抗战时期,人们曾利用这些险要地势,在洞里放置了大炮,至今工事还可见。

白盐山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5)

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这里的河宽只有百余米。“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用一“争”字,活画出夔门的赫赫水势。乘船入夔门,高约千米的赤甲、白盐两山对峙,滚滚激流、滔滔浪花就从这门中争喧着挤拥进去。正因其水大河窄,故汛期水位,一日之间,可陡涨一、二十米,年水位的变幅,甚至可相差五十多米。

赤甲山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6)

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含钙质的水溶液色似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这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奇丽的自然景观。凡缓坡冲坪处,因有植被而呈苍青色。面江迎风之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有白色、赤色、黄色、褐色等。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

摩崖石刻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7)

夔门的峭壁高约350米,早自南宋,晚迄民国的12通粉壁摩崖石刻占壁200多平方米,《宋中兴圣德颂》至今完好无损,近人孙元良所书“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汉隶大字石刻的一撇一捺均可卧人。与人同在南侧的孟良梯、凤凰泉饮等景观,如今已经有路连通。隔岸相望的古栈道上,也有“开辟奇功”、“天梯津(左立右隶)”等石刻。

瞿塘峡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8)

《乐府解题》云:瞿,盛也;唐,陂池也。言盛水其中,可以行舟。又云:夏则为瞿,冬则为唐。 瞿塘峡,又名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峡西首的夔州古城,是今天奉节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那古榕掩映下的刘备托孤的真正故址永安宫足见古城之古,相伴相依的鱼复塔,杜甫草堂,水、旱八阵图,白帝城佐证其文化源源流长。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9)

那酷似凤凰昂首畅饮山溪的“凤凰饮泉”,栩栩如生的犀牛翘首东望的“犀牛望月”;那垂挂绝壁袒胸露乳的“倒吊和尚”,充满神秘色彩排列成“之”字形的“孟良梯”……,无不令人神往。峡江两岸,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南岸最为壮观,绵延里许的绝壁上,镌刻着数十幅石刻。时代上,自宋至今;艺术上,篆、隶、草、行,可谓我国石刻书法艺苑中的奇葩。北岸凹石壁上,“天梯津隶,开劈奇功”八个大字,十分醒目地提示它脚下绝壁上的夔巫古栈道,从这里直通至巫峡与湖北交界处的清莲溪。

奉节古城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0)

八阵图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1)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2)

鱼复塔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3)

白帝城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4)

古栈道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5)

风箱峡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6)

粉壁墙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7)

孟良梯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8)

倒吊和尚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19)

盔甲洞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0)

凤凰饮泉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1)

犀牛望月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2)

杜甫草堂遗址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3)

三峡石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4)

三峡柑橙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5)

金头蜈蚣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6)

夔门诗词

瞿塘关因为其秀美的景色和深远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便为众多的文人墨客青睐。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7)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歌》李白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长干行》李白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两首》杜甫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杂曲歌辞·竹枝》白居易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8)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澦关。《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黄庭坚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巫山》苏轼

真阳峡袖君须记,个是瞿塘滟澦堆。《过虎头矶》杨万里

瞿塘隘处真重险,勾漏坡前又一滩。《又二绝》文天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已亥杂诗》龚自珍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29)

忆到夔门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陆游《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

三峡束长江,欲令江流改。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陈毅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30)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长江三峡天门山(长江三峡西大门)(31)

滟滪歌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

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我们一起去旅行!

如果喜欢,可以加入“西行越野车部落”,关注西行公众号(xixingjilu),跟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西行伙伴一起交流,一起旅行!

秦巴美好江山,与您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