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碧纱笼上(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典源】汉刘向《说苑》卷十一:“雍门子周以琴见乎孟尝君(田文,封薛公),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说:处于悲伤境况中的人,鼓琴能使其感叹流涕;像你这样,衣食住行,无不畅意,再会鼓琴,亦不能使你悲伤。不过你困迫过秦国,攻伐过楚国,无论是合从还是连横得以成功,你都将有危难;秦楚这样的强国对你这小小的薛地进行报复,“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以坏,曲池既以渐。”坟墓上童竖放牧,樵夫为歌。人们想到如此尊贵的你亦落到这种境地,都会为你难过……孟尝君听了这番话,不觉泪水汪汪。“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准南子·览冥训》、桓谭《新论·琴道》等亦载此事。

又韩娥鬻歌于雍门,其歌能令人“悲愁垂涕”,当于此事别,参见“余音绕梁”。

【释义】雍门子周借助于言辞,陈说孟尝君行将危亡以及危亡后曲池平没,高台倒塌的境况,而后继以悲弦,进一步感发孟尝君的悲思,使孟尝君泪水淋漓而不可止。后遂用“雍门、雍门泪、孟尝泪、薛公泪、雍门哀、雍门叹”等写悲伤之情,多含慨叹沦落之意;用“曲池平、高台倾”等写一朝衰败的境遇;用“雍门言、雍门奏,雍门弹、雍门琴”等指感发悲叹的言辞或曲调。

【雍门泣】陆机《豪士赋序》:“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碧纱笼上(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1)

【雍门泪】顾况《郑女弹筝歌》:“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李益《来从窦车骑行》:“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

【孟尝泪】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诗:“共吊桓魋宫,一洒孟尝泪。”

【薛公泪】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诗:“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雍门哀】朱熹《登定王台》诗:“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雍门叹】顾炎武《衡王府》诗:“雍门今有叹,流涕一相逢。”

【曲池平】黄庭坚《外舅孙莘老守苏州留诗庭坚和》:“谢公所筑埭,未叹曲池平。苏州来赋诗,句与秋气清。”朱熹《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和此两篇》:“帝子钜知陈迹在,长江肯趁曲池平?”高启《将进酒》诗:“爱妾已去曲池平,此时欲饮能倾。”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碧纱笼上(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2)

【高台倾】邱迟《与陈伯之书》“将军松柏不期,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未究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雍门言】张载《七哀诗》之一:“感彼雍门言,凄怆衰往古。”白居易《和思归乐》:“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雍门奏】李益《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雍门弹】贾至《长沙别李六侍御》诗:“此别盈襟泪,雍门不假弹。”苏轼《甘露寺》诗:“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雍门琴】杨素《赠薛播州十四首》之十四:“离心多苦调,讵假雍门琴。”李白《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刘筠《泪二首》之一:“雍门琴罢已浪浪,更上牛山半夕阳。”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全本《周易全解》整理汇总

全本《文言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全本《民国名家随笔散文》整理汇总

中华饮食文化——《饮食的那些事》全本整理汇总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