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拿自己的善去成就别人的恶(人的自我修养我们与)

请不要拿自己的善去成就别人的恶(人的自我修养我们与)(1)

作者:九霄云客

心理学为什么要讨论善与恶?

心理学是由哲学和生理学发展而来,所以任何心理学派都会首先讨论善与恶的问题。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本质是恶的,所以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克制;人本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善的,所以人们应该释放自己的天性,追寻成功;认知学派认为人无善无恶,所以要求我们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才会成长。

阳明心学的理论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去采访一下身边的那些人,几乎绝大多数都认为应该成为善良的人。但是你确定,你真的分得清楚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吗?他们可能会举出一些例子,看上去的确是恶的行为,事实也是恶的行为,但是这其实只是大奸大恶。对于很多潜移默化的恶,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其忽略掉。那么,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请不要拿自己的善去成就别人的恶(人的自我修养我们与)(2)

我们与恶的距离

1、压制别人是邪恶的

作为经验不足的父母,总是喜欢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类家长总是喜欢把充满生机的东西,变成呆板、木讷、死气沉沉的东西;作为经验不足的老板,总是希望控制自己的员工,不要让他们有太多想法,试图把他们变成行尸走肉;作为日常交往中,强势个性的人来说,总是想让别人依附自己,不希望他们有自己的人格。以上种种行为,都是恶的。

2、待人刻薄是邪恶的

待人刻薄,过分苛求的人,都是丝毫没有同理心的人。最典型的形象就是张爱玲作品《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她是最为尖酸刻薄的人。她不仅对别人刻薄,对自己也极为刻薄。人与人相处,应该宽大为怀。缺乏同理心就会让你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顾忌别人的情绪感受。过分的要求他人,对他人冷酷无情,就是恶的。

请不要拿自己的善去成就别人的恶(人的自我修养我们与)(3)

3、议论别人是邪恶的

这属于大众心理学的范畴,人们总是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议论的内容通常是不好的,俗称“嚼舌根”的人。他们生性对于别人的丑事有一种嗅觉,但凡听到一点消息,传到他们嘴里就会演绎出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来。当每个人都在议论同一件事的时候,他们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会给议论对象造成严重的伤害。然而对于每个议论者而言,他们丝毫不觉得自己是恶的,尽管事实如此。

4、以爱的借口束缚别人是邪恶的

因为你爱我,你必须满足我的所有要求;因为你爱我,所以你必须改变自己,以便于顺应我;你必须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因为我是爱你的。有太多太多以爱的借口,来束缚别人的案例。很显然,他们把爱的对象,当成了服务自己的奴隶,丝毫没有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说,以爱的借口束缚别人,就是邪恶的。

请不要拿自己的善去成就别人的恶(人的自我修养我们与)(4)

5、懒惰是邪恶的

懒惰阻挡了一切爱的行动,所以懒惰也是邪恶的。你为什么不早点睡觉?因为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为什么不按时吃饭?因为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为什么不认真学习?因为你不爱自己的荣誉。你为什么不够自律?因为你懒惰,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懒惰阻碍了一切爱的行为,懒惰便是恶的表现。

总而言之,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是很近的。你总说自己是善良的人,这只能说明你有想成为善良的人的想法,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成为善良的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