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1)

■ 正在嬉闹的老挝少年

这里,有浪漫典雅的法式建筑,

却不是商铺林立的琅勃拉邦;

这里,有苍翠葱茏的诗意高原,

也不是那个夜夜笙歌的万荣;

这里,有静谧柔婉的湄公河景,

更像是十多年前的本真美景。

这里,

就是深藏于老挝南部的隐世城——占巴塞。

老挝占巴塞省地处泰国、越南及柬埔寨的三个国家交汇之处,其作为古真腊王国的故都也曾辉煌一时。历经时代变迁,如今的占巴塞早已褪下了王权的华服,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成了一座远离人群喧嚣,清静悠然的小城。然而就在近几年,占巴塞渐成外国游客到老挝旅行的新宠,许多欧美游客对她更是情有独钟。

占巴塞,佛国净土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2)

老挝,中南半岛的内陆国家,森林覆盖率达70% 以上。人们印象中的它曾经饱受战乱,贫穷而落后,不曾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远离物欲之后,却有着让人无比艳羡的幸福生活。

很难再找出有哪一个国度能如老挝的生活节奏一般缓慢、闲适、温柔。在老挝最南部的占巴塞,随处可见金光闪耀的寺庙、赭黄袈裟的僧侣、色彩各异的鲜花,感受着多元化的人文风俗,仿佛一下子置身于神与佛之间的对话中。这里的宁静祥和,这里的古朴淳厚,这里的浪漫激情无不让人心醉。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3)

■ 正在学习的小沙弥

老挝是个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国度,在他们的习俗中,信仰佛教的男性,在一生中应该至少剃度出家一次。男孩在7 岁以后就可以剃度为小沙弥,在佛寺内学习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占巴塞,多数老挝人会在孩子刚满7 岁时就把他送到寺院出家。无论孩子多小,每天都要和寺庙里的和尚一样作息,打扫寺院,作早晚课等。老挝人信奉小乘佛教,严格禁止在寺庙里做饭,所以和尚们必须在每天清晨通过化缘来得到一天的食物。所以,小沙弥们要每天一大早起来,跟着大和尚们一起赤足托钵外出化缘。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4)

■ 街边一景

在占巴塞的省会城市——巴色城里有20 多座寺庙,位于市区的瓦琅寺(Wat Luang)是巴色城里最大、最美丽的寺庙,有着华丽的大门和规模宏大的僧舍。在一众古朴庄严的佛教建筑中,建筑风格如此艳丽且现代化的寺庙是与众不同的。

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在巴色市的一些寺庙,如瓦琅寺的附近街口,前来布施的人们早已跪在街边等待,恭恭敬敬地向僧侣们敬献食物。这些食物都是他们刚刚做好的饭菜,主要有糯米饭、与肉一起炒的蔬菜、饼干、咸菜和酒(在老挝,和尚们是可以吃肉喝酒的)。布施者首先会将刚做好的食物布施给僧侣,然后再回家给上学的孩子吃,最后才是自己享用。

在瓦琅寺院内有一个僧侣学校,有大约200 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黄昏时分,僧侣们课毕后从学校渡河返家,明亮的橘黄色裟衣连着小舟映衬着水面格外好看。僧侣们在学校中可以学习各种外语、文化知识、道德观念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等,学业完成后可以离开寺庙,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5)

■ 巴色街市

外界的变化与冲击,似乎很难改变占巴塞源自佛教的平和与淡定。占巴塞与泰国接壤,那边的生活无疑更加现代化,但那夜幕下的璀璨灯火并没有吸引大批老挝人离开故土。虽然泰国收入高,但生存竞争和生活压力都大,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整天忙碌,没意思。”有钱的老挝生意人,虽然会每个礼拜天跑去曼谷消费,但绝不常住,原因是“那里太闹”。

世界是嘈杂的,占巴塞是宁静的。一个西方摄影师在行过占巴塞后曾说:“这里仿佛生活在过去和将来之间,生活在时间的缝隙里,那么多年过去了,都不会改变什么。”当你的出发是为了寻得一份宁静自在的时候,那就去老挝,去占巴塞吧,正如一家西方旅行社广告中说的那样:“现在就出发吧,趁着湄公河还没有被改造,趁着高速公路网络还没有侵入原始森林,趁着现代化的触角还没有打破农业国家的恬淡宁静。”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6)

■ 僧人与象

去占巴塞需要理由吗?

■ 老挝曾是法国殖民地,占巴塞曾是古王国的旧城,在占巴塞随处可见东西方文化的鲜明冲撞。

■ 占巴塞属于东南亚小众旅游之地,看见的只有美景,看不见的是人山人海。

■ 这儿没有过分的商业化改造,只有和谐共处的人和自然,能让人零距离地体验到自然之美。

■ 老挝是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度,85% 以上民众信奉佛教,在占巴塞,有逛不完的古寺庙,是时候来一场心灵的洗礼了。

■ 可以慢悠悠地来个湄公河之旅,慵懒地欣赏占巴塞的静谧美。

■ 还可以 游览世界文化古迹与古城以及曾经没落的王国遗址。

交通指南:

老挝航空每天都有一班航班往返巴色和万象,人均95 美元, 约70 分钟。巴色是去往老挝南部其他旅游美地的最佳据点,比如前往占巴塞小镇看神庙,前去观看瀑布群,或者南下去往四千美岛。

瓦普神庙,媲美吴哥的神迹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7)

“楼台亭阁摇摇欲坠,湿婆林伽圣殿装饰华丽,鳄鱼石难以捉摸,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树荫凉意沁人心脾。”——《孤独星球》对于占巴塞瓦普神庙的这段描述近乎完美。诚然,从规模上来说,占巴塞瓦普神庙可能还不及吴哥窟的十分之一,但它建于5 世纪或6 世纪,比吴哥窟早了两百多年。并且,瓦普神庙的建造和老挝的历史有着深厚的联系。

公元1235 年,老挝与泰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经过几十天的抗衡,交战双方伤亡惨重,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老挝的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和泰国的那空伯罗女王看到胜负难决,于是举行和谈。最后双方决定各建一座佛塔,谁先完成,谁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这个方案获得了双方的一致同意。

比赛的结果是泰国女王所建的佛塔于当年7月中旬完成,从而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战争结束后不久,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就去世了,老挝人为纪念披耶卡马塔王的爱国精神,决定把这未完成的塔建完,一年后这座老挝著名的佛教古刹终于建成,这就是瓦普庙。

“瓦普”的老挝语意为“石庙”,坐落在海拔1200 米的普高山山腰,东北距湄公河西岸城镇占巴塞8 公里。神庙规模宏大,建筑群从山腰向下伸展,长达数百米,全部用雕有各种图案的石块砌成。由于建筑时工程未全部竣工,并且年久失修,现除一座佛殿较为完整,其余皆为断壁残垣,仅存遗迹。

据考证,早在公元前5 世纪,这座神庙便已经是当时人们精神信仰的中心。东南亚最早的梵语铭文在这里出土,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座早于吴哥窟200 年的建筑也是东南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2001 年时,包括瓦普神庙建筑群在内的占巴塞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占巴塞文化景观,以山顶至河岸为轴心,在方圆10 公里的地方,整齐而有规划地建造了一系列庙宇、神殿和水利设施,完美表达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关系的文化理念。占巴塞文化景观还包括湄公河两岸的两座文明城市和普高山,体现了公元5 世纪到15世纪以高棉帝国为代表的老挝文化发展概况。

时至今日,登上普高山的制高点俯瞰脚下这片土地时,竟仍有君临天下的肃然气氛。开满占巴花的苍劲大树向天空伸展着枝桠,粗大蜿蜒的根系与同样古老的巨石融为一体,有一种在时空隧道中来回穿梭的错觉。正所谓,青山蓝天依旧,世间已多风霜。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老挝(老挝世界是嘈杂的)(8)

Tips

■ 瓦普节

在老挝,有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叫瓦普节,据说这个节日就是为纪念瓦普神庙的修建和披耶卡马塔王的功德而设的。每年1 月下旬至2 月上旬,人们都要在瓦普庙内举行盛大的庙会。节日期间除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外,还有许多民间的娱乐活动如赛象、赛马、斗牛、斗鸡等。

■ 万佛节

每年农历三月的满月日,来自老挝以及周边国家的信徒会齐聚瓦普神庙庆祝万佛节,最为隆重的场面莫过于当晚众人手持蜡烛的绕佛仪式,届时城内也会有许多庆典活动,热闹非凡。

Tips

■ 占巴塞小镇距离巴色市约30 多公里,比较自由的交通方式是自己在巴色市租摩托车骑过去,一路往南,遇到往Champasak(占巴塞)标志右转,再走5 公里后会到码头,然后渡过湄公河。过河后就到占巴塞小镇了,市区有不少餐厅和旅馆,整个市区几乎只有一条街,人很少,但风景不错。由占巴塞小镇市区到瓦普神庙大概还要10 公里。

■ 在巴色市区租摩托车前往,费用25 万KIP 左右;或者搭当地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Tutu 车前往,包车费用30 万KIP 左右。

■ 像很多西方游客那样选择住在占巴塞小镇,然后租自行车前往神庙也是一种选择。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在占巴塞小镇多住两天,因为除了瓦普神庙,骑着摩托车在村子的周围转一转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 瓦普神庙门票:30000 KIP/ 人(8 岁以下儿童免费);

如何从巴色市区去瓦普神庙:

来源 /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刊

撰文 / 林涵

编辑 / 赵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