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管查处非机动车非法营运(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

杭州日报讯 客运班车站外非法组客、客运包车承揽包车合同外的乘客,以及非法营运大客车等现象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扰乱客运市场,严重侵害客运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运管查处非机动车非法营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运管查处非机动车非法营运(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

运管查处非机动车非法营运

杭州日报讯 客运班车站外非法组客、客运包车承揽包车合同外的乘客,以及非法营运大客车等现象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扰乱客运市场,严重侵害客运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从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与海康威视联合打造的交通数字执法实验室研发了“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精准打击大客车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自8月初“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全面启用以来,杭州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已精准查处大客车非法组客案件132件,成功查获7辆非法营运车辆。

1 露头就打 精准出击

由“大海捞针”到“直中靶心”

9月14日上午8点55分,苏C0**79的预警信息同时出现在杭州市交通执法队应急指挥中心和江干大队数字执法室的“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的大屏幕上,预警车辆苏C0**79出现在通城高架附近南往北方向,执法队员随即对其进行追踪。

执法队员判断该车有极大可能在广仁医院附近公交站上客。9点,江干大队出动两组执法人员布控查处。不一会儿,苏C0**79果然在广仁医院门口靠边,上客2人,被执法队员现场查处。车上有34名乘客,驾驶员现场无法出示出站单,执法人员随即对驾驶员制作了现场笔录并暂扣车辆营运证。同时,执法队员安排就近的公路汽车客运站对车上乘客及相关行李进行防疫检查和安检。

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数字打非”系统让非法营运车辆“无所遁形”。8月20日清晨,杭州市交通执法队拱墅大队数字执法室执法人员收到了一辆重点嫌疑大客车进入布控区域的预警信息。执法人员迅速抵达现场查处,发现该车虽然为汽车北站班车,但当天并未进站报班发车,反而在申花路上临时上下客。

执法人员当即指挥该车开至汽车北站,对车上人员重新进行安全和防疫检查,车辆做好安全检查后重新发班。

“今年8月上线启用的‘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能够将违法违规大客车的所有信息都记录在案。通过掌握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够在重点区域提前布控,一改过去‘大海捞针’的执法模式,对大客车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做到露头就打、精准出击。”杭州市交通执法队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陈晓杰说。

正规的营运大客车需办理道路运输证,客运驾驶员要有从业资格证,车辆车况要经过严格检查,上下客也必须在合规站点,乘客需要实名制购票,并经过安检才能上车。

“在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下,部分正规班车停运了,一些大巴车就乘机上路非法组客,一些非法营运车辆也会上路揽客。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站外上车的乘客没有在车站完成实名制登记、行李安检、体温测量登记等疫情防控检查流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运用这套数字打非系统,能帮助我们日常精准稽查,尤其在台风等恶劣天气下精准布控,严查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扎紧疫情防控的篱笆,保障群众平安出行。”陈晓杰说。

2 三屏联动 三跨协同 三环叠加

构建“数字打非”作战体系

“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是杭州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数字化改革的硬核成果之一,是指通过跨层级、跨部门的多方数据融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涉嫌违法客车的运行,对涉嫌违法客车和站外组客点进行精准布控,并通过智能抓拍设备对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形成了全流程的闭环处置,构建了具有杭州特色的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数智执法”新模式。

在杭州市交通执法队应急指挥中心,记者见到了这个信息量满满的“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大屏上,不仅可以看见各种数据,还实时展现监控名单中的重点车辆、跟踪车辆、关注车辆等信息。

“比如,红色的是今年内已有3次以上处罚记录的非法营运大客车,是抓捕车辆,我们随时准备查处。我们还将抄告车辆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要求对它们进行源头上的管理。”陈晓杰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还能计算出较为“热门”的站外非法组客点。

“医院、车站枢纽周边以及批发市场附近,人流量大、长途出行需求大的区域,往往是大客车非法组客的高发地。我们在重点区域安装了智能监控,可24小时自动抓拍大客车非法组客等行为,还能自动保存取证视频。这些非法站外组客点,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可以为后期开通定制客运班线提供参考。”

杭州市交通执法队通过数字化改革,推动流程重塑,形成了三屏联动、三跨协同、三环叠加“3 3 3”的“数字打非”作战体系。

除了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各执法大队的数字执法室“中屏”和一线执法队员手中执法终端的“小屏”已形成了我市数智执法“三屏联动”新机制,指挥调度模式从过去的“层层传达”变成了更加高效的“扁平智达”。

同时,实现部、省、市等跨层级数据融合,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区道路等跨区域整体布控,公安、市场监管、属地政府等跨部门联合作战。

创建“智能预警、精准布控、锁定执法”的全流程处置环,“车辆、站点、线路”的全链条打击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全方位监管环,逐步构建起局部“靶向打击”和全域“放射治疗”的系统化、精准化大监管格局。

3 破解四大难题

打造数字执法新模式

杭州市交通执法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以往执法实践中,对大客车非法营运和非法组客的监管主要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执法效能低等四大难题。

今年1月,杭州市交通执法队与海康威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交通数字执法实验室”,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在交通执法中的应用,助力交通智治体系建设,打造杭州执法标准。作为当前杭州市交通执法队数字化改革最尖端的技术创新成果,交通数字执法实验室研发的“杭州大客车非法营运查处系统”对此前遭遇的大客车监管难题一一破解。

首先,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融合。通过归集融合大客车许可、处罚等九大数据,筛选出了重点监管车辆和站点两张清单,有效解决了“发现难”。

其次,依托智能研判,实现精准打击。在数智交通“一张图”中,实现了涉嫌站外组客点预警、重点监管大客车入杭预警等两大预警。系统自动生成黄、橙、红三色预警单,精准派发至各大队数字执法室和一线作战单元,大大提升了研判违法行为的精准度,有效解决了“执法效能低”的问题。

针对“黑车辆”,通过大数据进行追踪研判,调度相应的执法中队进行布控并实施查处,有效解决了“查处难”。

针对“黑站点”,通过自动比选路面执法巡查时间和线路,由一线作战单元对重点站点进行重点布防,落实“黑站点”网格化管理;在“黑站点”周边安装智能抓拍设备,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自动识别站外违法停车上客行为,对违法车辆进行“牌号取证”,同时自动下载取证片段视频,供执法人员核对认定,有效解决了“取证难”。

记者从杭州市交通执法队了解到,除了目前已经上线的“智能抓拍客运车辆违法行为”“智能分析非法营运大客车运行规律”等应用场景,接下来,交通数字执法实验室还将对 “高速公路设施设备、桥下空间巡查”等交通执法场景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现场采集、数据筛选、锁定执法、一案双查”的杭州交通数字执法新模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