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是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籍,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根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曾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等多项国内国外大奖。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1)

《城南旧事》剧照

《城南旧事》是被誉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有“台湾文学的保姆”称号的著名作家林海音以自己在北京居住时的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全文虽无华丽辞藻,但是语言清新明丽、笔调淳厚质朴,读后处处让人感到温馨亲切。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全文由五个看似没有关联的小故事按时间顺序组合而成,共同构成了“我”童年时代的一幅幅相连的成长画面。

从惠安馆的疯女人找女儿的故事开始,到在荒园中认识厚嘴唇的大朋友并与其相约一起去看海,接着是发现兰姨娘与爸爸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再到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回去,最后以爸爸的去世、我的长大作结尾。

全书以“我”这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并记录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受那个年代的大人们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成长。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2)

城南旧事

惠安馆: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

五个故事中,篇幅最长、内容最感人的要数第一个故事《惠安馆》。

《惠安馆》里的疯子秀贞是“我”跟着父母来到北京时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她曾与一位叫思康的年轻人相爱,后来年轻人回老家后再没有回来,而秀贞却为年轻人生下了小桂子。秀贞的父母偷偷把刚出生的小桂子扔了,从此秀贞就疯了。后来“我”无意中发现了好朋友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很像, 于是帮助其母女相认,结果两人在赶火车的时候死了。

文中最让我震撼的就是秀贞对文中的“我”说:“英子,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你看我疯不疯?”

“我”摇摇头,只是觉得秀贞那么可爱,那么可怜,她只是想找到她的思康和小桂子。

我们读后不难发现,秀贞的悲剧是从内到外各个方面综合而成的结果——

秀贞生活的背景环境是容不得她作出逾规之事的,当她为了心爱之人珠胎暗结时,她的悲剧人生已经注定了。首先秀贞那双思想保守的父母或出于面子或出于对女儿节操名声的考虑,是不允许没有父亲的小桂子存在的,这也注定了小桂子一生下来必然会被抛弃的命运;其次秀贞又是个可怜之人,她爱上了一个不会兑现承诺、没有责任心的男人,这个人走了之后毫无音信,留了秀贞独自一人去面对所有;而秀贞的痴情与固执又注定了她这辈子会为情所伤、为情所困,当她意识到心爱之人不会回来、女儿不见了的时候,她便封锁自己,整日幻想着思康和小桂子,最终成了他人眼中的“疯子”。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3)

别人眼中的“疯子”

你说这个女人疯吗?她确实疯了,要不然怎么会说小桂子“饭不吃,衣服也不穿,就往外跑,老是急着找她爹去”?要不然她怎么会说思康在屋里睡觉?可明明小桂子一出生便被人送走了,她从来没见过长大后的小桂子;明明思康走了之后便没有回来过。其实这一切一切只不过是秀贞对小桂子和思康的幻想罢了,这样看来她确实“疯了”。

你说这个女人不疯,又好像真的没疯。正如她自己说的“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而秀贞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她不但能够跟所有人对答如流,而且向文中的“我”讲小桂子和思康的故事时又讲得那么头头是道,因此她自己也说了只要找到小桂子,再找到思康,她的疯病就会好了。

由此可见,秀贞的“疯”不是全疯的,她只不过由于太过思念思康和女儿才会变成这样。她的善良、温柔是她的可爱之处,她的遭遇与困惑又注定了她的可怜。

在那个封建思想依旧残留、到处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就算秀贞跟妞儿最终没有丧生在火车下,她们也很可能找不到思康;就算找到了思康,思康可能早就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就算思康没有组成新的家庭,但这个六年来从来没有找过秀贞的男人可能早就对秀贞没了感情,甚至已经重新爱上了别的女人。

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结局,都注定秀贞跟妞儿往后一生不会幸福,她们不但要面对来自生活上讨吃的压力,她们还要面对社会上一切流言蜚语的攻击。

以至于我曾想,作者笔下这个母女双亡的悲剧也许可以看作是秀贞和妞儿的另一种人生解脱,最起码痴情的秀贞永远不需要明白“人生最悲催的莫过于当你已经把心剖出来给对方了,可对方仅仅把你当做过客”这类的道理。

《我们看海去》: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

文中的“我”搬到新家后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新朋友,他跟“我”说他的弟弟成绩很好,他要供弟弟出国留学,“我们”还约定一起去看海,“我”觉得这个新朋友很善良,但是分不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结果这位新朋友被警察发现是个偷东西的贼。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4)

《城南旧事》剧照

文中的新朋友曾感叹过:“走到这一步上,也是事非得已。”他还问“我”明不明白,问“我”他是不是好人。可是那时候的“我”年纪太小了,既分不清好人,也分不清坏人,就像分不清海跟天一样。

成年人的世界就喜欢这样,喜欢把人分成好的跟坏的,如果你犯了欺诈、盗窃、强奸、放火、杀人中任何一条罪,人们肯定会一锤认定你是个坏人,就算你不犯法,但如果你多嘴说错话、撒谎或是犯了一些跟所谓“好人”不一样的事情,人们也可能将你归为坏人行列。

至于是如何归类很多时候是没有明确的标准的,就是人们认为你是好的就是好的,认为你是坏的就是坏的,只要口供一致、舆论导向一致就行了。而你为什么要偷东西、你为什么要放火、你为什么要杀人,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就不太重要了。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5)

《城南旧事》剧照

成年人看成年人通常是看不到对方的善良的,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太多勾心斗角了,连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不善良了,他们又怎么敢认为别人也是善良的?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种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还是要学的。也只有未入世的孩子会用“善良”来看待身边的人,用善良来评判好人跟坏人,用一样的眼光来对待所有人。

“人”作为一种复杂的高级动物,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好的和不好的地方,就如文中的新朋友,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但他也迫不得已成了“贼”。在文中的“我”眼里,他是个好哥哥是个善良的好人,可在别人眼里就成了偷东西的坏人。别人会认为好哥哥的形象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盗窃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无论你出于何种原因都是不能做的,这是原则性问题。其实新朋友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没办法啊,他被现实打垮了,成了那个没有头发的“瘌痢头”。

这就是人心跟人性的真实表现:我们可能会忽视别人身上的一百处优点,但是我们不会放过别人身上的任何一处缺点。这是其实也是成年人的一种无奈,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必须会接触到的东西。

《兰姨娘》:原来喜欢兰姨娘的心,打了大打折扣

被赶出家门的兰姨娘来到了“我”家,结果有一次被“我”发现了爸爸想出轨兰姨娘的情景,“我”立马跑到厨房找妈妈,结果妈妈大着肚子还要给全家人做饭,“我”很伤心,于是后来想了个办法,趁机撮合了兰姨娘跟德先叔,最后兰姨娘跟着德先叔离开了。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6)

《城南旧事》剧照

当念到文中的爸爸跟兰姨娘一起横躺在床上抽大烟那一段时,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仿佛跟文中的“我”一样伤心。

我也是为人子女的,小时候没少听见谁谁谁家的父亲或是母亲出轨的故事。那时候我便会想,要是我的父亲有一天也在外面跟其他女人搞在一起我会怎样,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他,可是我好像也拿他没办法,那么我就用一辈子来跟他怄气、对着干。

想想我这种想法有多幼稚?但却是年少时对于父母出轨的真实想法。

因此在念到这篇文的时候,我的内心除了震撼更多的是对作者的佩服,要知道《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作者写《兰姨娘》这一篇文章时就是在揭伤疤,她不但是揭他父亲的,揭那个年代的男人的,还是在揭她自己的。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7)

《城南旧事》英子和爸爸妈妈

从父亲捉住兰姨娘的手时,父亲在“我”心里面就不再是完美的了。

因此不论是男人出轨还是女人出轨,最终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世间子女小时候都习惯把自己的父母想象成为世界上最好、最厉害的人,压根没有孩子能够忍受父母的出轨。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天生本能就只属于对方的才对,而不管多好的后爸后妈始终不是自己亲身的,因此在孩子心里对这些后父后母永远无法真正做到毫无避忌地坦诚相待。

《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了影子了

家里的奶妈宋妈在得知自己的儿子在两年前被水淹死、女儿被丈夫卖给别人的事情后很伤心,后来爸爸让宋妈的丈夫接宋妈回家再生一个孩子,宋妈跟着丈夫坐着小毛驴走了。到了“我”小学毕业的时候,爸爸也因病去世了,而“我”也跟着长大了。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8)

《城南旧事》英子跟宋妈在等“驴打滚儿”

文中作者写道“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是啊,以前我也幻想过成为大人该多好,可是成了大人之后却发现要面对许多大人要面对的事。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会认识许多人,他们大多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一起玩过、一起笑过、一起闹过、甚至一起哭过,但是后来都逐渐不见了,他们成了我们人生中真正的过客,成了往后一生都不会再遇见的人,只能活在我们的脑海里。

再到后来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会逐渐离我们而去,我们会感受到生离死别之苦、体会到痛失至亲的悲,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学会从容淡定,而这就是成长的必修课,当学会这一课之后,我们也要毕业了,我们也要长大了。就像书中说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林海音城南旧事经典段落(林海音的城南旧事)(9)

《城南旧事》剧照

《城南旧事》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它是作者离开大陆十几年后,写的追忆在北平生活期间的童年往事,通篇充斥着作者对北平的思念与世事变迁的感慨。文章中浸透了浓郁的北京风土习俗和人情世态,是一部典型的“京味小说”,改编的《城南旧事》电影更成了那个年代海峡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作者用朴实简约、含蓄隽永的语言风格不但写出了自己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之情,还写出了自己对“离别”、“成长”的思考。因此这部作品不只是给孩子看的,它也适合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看,我们在这里会重新感受童真,重新找回曾经的自己,然后再次扬帆起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