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一章(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载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道德经第二十九章)(1)

字名理解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那些想要夺取天下政权而为所欲为的人,我看是办不到的。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天下政权,不可以站在政权之上为所欲为,也不可把政权握在手上据为己有。

神奇:代表国家政权的实物,如玉玺、宝鼎之类,借指帝位、政权。

为:治理,处理。

执:掌握。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站在政权之上为所欲为会的人会导致失败;独揽朝纲会成为孤家寡人最终会导致失去政权。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在人们的行为中,有的人雷厉风行,有的人却随波逐流;有的人有条有理,有的人却性如烈火;有的人强壮如牛,有的人却骨瘦如柴;有的人满载而归,有的人却潦倒破败。

嘘:慢慢地吐气,呵气。

羸:瘦弱。

载:充满。

隳:毁坏;崩毁。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所以圣人就要去掉过激行为、去掉奢侈、去掉骄傲。

去:除掉,减掉。

甚:过分。

泰:骄纵,傲慢。

1、通俗理解

本章老子《道德经》绝不仅仅是阐述天下政权怎么一点内涵,我们应该更宽泛的来理解,要上升到“道”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字面上理解:那些想要夺取天下政权而为所欲为的人,我看是办不到的。

引申意思是:人类只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类要想站在自然之上去驾驭自然、统治自然,那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其结果只能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非但统治不了自然,还要遭到自然的报复。

字面理解:天下政权,不可以站在政权之上为所欲为,也不可把政权握在手上据为己有。站在政权之上为所欲为会的人会导致失败;独揽朝纲会成为孤家寡人最终会导致失去政权。

引申意思是:人类在自然面前不能为所欲为,不能把自然当成人类的财富。为所欲为会破坏自然平衡,自然会用其强大的自然力来恢复平衡,人类的力量在面对自然力的时候,简直就是弱不禁风,会给人类自己带来无法言状的灾难,大气“温室效应”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如果再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危及人类生存;自然不是人类独有的,是为万物共有的,人类如果把自然当成自己的财富疯狂掠夺的话,会遭到万物的报复,人类将成为孤家寡人,最终人类掠夺的财富也守不住,“草原沙漠化”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资源掠夺殆尽了,给人类留下的就剩下一无所有了。

在人们的行为中,有的人雷厉风行,有的人却随波逐流;有的人有条有理,有的人却性如烈火;有的人强壮如牛,有的人却骨瘦如柴;有的人满载而归,有的人却潦倒破败。在这样的行为中,要么好得很,要么糟得很,这些都违背了中国人“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换言之就是没有“顺其自然”。所以,圣人就要去掉过激行为、去掉奢侈、去掉骄傲。

2、天下神器

老子教导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行事,违背自然规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认识和被认识、反映和被反映、遵循和被遵循的关系,这种人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就构成了生态文明的理论关系。

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当今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所造成的恶果。与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遭受了自然和社会双重的报复和惩罚:一是自然性的报复和惩罚,如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空气污染、土壤退化、灾害频繁等等;二是社会性的报复和惩罚,如交通拥挤、油价上涨等等。人类为创造现代物质生活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有了“室内现代化”却付出了“室外脏乱差”等沉重代价,并且已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这要求我们进行经济、社会、科技、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整合,建设生态文明。

一些生态灾难,不是 “天灾”,而是“人祸”,是由于不尊重辩证法而受到的惩罚。随着“我们一天天的学会更正确的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做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与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为此,我们必须走出人与自然对立的误区,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人类同所有生物一样,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类通过不断吸收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人类的生存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应是一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

造成世界性环境危机的根源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片面性、错误性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人类必须抛弃工业文明时代的“主观价值论”,进而选择将我们自己纳入到自然秩序中的价值观,这就是包含自然、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融洽相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乔家大院

在《乔家大院》一剧里,如果说乔致庸扳回“高粱霸盘”之局是“起”,南到武夷山、北到恰克图开通茶路是“承”,那么,他将北京大德兴丝茶庄改为大德兴茶票庄,还挂上了一块“汇通天下”的匾额则是“转”。

在此之前,他的朋友兼谋士孙茂才一直都在帮他出点子,但在办票号这事上,孙茂才却极力反对,引出了一出精彩的对白:“和朝廷做生意,大家都有面子。我们商家与朝廷都是相与(即合作伙伴),如果大家失去了这点面子,官府还是官府,朝廷还是朝廷,我们还是他们治下的草民,这都是小事情。还是那句老话,‘天下神器,不可为之,不可执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神器,那就是掌握全天下的权柄,也就是我大清皇上的无上威权。如果各省的官银都是通过你的票号向朝廷汇运,那天下的神器,国之命脉岂不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吗?仔细想想,如果你是官府,你是朝廷,或者你就是皇上,你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吗?鱼只有藏在水中,才会更安全,天下之利器只有深藏不露才不会招致灾祸。我不担心您能做成天下那么大的生意,我担心的是你做成了天下那么大的生意,而您会招致无形的灾祸”。

果然,就在乔致庸在成功的通过哈芬的考验,得到了南方四省积压三年的官饷汇兑业务,眼看要逐渐实现他“汇通天下”的梦想时,灾祸如期而至。虽然剧情的设计是乔致庸因为给太平军首领刘黑七收尸而获罪,但从朝廷一开始就勒索他800万两现银可知,其实正是他 “汇通天下”的抱负引起了朝廷的嫉妒,所以朝廷勒索到银子放了乔致庸后,还下旨以后票号不得染指官银。

但在历史上,乔家的大德通,恰恰是最善于走上层路线的,和朝廷的关系,据说好到连最长袖善舞的胡雪岩,都难以望其项背。大德通的掌柜高钰,在大德通干了50年,其中有20多年是当老大,以善于与高官交际出名。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大德通对于朝廷和战局的一举一动,掌握得十分清楚,甚至很多官吏要通过大德通,来了解朝廷和战局的动向。在慈禧西逃期间,高钰和随驾的内阁学士桂月亭联系紧密。有一天,桂月亭告诉高钰一个绝密的信息:“銮驾定于初八日启程,路至祁县,特此奉闻。”如此绝密的军情信息,很多朝廷大员都不知道,高钰却能预先知闻,可见他与朝廷大员的关系有多铁。

可以说,正是因为与朝廷的合作,票号业务才能蓬勃发展,这一行当因此也就与清政府绑在了一起。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的灭亡使票号失去了最大客户,而且贷给朝廷的700万两银子也永远的收不回来了,在金融界活跃90余年的日升昌票号终于在1914年倒闭,“于全国金融影响甚大” ,标志着晋商淡出历史的舞台。

点评

正如老子所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无论是电视剧中的乔致庸还是历史上真实的乔致庸,悲剧就悲剧在不应该去“为天下神器”。

无独有偶,在乔致庸同时代,还有一个名扬海内外的大商人——胡雪岩,他和乔致庸一样也是失败在“为天下神器”上。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官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官场后台的坍倒和官场的倾轧所致。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百姓、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二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就是这样一位己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几天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表面上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为深入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569~618) 隋朝第二代皇帝,汉族,隋代诗人。隋文帝次子,一名英,小字阿嬷(mo)。母独孤氏。少敏慧,好学善诗文,仪容俊美。开皇元年(581),立为晋王。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八年冬,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封太尉。开皇二十年(600),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七月文帝病逝于大宝殿,太子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大业。为了使南北双方的联系加强,控制江南,南粮北运等,大业元年(605)兴修运河,南北四大水系也由此而沟通。庙号世祖,谥号明帝,唐时谥炀帝。

修建东京迁都洛阳

杨广继位后,决定迁都洛阳。为营建新都,隋炀帝“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输之洛阳,又求海内嘉木异草,珍禽奇兽,以实园苑”(《资治通鉴》卷180《隋纪》四)。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费时达一年,一座周围达27公里,宫殿苑囿巍峨壮丽的都城拔地而起。

下令修建完成大运河

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劳民伤财导致灭国。

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

大业元年(605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韦云起扬言借道去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高丽交易,率军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备。韦云起率军进至距契丹大营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

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个人玩乐的。因为西部自古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隋炀帝还曾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此峡谷海拔三千多米,终年温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隋炀帝也狼狈不堪,在路上吃尽苦头。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炀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这是举世创举。

隋炀帝此次西巡开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国、开展贸易、扬我国威、畅通丝路。乃一代有作为的国君所为。

隋炀帝除向西北开拓疆土外,隋朝大军还向东南进行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大隋王朝东南的领土疆域扩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区)、及台湾等地。此外隋朝还把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并在和东突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这也为以后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有些现代人看唐朝疆域的看法,隋朝的疆域比唐朝大。

开创科举

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杨广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开设进士科,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通典》说杨广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品质而不是文才。炀帝时还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至607年,考试科目已经有了十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

隋炀帝杨广更注重个人品质的选拔人才的政策,为初唐培养了大批的强毅正直的人才 。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品质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无疑是异常高明的创举,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

三伐高丽

大业五年(609年),他亲征平定吐谷浑,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杨广亲征吐谷浑后,又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大业八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人,败于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及平壤城(今属朝鲜)下。次年再发兵围攻辽东城。这时,在黎阳仓督运军粮的杨玄感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乱”,便乘机起兵反隋。杨广被迫从辽东撤军。杨玄感败亡后,杨广下令追究,共杀三万余人,流徙六千余人。大业十年(614年),杨广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因隋末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

身死国灭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杨广从洛阳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杨广晚年,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广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杨广造成的大乱,使华夏人口锐减到两百余万户。

点评

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民心就是“天下神器”,只能顺应,不可违背,更不可强加于人。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我们姑且抛开历史上对隋炀帝的评价是否真实,隋炀帝干的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些大事都是超过国力的,除了强加于人民还有其他什么办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