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整百数的重点(容易出错的亳和)

“亳”读bo,二声。

亳是古都邑名,商汤时都城,共有三处:一是在今河南商丘城东南,相传汤曾居住于此,又名南亳。二是在今河南商丘城北,相传诸侯拥戴汤为盟主于此,又名北亳。三是在今河南偃师城西,相传汤攻克夏时所居,又名西亳,灭夏后又还都北亳。共和国成立后,在偃师二里头发现商代宫殿基址。

过去的亳州在北周末改为南充州,秦治所在谯县(今亳县)。唐代辖境相当今安徽亳县、涡阳、蒙城及河南鹿邑、永城等地域。明时辖地缩小,清就不辖县了,1912年改为县。值得一提的是,元未刘福通起义,立韩林儿为帝,曾建都城于此,可没多久废弃。

现今涡河上游的安徽亳县,有花戏楼、楚灵王墓、华佗庙等多处古迹。

“毫”读hao,二声,主要指很细的毛。

《孟子.梁惠王上》中云:“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李群玉在《七月十五日夜看月》月中诗曰:“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这个形容太厉害了。

也有挥毫之意。如陆机在《文赋》

里讲:“或含毫而邈然。”

另外,它是我们自古以来的重量和长度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毫米是一米的千分之一。

常用的单位有:“毫克”、“毫米”、“毫安”、“毫伏”、“毫秒”、“毫升”、“毫亨利”等。

在过去老秤杆上有“头毫”、“二毫”……。

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毫巴”,这是至今气象部门还在用的压强单位,一千毫个毫个巴约等于七百五十托。

老子在研究天象后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晋书.律历志下》云:“累日为月,累月为岁。以新故相涉,不得不有毫末之差。”可见,古人的细微。

在旧时广东、广西,毫洋是通行的本位币,双毫为二角银币,五枚双毫为毫洋一元。

大概把这两个字介绍一下,前些年我在亳县的一篇文章中,把“亳”亳写成了“毫”,被当地人看到后纠正。

前段时间,看到我们电视台主持人向观众道歉,就因为这两个字说错,把“亳州市”说成“毫州市”。所以,我就查找资料,想和朋友们一起学习了解一下这两个字的区别,还有它们的用意。

整十数整百数的重点(容易出错的亳和)(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