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宿长庆寺赏析(长夜寒灯无尽乡愁)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羁旅漂泊,会想起谁?恐怕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家人,想到家乡。大诗人也不例外,杜牧写过一首《旅宿》,通过描写人在旅途,孤枕难眠,借用长夜寒灯这一幅画面,抒发无尽的乡愁。

杜牧宿长庆寺赏析(长夜寒灯无尽乡愁)(1)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才高八斗。二十三岁就写出了千古名篇《阿房宫赋》,至于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由于李商隐性格刚直,又自负才华出众,导致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原本他被李德裕看好,结果他和牛僧孺来往密切。牛李二人政见不合,争斗不断。他只能离开京城,外放为官。据考证,这首诗写于杜牧在江西任职之际。他远离家乡,无人为伴,心中充满了凄凉愁怨的情绪。

杜牧宿长庆寺赏析(长夜寒灯无尽乡愁)(2)

旅店里没有好友陪伴,经常独自一人发呆。看起来好像神情专注在思考什么大事,实际上忧郁无奈。看着客房中的一盏寒灯,想起过去的事情。耳畔似乎传来落单大雁的哀鸣,让人无法入眠。一般来讲,大雁落单之后往往没有好结果。要么受伤,要么生病,大概率会死在迁徙的途中。杜牧正值壮年,本不该想这些悲伤之事,只不过心情抑郁,难免多愁善感。

杜牧宿长庆寺赏析(长夜寒灯无尽乡愁)(3)

距离故乡太遥远了,哪怕在梦中,也要到拂晓时分才能到家。就连家书,也要等一年时间才能收到。还记得家乡春天时的景色,家门口有一条钓鱼船,日出打渔,日落而归。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与家人欢聚一堂。

杜牧宿长庆寺赏析(长夜寒灯无尽乡愁)(4)

有人说,杜牧是长安人,他家门前既没有江水,也没有钓鱼船。他这么写,犯了逻辑错误。不要忘记,诗歌是情感的载体,通过种种意象表达真情。无论是沧江烟月,还是门前钓鱼船,都代表了一缕愁怨。用美景衬托悲伤之情,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每一个人孤身在外的旅人,读到杜牧的诗句,都会感受到客旅愁思、望归之情。

杜牧宿长庆寺赏析(长夜寒灯无尽乡愁)(5)

杜牧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乡愁。在诗的尾句,通过温馨美好的画面,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他羡慕“渔父”洒脱的生活,也渴望亲人的温暖,明明不是太高的要求,却成了他的梦想。读到这里,就知道了他的痛苦。他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