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八大作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昌黎先生)

文/青鸾惊鸿

【内容提要】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就这么才华横溢、修为颇高的人,也曾经以貌取人,差点错失一位挚友。

唐宋散文八大作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昌黎先生)(1)

韩愈画像

【一】韩愈其人

唐贞元八年,河南河阳一位24岁的小伙子,寒窗苦读十几年,历经三次科举考试失败之后,终于于第四次时进士及第。

似乎上天并不垂怜他,所以升学之路一直不顺。贞元九年到贞元十一年,他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历经三次失败,到最后只能离开长安,前往东都洛阳谋生。

好在他得遇伯乐,被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从此进军官场,沉浮几十年,在文学、思想、哲学、政治上都有建树,甚至是引领了整个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

此人,就是韩愈。

退之是韩愈的字,他祖上是河北昌黎人,所以又自称郡望昌黎,于是大家都叫他“韩昌黎”或者“昌黎先生”。五十七岁逝世,获礼部尚书追封,并谥号文。后来宋神宗又追封他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

唐宋散文八大作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昌黎先生)(2)

【二】以貌取人

唐宪宗痴迷于信佛,让整个长安城也掀起了信佛狂潮,一时间影响到了国民的正常生活,恰好此时,唐宪宗又搞个迎佛骨的事儿,一时间莫非王土的地方,都被笼罩上了浓浓的佛气,偏执于迷信般的举动,让国民受到了误导,自然也让韩愈看不下去。

于是一纸《论佛骨表》送到了皇帝老儿手里,看到字里行间的“荒唐”、“烧毁”字眼,皇帝老儿肯定不干啦,于是要极刑处死韩愈。好在裴度、崔群等大臣劝谏,还有皇亲国戚们说情,才保住了他的命,把他贬到了潮州当个刺史。

或许是自己的举动为国为民,早传到了潮州,也或者是因为他那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忠心诗歌吧,潮州的人特别欢迎他,全城百姓、官吏都夹道欢迎,一时间热闹非凡。

唐宋散文八大作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昌黎先生)(3)

韩愈没想到自己英名远播,被百姓们如此喜欢,心情特别激动,一边挥舞着双手打招呼,一边频频点头示意,那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油然而生。

正高兴得不得了的时候,一个英俊魁梧、脸方额阔的和尚远远地向他走来。韩愈骑着马,看见和尚想到了佛骨,但既然人家是来欢迎自己的,没必要让和尚那么难堪,于是脚下一紧,夹马前行,缓缓地向和尚走去。

刚行得马前,韩愈一低头,和尚一抬头,把韩愈吓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那两个大牙,好生恶心,怕是个行为不端、粗鄙可恶的和尚吧?哼,如果真是这样,我定把他这两个大牙拔了!

他心里这样想着,却不敢说出来。倒不是怕和尚,是怕失了自己身份,因为在自己身边的其它人都没有叱责和尚,自己如果张开,岂不让全城欢迎自己的百姓大失所望?

唐宋散文八大作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昌黎先生)(4)

欢迎仪式一结束,回到太守府,韩愈便急着打听那和尚的来历,结果一听,人家可是得道高僧,功德圆满,法力高强,哪有他想的那么龌蹉。内心便有些自责。

第二天,韩愈正在府里办公,手下人从外面传进来一个小包,说是和尚送给韩愈的,韩愈立马拆开来看,却是令他生厌的两个大牙,还有一纸倡话,上面的字雄浑有力、劲道十足:

儒以仁为本,佛亦济众生。道异旨自同,会我海屿边。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是读书人,以仁为本,而我是佛门中人,也是为渡众生,虽然大家走的路不一样,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样,我们才在潮州这个地方相遇呀。

真不愧是得道高僧,明明是韩愈心里的想法,他却看个清清楚楚,知道韩愈讨厌自己那对大牙,也知晓韩愈为人,更明白韩愈为何到了潮州,所以才有了“会我海屿边”的欣喜,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会在众人之中直接迎向韩愈的马了。

唐宋散文八大作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昌黎先生)(5)

韩愈看罢纸条,心里的愧意更浓:我凭相貌轻率地认为他是恶人,枉曲他了,更何况他还知我心里所想,真是知心人呀,我太不应该了。

于是大笔一挥,在宣纸上写下了“叩齿庵”三字,让人送到了和尚所住的济生庵,却不料和尚早离开了,去了潮阳灵山寺。而济生庵因此改为了“叩齿庵”,以纪念韩愈的“以貌取人”和他与大师的友谊。

数月后,因为韩愈继续上表宪宗,宪宗有意召他回朝,却遭到了朝堂上不满他的人反对,宪宗不得已将他改为了袁州刺史,条件稍稍比潮州好一点。而他临走前,专程到了灵山寺,去与大师道别,并将自己的衣服赠给了大师,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为此,现在的灵山寺前,都还有大师建造的“留衣亭”见证着他们之间的友谊。

唐宋散文八大作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昌黎先生)(6)

【三】后话

韩愈一生,前半生波折,三次考科举三次失败,及第后参加吏部考试也是三次都失败,依然是第四次才通过铨选,那都是贞元十七年的事情了。为官后仕途也不通畅,几经贬谪,起伏不定,好在晚年任吏部侍郎,后升至京兆尹兼御使大夫,最后在吏部侍郎任上告假养病,于长庆四年十二月去世,并于次年葬于他的出生地——河阳。

喜欢读书,喜欢写文字,我是青鸾惊鸿(公众号同名)。感恩每一次的不期而遇和喜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