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境内有几条国道线(四川省318国道途经市县区得名由来)

四川境内有几条国道线(四川省318国道途经市县区得名由来)(1)

318国道线

我们知道,318国道是我国东西方向的一条重要国道,也是一条著名的景观大道。是不少骑行者、自驾游爱好者最为钟情的一条公路。

318国道起点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终点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中尼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四川省境内318国道县途径市县区得名由来。

四川境内有几条国道线(四川省318国道途经市县区得名由来)(2)

大竹县七碑石

大竹县

汉朝时,属于宕渠县。梁朝置邻山县,唐朝析置大竹县,因当地盛产大竹而得名。

渠县

梁朝置州,明改为县。汉朝设置宕渠县。应劭曰:“石过水为宕,水所蓄为渠。”因为县北有渠江,也就是古代的宕渠水,所以渠县因水得名。

蓬安县

境内有大小蓬山,又有蓬水,后周设置蓬州,治所在安固县。民国二年改为蓬安县,取州名县名各一个字合成蓬安县。

南充县

汉朝时为安汉县。隋朝改为南充。因为该县在汉代充国县的南面,故此得名南充。

蓬溪县

唐朝时设置。因境内有蓬溪源出西充蓬莱山,向西南方向流去。因水得名。

遂宁县

东汉时的德阳县地块。晋朝时设置遂宁郡,后周称遂州,唐改为县。以郡名得名。

乐至县

唐朝时设置, 在县城东边两里地,有乐至池,因而得名。

简阳县

隋朝设置简州,因当地有赖简池。简州的州治在阳安县。民国三年,取简州的“简”,阳安县的“阳”命名为简阳县。

成都

秦时平定巴蜀后,张仪仿照咸阳城建筑都城,作为蜀地郡治。因在太王二年城池修筑完毕,故取名成都,意思为“都”市建成。

四川境内有几条国道线(四川省318国道途经市县区得名由来)(3)

四川成都双流区

双流区

汉朝设置广都县,隋朝改为双流县。秦朝时,李冰穿二江,行成都中。因此为名。但有人指出两江并没有经过双流县境内。清朝姚莹指出:“双流者尝谓岷江与温水耳,二水夹县东西而南流,亦云双流也。”毫无疑问,双流县的名称肯定是与这两条河有关的。

新津县

汉朝时,称为武阳县,因为境内有新津渡,也有称为新津市的。后周时期,在新津市置县,因以为名。

邛崃市

公元前311年,称临邛。建国初期设邛崃县。1994年,撤县设市。当时为什么称临邛呢?因该地一直以来都有邛族人在此聚居。

雅安市

汉朝有严道县,明朝划归雅州。清雍正七年置县,因县西有雅安山。

天全县

元朝曾在该地设置天全招讨司。清雍正七年,改天全土司为天全州,民国二年改县。

四川境内有几条国道线(四川省318国道途经市县区得名由来)(4)

泸定县泸定桥

泸定县

清康熙年间曾在泸河建造铁索桥,命名为泸定桥,后又设置泸定桥巡检,最后置县。县因桥名。

康定市

清朝置府,民国二年改县。古代康国所在地,也称喀木。康就是喀木的切音。

雅江县

清朝设置河口县,民国二年改为雅江县。因为在县西有雅砻江,取江名命名。

理塘县

系藏语音译而成。理塘在唐代属吐蕃,历史上有李塘城,李塘州,里塘宣抚司。

巴塘县

清雍正六年,设置巴塘粮台,后设置巴塘宣抚司。1951年更巴安县为巴塘县。巴塘,也是藏语音译而来,属于以声音定地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