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

❤点击此处观看完整版视频❤

2018年3月14日,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英国剑桥家中与世长辞,享年76岁。

有人说,他只是离开了轮椅,回到了他最爱的浩瀚宇宙。

《哈姆雷特》里有一句台词:

「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着无限空间的君王。」

这句话用在霍金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学术上,他是探索引力和和黑洞属性的一代领导者。

生活中,他是不断挑战极限的战士。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

晚年时期,霍金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以及著作中提到:

不必去祈求上帝点燃导火纸,来启动宇宙的运行。

没有谁创造宇宙,也没有谁指引我们的命运。

霍金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他又研究出了什么,才让生活在基督教家庭的他,成了坚定的无神论者呢?

他在临终前,又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霍金的故事。

天才降生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

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后来,伽利略用他发明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系列支持哥白尼日心说的天文现象,

让人们明白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没有围着地球转。

1642年1月8日,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病逝,终年78岁。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

300年后的同一天(1942年1月8日),一名男婴在英国牛津降生,

父母给他取名Stephen Hawking斯蒂芬·霍金。

伽利略和霍金同为划时代的物理学家, 前者的忌日与后者的生日正好相差整整300年,这一美妙的巧合一直为物理学界津津乐道。

也正是在这300年间,历史见证了朴素的经典物理学向以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的跨越。

霍金的父亲Frank Hawking弗兰克 · 霍金,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院,是一位热带病专家。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5)

母亲伊莎贝尔 · 霍金Isobel Hawking也毕业于牛津大学,主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

霍金一家在他们所居住的小镇上是出了名的「高知怪咖」,每一位家庭成员都绝顶聪明,但行为方式也都超乎寻常。

每当用餐时,家中就会上演经典的一幕,人人手边都放着一本书,边吃边看,偶尔遇上精彩的内容就交流几句心得。

霍金曾回忆,小时候他们的房子总是看起来那么简朴,没怎么装修,也没什么家具。

他的父母很少会把精力过分地放在打扫房间、整理衣物这些琐事上,时间都是用来工作和思考。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6)

父亲Frank经常一出差就是3个月,工作对他而言就像生命一样重要。

母亲Isobel是研究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她每天除了照顾孩子和家庭外,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但绝不是房子装修的事儿。

对他们全家而言,追求知识与人生价值,才是值得花费精力的。

霍金的父母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娃根本不用「鸡」,想要孩子勤奋上进,先从自己做起。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7)

1959年,17岁的霍金和父母一样入读牛津大学,他攻读的是物理专业。

霍金估算过,在牛津3年期间,他大约只用功读书了1000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

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简单饿了。

有一次,一位辅导老师从一本教科书上挑出了一些题目让学生们回去思考。

在接下来的一次辅导课上,霍金直接告诉那位辅导老师,他没办法解这些题目。

当被问及原因时,霍金用了20分钟的时间指出了那本教科书上所有的错误。

临近大学毕业时,霍金向剑桥大学递交了申请,准备攻读宇宙学博士。

但问题是,想要以博士生的身份在剑桥继续深造的话,霍金就必须取得牛津大学的一等荣誉学位。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8)

或许是因为此前厌倦了在牛津的学习生活,霍金成绩并不优异,甚至连前50%都挤不进去。

为了应对大学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那段时间霍金每天的学习时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个小时。

然而,成绩出来后,霍金还是被卡在了一等和二等之间,他不得不面对一场面试加试。

面试中,霍金耿直地说道:「如果你们给我评第一等,我将去剑桥。如果你们给我第二等,我只能待在牛津了,所以希望你们给我第一等。」

没想到,比霍金更耿直的是牛津的考官们。他们真的给了霍金第一等荣誉学位,亲手送走了这颗物理学界的未来之星。

就这样,霍金顺利入读剑桥大学,并在那里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9)

霍金虽然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有基督教的背景,但母亲年轻时曾加入过英国共产党。

霍金本人从13岁开始就深受罗素等实证主义的影响,只求知于经验材料,拒绝和排斥形而上学的思辨。

当身边的朋友都一个接着一个地决志成为基督徒时,霍金却不以为然。

然而,青年时的霍金绝对不会想到,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第一任妻子简.王尔德会是一位坚信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的基督徒。

世界观与信仰的不同也为两人之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爱是希望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0)

1963年,21岁的霍金在新年派对上,遇到了正准备入读伦敦大学文学系的简·王尔德(Jane Wilde)。

霍金对眼前这个美丽大方的女孩一见钟情。搭讪时,他将理科生独特的撩妹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

舞会昏暗的灯光下,霍金问简:「你知道为什么男生胸前的白衬衣和领结会比女生的礼服还要耀眼?」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1)

简好奇地问:『为什么呢?』霍金得意地揭晓了答案:『是洗衣粉,因为洗衣粉中的荧光物质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光』。

简被眼前这个看似木讷的大男孩深深吸引了。两人谈天论地,聊科学、聊艺术,直到舞会散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临别前,简塞给了霍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自己的电话号码。一段美好的爱情就这样萌芽了。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2)

郎才女貌,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然而不久后,那个可怕的疾病找上了霍金。

最初,他只是时常感到腿脚迟钝发软。一次赶火车时,因为站不稳狠狠地摔了一跤。

后来手开始发抖,写出来的字歪七扭八。再到有一次,霍金在去上课的路上,毫无征兆地晕倒了。

随后,他住院了2周,接受了各种令人不适的检查。诊断结果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

那是一种与运动神经元相关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3)

医生告诉他,渐冻症无药可治,患者通常只能活两到三年,最后会因为呼吸肌肉失效导致肺炎或窒息而亡。

霍金问医生:「那大脑会怎样?」医生告诉他,大脑不受影响,你的思想依然在,只是到最后就没人知道你在想什么了。

这一瞬间,曾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被击垮了。他一时无法接受如此沉痛的打击,躲在家中谁也不见,也不和简联系。

但简没有放弃霍金。她勇敢地站在霍金面前,对他说:「我要和你在一起,有多久是多久,时间不长的话,两年也可以。」霍金刚想反驳,简就吻了上去。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4)

1965年,霍金与简举行了婚礼。1967年,他们的大儿子罗伯特·霍金Robert Hawking出生了。

3年后,又有了女儿Lucy Hawking露西.霍金。1979年,小儿子Timothy Hawking蒂莫西·霍金诞生。

霍金打破了医生对他寿命的预期,活过了30岁,40岁,甚至70岁。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5)

他后来在自传《我的简史》中回忆说,是简的坚定重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给了他活下去的动力。

婚后的25年里,简日复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起居,操持着整个家,同时也见证了霍金如果从一个籍籍无名博士成为了享誉全球的伟大科学家。

霍金辐射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6)

1783年,英国地质学家、天文学家约翰·米歇尔(John Michell)提出了一个猜想:

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密度非常大,大到由它所产生的巨大引力会让任何东西都逃逸不出去,甚至是光。

如果连光都逃不出去,那么这个天体,从外面来看就是黑乎乎的一片。

约翰·米歇尔(John Michell)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黑洞」这个概念的人。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7)

1969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灵光一现,想到了「Blackhole」这个词,用以描述200年前米歇尔的猜想。

从此,「黑洞」一词开始广为流传。

而霍金,终其一生都在探索有关黑洞的奥秘。

他的科研成果数不胜数,但如果非要在其中挑出几个最突出的,那就非「霍金-彭罗斯奇点定理」和「霍金辐射」莫属了。

1965年,博士还没毕业的霍金正在为博士论文的选题发愁,

此时,他看到了著名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Sir Roger Penrose)发表的一篇关于黑洞的论文。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8)

研究认为,黑洞是由超大质量恒星在生命尽头(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之时,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的。

黑洞的边界叫做「事件视界」,掉入事件视界以内的任何物质都无法逃离出来。

这些物质或光会被强大的引力压缩到位于黑洞中心的、密度无穷大的一个点,这个点被称为「奇点」。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19)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切已知的物理理论在奇点处都会失效。

因此此前科学界对于奇点是否存在一直持怀疑态度。

直到1965年,彭罗斯在论文中,用几何与拓扑方法证明了奇点的出现是广义相对论的必然推论。

但彭罗斯的推导过程是建立在一系列特定条件之上的,比如说引力坍缩时质量守恒,但这样的假设又从某种程度上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0)

1970年,霍金与彭罗斯合作,去掉了一些不必要条件,得到了「霍金-彭罗斯奇点定理」。

简而言之,就是彭罗斯之前得出了奇点必然存在的结论,但是推导不太严谨,与霍金合作后,坚实地打消了科学界的疑虑。

我们知道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那么如果按照时间线反推的话,可以想象宇宙会不断缩小,

最终坍缩为一个密度无穷大体积无穷小的点,这个点就是「大爆炸奇点」,

也是目前主流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所认为的「宇宙的起源」。

1971年,霍金提出了「黑洞面积不减定理」,指出当黑洞形成以后,随着时间推移,黑洞的事件视界表面积总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1)

第二年,黑洞的命名者约翰·惠勒的一位研究生、也是黑洞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雅各布·贝肯斯坦注意到,

黑洞面积不减定理像极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的大意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内,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过程不可逆。

另一种表达方式是系统总是从有序演化到无序,过程不可逆。

而熵代表的就是系统的无序程度或者叫混乱程度。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2)

关于熵增定律,我们在之前“破解时间谜团”的视频中详细说过,有兴趣的可以回看。

霍金这边对贝肯斯坦的蹭热度表示很不满,他喊话贝肯斯坦说:

「你丫的别胡说八道,黑洞没有热热辐射,哪来的熵!」贝肯斯坦被怼的脸红脖子粗,

但又无法反驳,因为他也觉得,黑洞确实没有热辐射呀。

然而,霍金刚把别人气炸,自己就反悔了。

他想到,传统的黑洞研究只考虑了广义相对论,如果把量子力学也放进入去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空间的任何地方,都有许多的粒子和反粒子对在瞬间产生,又瞬间湮灭。

看似真空的地方其实也是暗流汹涌的。

无数粒子反粒子方生方灭,流动不息。黑洞的边界上,也是如此。

如果在事件视界上,有一个瞬间产生的反粒子被黑洞吸收了,那么与之成对的、本该同步湮灭的粒子现在就不会湮灭了,它将作为一个持续存在的真实的粒子出现在世界上。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3)

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就相当于黑洞发射出了一个粒子。

同理,如果被黑洞吸收的是粒子,那么发射出来的就是反粒子。这种效应,就叫做霍金辐射

也就是说,把量子力学也考虑进来的话,黑洞并非绝对的黑,也并非一只只进不出的貔貅。

如果有光子辐射出来,那么黑洞就不再是一个没有温度的天体。

从这种角度出发,黑洞并不是必然会长大的,如果它不断吸收反粒子,也可能会越变越小,甚至最后消失。

1974年,霍金将这一理论以《黑洞爆炸?》为题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78年,霍金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问一个人跳进黑洞会发生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他不太可能存活下来。

不过另一方面,虽然构成他的原子都回不来了,但他的质能会回馈给整个宇宙。”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4)

霍金的话通俗点说就是,如果一个宇航员不幸落入黑洞,黑洞的质量将增加,

但增加的能量将以辐射的形式归还宇宙,宇航员被「再循环」。

这样的场景恐怕要令无数幻想穿越黑洞的科幻作家失望了。

但霍金辐射却让科学界看到,如何巧妙地将重力和量子力学联系起来,来解释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黑洞)。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5)

霍金在剑桥的导师丹尼斯·夏默(Dennis W. Sciama)毫不隐晦地称赞霍金1974年的那篇论文是「物理学史上最美丽动人的论文」。

1979年,霍金成为了剑桥第十七位卢卡斯教授。

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是剑桥大学授予数理学者的一个最高荣誉职位。

同一时间只授予一人,此教席的拥有者被称为「卢卡斯教授」。

经典力学之父牛顿和量子力学大神狄拉克都曾经是卢卡斯教授。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6)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会问了,霍金既然这么牛,那他为什么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很简单。

因为霍金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很难用实验对霍金的理论进行验证。

而诺贝尔奖的评选又极其慎重,筛选对象都是那些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得到公认的科研成果。

2020年,霍金去世2年后,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了霍金的老朋友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

以表彰他“发现了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坚实预言”。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7)

另一半则授予了莱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亚·盖兹(Andrea Ghez),

以表彰他们发现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物体。

按照规定,诺贝尔奖不会授予已经离世的人。

有人说,如果霍金还活着,不知道2020年的诺奖,会不会有他的1/4。

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认识霍金,并非因为那些高冷的科学,而是他普及科学的姿态。

1988年,霍金出版了《时间简史》一书,在全球的累计销量超过了2500万册,创造了科普史上的神话。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8)

如果说在科研方面,霍金的成就称的上「伟大」二字的话。

那么在科普方面,他的成就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了。

通过《时间简史》这部超级畅销书,「黑洞」成了当代最流行的科学术语之一。

这应该是继爱因斯坦相对论以来,艰深科学问题被时尚文化操作的最成功的一次。

当然了,即使霍金已经竭尽全力把深奥的话题写得通俗易懂,

但绝大多数读者可能还是无法真正理解霍金究竟在物理学领域做了什么,这其中也包括制作了这期视频的我自己。

很多《时间简史》的读者在论坛上交流的时候,问的第一个问题大概率就是:

「你是从哪一章开始看不懂的?」然而神奇的是,即使看不懂,大多数人也还是硬着头皮把书看完了。

即使不看,买一本放在书架上装点门面,也能说明读者是尊重科学的。

除了《时间简史》,霍金还出版了《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我的简史》、《十问:霍金沉思录》等科普作品。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29)

不过,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就在《时间简史》风靡全球的时候,霍金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

两个女人

同时照顾残疾的丈夫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得事。

随着霍金的病情越来越重,连最基本的吃饭穿衣都需要简的帮忙。

霍金去哪儿,简就要跟到哪儿,抱着他跑上跑下。长此以往,简身心俱疲。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0)

1977年,简因为参加教会的合唱团,认识了管风琴演奏家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

两人渐生情愫,发展出了一段浪漫的柏拉图友情。

霍金得知后,非常不开心,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很勉强地接受了现实。

1985年,霍金拜访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时,感染了严重肺炎,病倒在了瑞士。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1)

当时,渐冻人症已经摧残霍金身体超过20年了,而这场肺炎对他的病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很快,霍金被宣布病危,只能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

医生看着痛苦万分的霍金,建议拔掉氧气管,让霍金平静的离开。

但简坚决不同意,她认为,活着,就有希望。

医生告诉她,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气管切开手术了。

手术能不能成功暂且不说,即使成功了,霍金也无法再开口说话了。

简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最终霍金活了下来。但正如医生所说,他再也不能发声了。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2)

简为霍金请了一位护工,名叫伊莲. 梅森Elaine Mason。还准备了一个拼字板。

霍金可以用眼神选定区域、再确定颜色,最后挑挑眉毛表示确认,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成单词。

用这套「眉目传情」的功法,拼出一个单词需要几分钟,麻烦至极。

但显然,接触过不少病人的Elaine早就熟悉了拼字板的玩法,她与霍金顺利地交流了起来。

此时的简到显得像个局外人。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3)

不久后,美国加州软件公司Words Plus为霍金订制了一个可以用手指操作选字的处理系统Equalizer。

后来,霍金的忠实粉丝、工程师大卫·梅森(David Mason)改进了这套设备,

添加了语音合成器,还把设备安装在了轮椅上。

霍金可以通过这台轮椅,每分钟表达15个单词了。

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工程师大卫·梅森(David Mason)正是霍金的护工Elaine Mason的前夫。

此后,在微软和苹果的介入下,霍金的轮椅不断地升级换代,加入了眼球追踪技术、脑电波识别技术、多功能感应装置、红外传感器装置等黑科技,造价直逼百万美金。

这台世界上几乎独一无二的轮椅不仅是霍金的代步工具,也成了霍金个人形象的一部分。

关于这台轮椅的故事,我会在之后的会员视频中跟大家详聊。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4)

1988年的一天,霍金为他的新书想好了名字,就叫《时间简史》。

简兴奋地捧着书的原稿,读着:「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完全理论,它将会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才会明白上帝的想法。」

简以为霍金终于相信了上帝的存在,但霍金却打断简说:我要去趟美国,伊莲会陪我,她会照顾好我的。

简沉默了良久,霍金说:「对不起,我们在一起多少年了?」

简回答:「最初他们说只有2年,但已经许多年了,我爱过你,我尽力了。」

不知不觉,两人此时都已泪流满面。

1990年,霍金与简分居。1995年,他们正式离婚,从此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5)

同一年,霍金娶了伊莲为妻。2年后,简嫁给了Jonathan Jones。

不过,霍金再婚后,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

伊莲限制了他的自由,不允许他和子女见面。

子女怀疑,起居不便的霍金会受到伊莲的虐待。

果不其然,自2000年起,就有媒体陆续报道,霍金遭受了伊莲的家庭暴力。

至少有3名护工指称伊莲性格跋扈,在霍金身上经常会看到外伤,手臂手腕骨折、脸部被划破等等。

霍金很害怕和伊莲单独待在一起,伊莲甚至会当着护工的面,骂霍金是傻瓜、笨蛋。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6)

2004年1月,英国剑桥郡警方对霍金受虐一事启动调查。

但霍金本人却拒不配合,他表示:「我坚决驳斥说我遭到虐待的说法。

媒体的报导纯属虚构,有人散播这样不实的消息,令我感到失望。

我与我的妻子相爱,今天我还能活着,完全是因为她。

我要求媒体尊重我的私生活,让我专注于从疾病中恢复健康。」

虽然霍金否认了家暴一说,但他的子女依然认为,他肯定是有难言之隐。

2007年,霍金和伊莲离婚。

而由那本在简的照料下写就的风靡全球的《时间简史》所带来的可观版税,也成为霍金第二段婚姻的争夺焦点。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7)

与伊莲离婚后,简再次走进了霍金的生活。曾经相亲相爱最终分道扬镳的夫妻,如今变成了惺惺相惜握手言和的老友。

霍金与简的家只有十分钟的路程。

简经常去看望霍金,讨论孩子们,也聊些家庭琐事。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8)

简说,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曾并肩努力,对抗困难,养育三个孩子。

他们虽然分开,却从不曾失联。

此后,简一直以朋友和亲人的身份陪伴着霍金,直到2018年霍金去世。

上帝无必要,宇宙自运行

有不少人都认为霍金和简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简坚信上帝的存在,

而作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的霍金却是科学决定论的拥护者。

他多次在著作和演讲中强调:上帝无必要,宇宙自运行。

在《大设计》一书的结尾,霍金写道:

「因为存在像万有引力这样的法则,所以宇宙能够‘无中生有’,

自发生成可以解释宇宙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存在,不必去祈求上帝点燃导火纸,来启动宇宙的运行。」

书中还有一段话是:「上帝本来该是自然法则的一种化身,将其人格化是完全错误的。」

2010年,霍金在拉里.金现场采访节目中(Larry King Now)也提及:

科学可以解释为什么宇宙不需要一个创世者。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39)

2018年10月,霍金遗作《十问:霍金沉思录》出版,

书中收录了霍金对当前科学与社会所面临的十大问题的思考。

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上帝存在吗?」对于这个问题,霍金的回答是这样的。

过去,由于人类的科技水平有限,无法解释诸如闪电、风暴、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

而上帝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完美地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惑。

但如今,科学提供了更好、更一致、也更令人信服的答案。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0)

那么今天上帝还有什么作用呢?

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或者上帝学说,最有发言权的一个领域便是宇宙的起源了。

各种不同版本的创世神话都在回答大家急于知道答案的两个问题:

为何我们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事实上,从自然理论的角度来看,制造一个宇宙其实只需要三种成分:物质、能量、和空间。

而在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E=mc2)之后,我们知道能量和质量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1)

那么组成宇宙的,只剩下两个成分了:一是能量、二是空间。

霍金认为,宇宙是自发地「从无到有」创生出来的。

为什么能够无中生有呢?因为世界可能还存在着一种叫做负能量或者暗能量的东西。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人如果想在平地上从无到有地建造一座小山,

那么他就需要在旁边的地上挖一个洞,然后用挖出来的土来堆他的小山…此时,洞即是山的副版本。

霍金坚信宇宙大爆炸也遵循着同样的自然规律。

大爆炸产生大量正能量的同时,也输出了大量的负能量。

正负两相抵消,达到完美的平衡,这或许就是宇宙开端背后的原理。

那么问题来了,大爆炸时产生的大量负能量去到了哪里呢?

霍金认为,负能量遍布整个太空,空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负能量仓库,足以确保一切加起来为零。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2)

我个人理解,霍金这里的说法与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阴阳观」有相似之处。

阴阳学也是古人仰天俯地而总结出来的学问,正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宇宙之和即为太极,太极分阴阳,没有单独存在的阴,也没有单独存在的阳。

如果宇宙叠加起来的总能量为0,那么就不需要上帝来创造。

物理变化可以改变物质的形态,化学反应可以改变物质的结构,

即使是核反应也不能同时消除物质和能量,反应前后的质能总和是一致的。

大爆炸也不例外,大爆炸前后宇宙的能量、质量的总和是一致的。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3)

上帝既然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毁灭物质,那么祂存在的意义就剩下触发大爆炸这个按钮了。

那么我们需不需要一位上帝来按下这个按钮呢?霍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前,根本就没有时间这个概念。

假设有一台时钟可以承受无限、极端的引力,当时钟越接近黑洞,它的时间就走得越慢,

直到进入黑洞中心,时钟彻底停止了,因为黑洞中心是不存在时间的。

大爆炸开始的那一刻,宇宙实际上就是一个无限小的、无穷密集的黑洞。

大爆炸发生后,时间开始了。

既然之前没有时间,上帝哪儿来的机会创造宇宙?

在霍金眼中,科学比神圣的造物主更令人信服。

霍金的预言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4)

由于霍金的知名度,不少小报隔三差五就会以「霍金惊人预言」为题发布报道。

虽然这些内容中有一大半,大眼一看就知道媒体胡编乱造的,但霍金生前也确实留下了不少启示性的言论。

比如说,霍金遗作《十问:霍金沉思录》中的第6~10章就表达了霍金对人类未来的看法,

包括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太空殖民、人工智能的前景、基因编辑等等。

穿越时空

对于穿越时空,霍金持谨慎但乐观的态度。

根据狭义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原理,速度越快,时间流逝地就越慢。

假如你的速度达到了光速,你在别人眼中就仿佛完全静止了。

而从你的角度来看,其他人都在飞速向前。

那么,如果我们的速度超过了光速,时间是否真的会像科幻小说中一样倒流呢?

不幸的是,人类需要无穷大的能量才能达到光速,更别提超过光速了。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5)

不过根据M理论,宇宙共有十一个维度。

时间算1维,我们生活的空间有3维,除此之外还有7维。

我们能否用这些多余的维度,在时空中抄一条近路呢?对此,霍金持积极态度。

太空殖民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6)

在《十问》的第七章中,霍金提到,环境变化、核灾难、小行星碰撞、疾病、饥荒都是人类正在面临的重大威胁,

在接下来的1000年里,地球很可能会最终陷入瘫痪。

从长远来看,人类不应该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或者放在一颗行星上。

我们应该把太空殖民当做一个长期战略。如果坚持留在地球,就有消失殆尽的风险。

人工智能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7)

「人工智能的智慧水平是否会在未来超越人类?」是近些年来讨论度非常高的一个话题。

过去的 20 多年里,人工智能与统计学、控制科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学科领域之间形成了很大程度的整合与交叉,

在诸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问答系统、自动驾驶等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霍金认为,蚯蚓的大脑与人类的大脑之间并不存在质的差异,计算机同样如此。

没有任何物理定律可以排除,世界上存在比人脑中的粒子排列更高级的组织形式。

理论上,计算机可以模仿人类智慧,甚至做得更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8)

AI 的真正风险并不在于恶意,而在于能力。

极度聪明的 AI 会非常擅长于实现目标,而如果它们的目标与我们的不一致,我们就会遇上大麻烦。

打个简单的比方,人类为了修建堤坝可能会摧毁蚂蚁的巢穴,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与蚂蚁有仇。

短期看来,AI确实会大大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但长远来看,我们要考虑清楚,AI究竟是否可控。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霍金认为不排除人工智能在将来成为人类文明史终结者的可能性。

但比起人工智能,更让霍金担忧的是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49)

霍金说,他非提倡基因工程,也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但无论我们是否接受,人类基因编辑都会在触手可及的未来发生,因为它的诱惑是不可抗拒的。

有一小批人将通过CRISPR基因剪刀等技术,变成超级人类,将其余人类甩到身后。

他们将违反基因工程法的规定,通过基因编辑提升记忆力、增强抗病能力、延长寿命。

这种超级人类一旦出现,未改进的人类就再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原版人类会逐渐灭绝,或变得无足轻重。

一个自我设计的种族将崛起,加速自我改良。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50)

以上基本上就是霍金在临终前,对人类未来的展望了。

一个有意思的巧合是,霍金去世的日子3月14日,正好是爱因斯坦的生日。

所以有人说霍金是生为伽利略灵,死为爱因斯坦魂。

也许你不同霍金「上帝无必要」的傲慢观点,觉得他太过夜郎自大,

但谁都无法否认,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霍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51)

刘慈欣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朝闻道》的短篇小说。

故事大意是人类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名叫「爱因斯坦赤道」。

当人类即将启动「爱因斯坦赤道」去探寻宇宙大统一模型时,一个叫做排险者的外星文明突然出现,阻止了我们。

排险者告诉人类科学家,「爱因斯坦赤道」产生的能量太大,可能会导致真空衰变,毁灭整个宇宙,

而他的任务就是监视全宇宙的智慧生命,排除这种危险。

人类科学家问排险者: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地球的?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52)

排险者回答是,37万年前。当时有10个原始人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了预警的阈值,他们对宇宙表现出了充分的好奇。

人类科学家又问道:我记得你不是刚刚说过,只有当有能力产生创世能级能量过程的文明出现时,预警系统才会报警吗?

排险者回答是: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53)

如果说37万年前,那10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的话,

那么之后你们整个人类文明所做的,不过是弯腰把宝石捡起来罢了。

小说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由于知识密封准则,排险者无法告诉人类大统一模型的真相。

此时,人类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们请求高等文明排险者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自己,为此他们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

排险者答应了,并在戈壁滩上建造了一个「真理祭坛」。

渴望获得真理的科学家们排起了长龙,一步步走上了祭坛。

数学家们提问:我们想看到费尔玛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54)

排险者把信息投射在天空上,只有真理祭坛上的人能看到。

看完演算的数学家们心满意足地化作一团等离子火球,腾空升起。

接着是古生物学家,他们想知道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后来是,几位物理学家,他们问的自然是宇宙大统一模型。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们走上了祭坛,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换。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55)

故事的最后出现了一个彩蛋。霍金坐着轮椅登上了祭坛,

用呆板的电子声音问到:「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天空中没有出现答案,排险者眼中掠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恐慌,

他对霍金说道:「博士,出口在您后面」

霍金一脸疑惑的问排险者,「你不知道?」

排险者摇摇头喃喃地说道:「我怎么会知道?」

宇宙为什么存在?生命出现的目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且是不可遏止的天性。

霍金临终前预言了什么(霍金晚年发现了什么)(56)

朝闻道,夕死足矣。正是好奇心促使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巨匠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

就像霍金一样,即使肉体被禁锢在了轮椅之上,也可以用精神带领人类在宇宙中遨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