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的世界小说第12章(比干的世界第01章)

第6节 孤独的帝夋 帝夋,又作“帝俊”,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天帝、昊天上帝、皇天上帝,“帝夋”这一名号只见于《山海经》1942年9月在长沙东郊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所写的“帝夋”等同于“帝俊”,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比干的世界小说第12章?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比干的世界小说第12章(比干的世界第01章)

比干的世界小说第12章

第6节 孤独的帝夋

帝夋,又作“帝俊”,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天帝、昊天上帝、皇天上帝,“帝夋”这一名号只见于《山海经》。1942年9月在长沙东郊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所写的“帝夋”等同于“帝俊”。

帝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深居简出沉默寡言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幕后人物,但却是级别极高的华夏祖先,其辈分疑似高于黄帝和炎帝。要了解帝夋,先了解一下他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家庭成员:妻子羲和、常羲、娥皇,儿女十日、十二月、帝鸿、后羿。

《山海经·大荒南经》里,帝夋闪亮登场了: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夋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同样在《山海经·大荒南经》里,帝夋第二次出场: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夋之妻,生十日。

而在《山海经·大荒东经》里,帝夋的出场仪仗比前两次预演隆重多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帝夋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司幽之国。帝夋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有白民之国。帝夋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有黑齿之国。帝夋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夋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有女子方浴月。帝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在《山海经·海内经》里,帝夋再次压轴登场: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帝夋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少暤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帝夋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夋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夋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帝夋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朽倕,是始作下民百朽。后稷是播百谷。后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而在《楚帛书》里,帝夋的出场有了点文字识别率较低的麻烦:

曰故(古)□熊雹(?),出自□,凥(处)于脽寽□,氒(厥)□亻鱼亻鱼,□□□女,梦梦墨(黑)墨(黑),亡(无)章弼弼,□□水□,风雨是於。乃取□子之子曰女填,是生子四。□□是襄,而〈天〉土戋是各(格),参化唬(号)逃(啕),为禹为万(禼),以司堵襄(壤)。咎(晷)而〈天〉(止)达,乃上下朕(腾)(传)。山陵不(卫),乃命山川四晦(海)。□□(热)(气)仓(沧)(气),以为亓(其)(卫),以涉山陵,泷汩凼澫(濑)。未又(有)日月,四神相弋(代),乃(止)以为岁,是隹(惟)四寺(时)。

伥曰青□檊,二曰未〈朱〉四单(檀),三曰□黄难(橪),四曰□墨(黑)檊。千又百岁,日月夋(允)生。九州不坪(平),山陵备血夫(逼),四神乃乍(作),至于复天旁(动),攼(捍)畀攵(蔽)之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黑)木之木青(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维(?),思(使)孚攵(敷)奠四亟(极),曰:“非九天则大血夫(逼),则母(毋)敢睿攵天霝(灵)。”帝夋(俊)乃为日月之行。

共攻(工)夸步十日,四寺(时)□□神则闰四□,母(毋)思(使)百神风雨、晨(辰)祎乱乍(作)。乃逆日月,以(传)相土,思(使)又(有)宵又(有)朝,又(有)昼又(有)夕。

以上记载表明帝夋及其家庭成员和后裔们是一贯低调的;作为辈分和身价都高于炎帝和黄帝的昊天上帝、皇天上帝,帝夋的谦逊不是自封的,而是记载者有意为之,目的似乎就是把帝夋在历史上软禁起来,不使其盖过炎帝和黄帝的风头,而且帝夋家的凡有点出息的后裔都被过继给了黄帝家的和炎帝家的,更使帝夋家的人丁青黄不接。长空下,罡风中,沙滩上,这位孤独的空巢老人在东夷的海边郁郁而行,伛偻的身影伴着摇曳的晚霞,显得无比凄凉。

子孙之国

帝夋贵为东方部族远古始祖,但其后代子孙却在东、南、西、北各方建立起了各自的国家,在西方学习、工作的子孙们也没几个常回家看看的。《山海经》记述的这些国家中,属于帝夋神系的有十个:有中容之国,帝夋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下同);有白民之国,帝夋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有黑齿之国,帝夋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帝夋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虎子,食谷;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以上所及中容、白民、司幽、黑齿、三身、季厘、岐周、儋耳、牛黎九国,加上最为有名的殷商,便是十国。

十国之中,儋耳、牛黎两国虽未明确为帝夋所生,但禺号虎生儋耳,儋耳生牛黎,而帝夋生禺号虎,可断定儋耳、牛黎均为帝夋的子孙之国。除中容与季厘二国“食兽”之外,其他在《山海经》中都注明“食黍”或“黍食”。且中容、白民、司幽、黑齿、三身诸国均“使四鸟”,即虎、豹、熊、罴。上古“鸟”、“兽同”为动物,兽即是鸟,鸟即是兽。该“四鸟”喻意一些近血缘氏族成员所结成的支系氏族,每一国家(氏族)又依此划分成以动物命名的四个支系。这种相同的氏族组织方式证明这些国家源于同一祖先。

帝夋的子孙之国信仰和习俗相同,如“食黍”;组织结构和国家机器职能相近,如“使四鸟”。这种文化上的同一性和行政上的共生性维系着帝夋的家族血脉,这是炎黄世系所不具备的,也是后世儒家竭力抹杀的。

部族迁移

随着北方的气温降低,发源于今东北辽河流域的帝夋部落南迁渡海进入中原,各部落拥挤在山东地区,与本地部落、过路部落、插队部落发生冲突。这期间,黄帝部落打败青帝,炎黄会盟于晋,杀蚩尤于解,追逐羲和部落、常羲部落和娥皇部落于四面八方,形成今日华夏的地理版图。

神话记载中,帝夋部族的产生、形成、壮大均在东部,后裔之国也多在东部,后来分散于四方,其原因可能是部族与部族的战争。这些撞脸的古代部族中,只有赶走炎帝部族又占据中原的黄帝部族有能耐让势均力敌的帝夋部族四分五裂而被迫整体迁徒。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黄帝部族的出色首领颛顼,被打击者是少昊。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这里的“孺”字多解为“养育”、“哺养”之义,琴瑟为少昊娱乐少年颛顼的玩具,传说少昊也曾抚育过、辅佐过颛顼大侄儿,一如比干抚育过、辅佐过帝辛一样,二者后来都不幸决裂了。

《史记·帝王世纪》记载:“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为证。在这里,司马迁变着法儿地把帝夋的儿子少昊过继给了黄帝。儒家史传少昊即玄嚣,为黄帝之子,而颛顼又是黄帝之孙,颛顼则是少昊的侄辈了,颛顼少时依附少昊,长大后辅佐少昊,这在司马迁眼里是多么和谐的关系啊。可惜此少昊非彼少昊,少昊是少昊,玄嚣是玄嚣,少昊不是玄嚣,玄嚣也不是少昊,此少昊非彼少昊也不是黄帝的儿子,而是生于东方部族之中,为帝夋的后裔。将金天氏的少昊和青阳氏的少昊、玄嚣合而为一,纳入少典-黄帝世系,这是战国以后儒生们的杰作,绝非上古神话传说的本来面目。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儒家眼里属于非黄帝世系正室正统出身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心理很不平衡,搞了两次“焚书坑儒”。

当黄帝部族占据中原而向东发展之际,与东北方南下的东夷帝夋部族相遇,黄帝部族的继承者与帝夋部族的继承者可能也曾和平共处一段时间,一方为了养精蓄锐,一方为了偏安一隅,两个古代超级大国暂时相安无事,偶有合作和友好往来。相传少昊在自己的部族就接待过颛顼,且以琴瑟娱乐颛顼,表达亲睦之意,这才是“少昊孺帝颛顼”的神话原貌,这里的“孺”应是“亲睦”之意,而非“哺育”、“抚养”。后来,颛顼部族摘下和平的面具,乘虚大举东进,击败了不设防的少昊部族,两国亲睦友好条约破裂,好基友反目成仇,琴瑟丢入“大壑”,人类世界从这里开始初步分裂为东西两大阵营。

这场撕毁盟约后的血腥拚杀,上古神话中却无确切记载,在史书中略有涉及。《国语·楚语下》有大段的文字描述: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斋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有学者认为,这段文字是后世儒家包装炒作颛顼的一个大手笔,一如他们全力抹黑蚩尤的手法,无非就是指责少昊的人品。而颛顼的“绝地天通”确立了黄帝世系的至高无上地位,为后世帝王的封建专制奠基了理论与实践依据。这段描述正是炎帝、黄帝、帝夋三大部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殊死较量的历史背影和缩影,也是黄帝部族在取胜后为巩固统治地位的舆论战。“九黎乱德”不仅抹黑了帝夋部族,也从心理上再次打压了从属于黄帝部族的炎帝部族。

该派学者认为,颛顼赶走炎帝,击败少昊之后,以强硬措施废除了归顺自己的氏族所尊奉的始祖神炎帝与帝夋,将炎帝和帝夋改造后纳入少典部族,彻底扭转了“夫人作享”的多神制局面,确立黄帝为独一无二的华夏先祖,这是“绝地天通”的深层意义。

由是,帝夋部族在经历这场国破家亡的惨烈变故之后,为求得生存,再次大举迁移,一部分故土难离的氏族留在原来的地方,一部分氏族分别迁往东、南、西、北,形成了散居四方的局面。被后世儒家过继给黄帝的少昊却带着他的老弱病残到了西方,客死异乡,后被尊奉为金天氏,为西方之神、“西方上帝”,有好事者据此推断后来基督教里的上帝原型可能就是山东籍的少昊先生。此说大为存疑。

《山海经·西山经》云:“长流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石鬼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这里的员神石鬼氏即为少昊,晚年的他由东方的太阳神变身为西方的日落神,整个人都不好了。

帝夋之后的又一位空巢老人少昊移民西方,他的居住地另有一些氏族打着他的旗号建起了少昊之国。移民西方的少昊余部将原来东方的地名也带到了西方,所以后世的传说中,东西方均有“扶桑”、“穷桑”等老地名儿。

随着部族的解体与离散,帝夋后裔们虽然在天下四方建立起了一个个独立部落或早期国家,但却失去了创业初期的那股子部族凝聚力,各过各的日子。他们在远离中原的边远地带安分守己地生活着,保持着本氏族的种种信仰,代代传诵着祖先的业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时代的大潮冲刷着他们记忆的堤防,远祖的身影离他们渐行渐远,远祖的丰功伟绩如过耳云烟,以至淡忘,他们只能说出近世祖先的名字,却不知自己来于何方。帝夋就这样慢慢消逝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

帝夋的另一些后裔氏族保存了英雄祖先们的些许事迹,这要归功于《山海经》的作者们。促使帝夋神话逐步消亡的正是儒家正统观念作祟,为了建构以黄帝世系为正统的万世之表,儒生们和史家们费尽心机,采用改头换面、瞒天过海、子嗣过继等手法,将帝夋的名字从神谱中抹去,帝夋从此被逐出了神坛。

帝夋乎?帝喾乎?

帝喾之名初见于春秋时史料。《礼记·祭法》云:“殷人褅喾”。《国语·鲁语》云:“商人褅舜”。殷墟甲骨卜辞载明商人的高祖是契,又作夔;据考“夔”为“帝喾”之名,因字形相似,讹传而成“夋”,遂由“夔”分化成喾、夋二神,《山海经》作者又将“夋”写称“帝夋”,为全书最主要最显赫的上帝神,“帝喾”只偶尔提到两三次,继而由“帝喾”另外分化出“帝舜”一神。历代学者多认为“舜”自“夋”音变而出,是“喾”与“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来已可论定。而反对意见则认为,这就抄了家了,契、帝喾、帝夋、帝舜,这四位差了八辈儿的华夏先人被生拉硬拽搁在一块儿论资排辈,非但有损儒家斯文,也动摇了黄帝世系的根本。

另一派反对意见认为,帝夋从神话典籍消失后,“喾”与“舜”进入儒家史观的法眼中。喾保持了其东方鸟夷的商族远祖地位,说他的次妃简狄因感孕玄鸟而生下契,这一点没毛病;舜在《国语》中偶尔友情客串一下喾的商族远祖角色,在其余文献中皆老老实实排在帝尧下面。原是东夷帝夋后裔的少昊和帝喾因与夏禹、后稷等全境诸族融合成华夏族,统统过继给了黄帝,编入黄帝世系,故帝夋也算是帝喾的祖先,帝喾的儿子们也都成了黄帝的裔孙:老大尧、老二挚、老三契、老四弃,分别成了尧族、商族、周族的先祖。又因为黄帝世系编成于周朝,周朝史家就擅自做主,悄悄地把老四弃(后稷)提到老大尧的前面,冒充一下长子,故意装出没瞅见老二贽、老三契的样子。这种“排排坐吃果果”的潜规则也被后世的帝王世家学得炉火纯青,乐此不彼。其中场面整得最大的要数唐朝的武则天了,该女士一口气把自家的祖先捅到黄帝那儿去了,把帝喾家的老四后稷供自家的祖宗,改“大唐”为“大周”,自称“武周”,跟周武王在一个格子里面了。

帝喾,姬姓,生于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市),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故号高辛氏。三十岁时,代颛顼为部落首领,都于亳。

帝喾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以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相传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帝夋谱系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夋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帝夋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夋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这些记载中的舟、车、歌舞、琴瑟、百巧、种植,从食到行,从劳作到歌舞,无不闪烁着帝夋部族的文明智慧光芒。

一般认为,帝夋并非如传说中的那样只是华夏东方部族远古始祖,他的真实身份就是天帝,日月星辰和天地万物之父,是盘古的继承人和人间使者。

帝夋娶了三房太太,比妻妾成群的黄帝差多了,也不太讲究正妃和次妃、长房和偏房,太太面前,人人平等。羲和、常羲、娥皇三位女生嫁给帝夋之前还是闺蜜。大夫人羲和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十日(暗喻十天干),被羿(后羿)射死九日,其中一日幸免于难,便是任姓的始祖起源。也有说任姓是常羲所生十二月(暗喻十二地支)之一,羲和、常羲可能出自同一氏族,故其子也同姓。帝夋的儿子禺号,赐姓为任。禺号-淫梁-番禺-奚仲-吉光,皆为任姓,禺号-儋耳-无骨-无继-无肠,也是任姓。后世儒生将之加工成“黄帝使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帝夋的这两房太太就摇身一变成了黄帝手下掌管历法的两位大臣。

后羿为民除害是受帝夋派遣的,保土安社的功劳本应归于帝夋。但到《淮南子》那里,变成了“尧之时,十日并出”,尧命后羿去除害射日,将爱民之德转给了尧,将后羿神话从帝夋神话体系中切割出来,过户到黄帝世系名下。其他被改名换姓的帝夋子孙如:后稷(农耕大师)改成炎帝,帝夋的一个女儿改称西王母,帝鸿成了黄帝或者黄帝的儿子,少昊成了黄帝的儿子或孙子,帝喾改成黄帝的曾孙,中容成了颛顼的儿子,契成了帝喾的儿子,后稷又被帝喾取代,常羲改嫁了帝喾,娥皇走进了舜的后宫。

帝夋的神话世系如下:

少昊:帝夋之子。

后羿:帝夋的臣属,善射。

羲和:帝夋之妻,生十个太阳。

常羲:又称“常仪”,帝夋之妻,生十二个月亮。姮娥是常羲的分离之神。

简狄、庆都:帝喾(帝夋)的妻子。

帝舜也是从帝夋的神格中分离出的神。

帝夋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番禺始造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始造车。

少昊生般,般始造弓矢。

帝夋赐后羿彤弓素矰,令其匡扶弱小部落,后羿受命射日,替帝夋大义灭亲,为民除害。

帝夋生晏龙,晏龙始造琴瑟。

帝夋共生有八子,皆为歌舞高手。

帝夋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始造百工,教民众使用各种新工具。

后稷负责农耕,播种百谷。后稷之孙曰叔均,发明了牛耕。

帝夋生赤阴,始建早期国家。

帝夋的子孙鲧、禹治理水土,退去大洪水,定鼎天下四方九州。

帝夋在上古神话中是个迷雾重重的神性人物,其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集于“大荒”、“海内”两经。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帝、黄帝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抑或说是炎帝、黄帝两大世系的前身。

有学者认为帝夋跟商朝奉祀的天帝是同一个神,甲骨文称为高祖夋(与莒国犁比公祭祖碑文一致),“夋”字的甲骨文形状是鸟的头,猕猴的身子,一只足,手里还拄着一根拐杖。

帝夋可能也是甲骨文中提到的商族始祖契,这意味着殷商的远古祖先来自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乃或海外诸岛;商族以东方神鸟为图腾也可佐证,这样的大鸟只有来自于大海之上。

今山东日照旸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的天台山上有一座巨型石人头像,据传是帝夋头像,当地人称石祖像,也称老祖像。老祖像的底座山岩上有人工刻画的太阳图案,太阳中间为原始的“祖”字;西侧的天台山极顶是俊台,相传为帝夋祭天之处。山下尧王城遗址中的墓葬都朝着天台山的方向,反映了后羿、太昊、少昊、伯益等建立的东夷古国对太阳神和祖先帝夋的崇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