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

本系列共14章,从桂A说到桂R,本期为第11章,约1800字,预计阅读只需3分钟,请耐心点吧……

广西,位于华南地区的西部,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接壤,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公里,是中国唯一的沿海自治区,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区内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1)

广西因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的桂林郡,故简称为“桂”,下辖有14个地级市。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主要品种有火龙果、番石榴、荔枝、金桔、蜜橘、龙眼、沙田柚等。

“广西的生态优势金不换”,还拥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独具魅力。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2)

今天要说的是,他的“六乡之都”——河池。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3)

车牌号码:桂M。

终于要说“河池”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歌仙刘三姐故乡、红七军和韦拔群故乡……“六乡之都”,可却让我犯了难,真的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4)

河池先秦属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黔中郡;汉属郁林郡,牂牁郡;隋属始安郡;宋朝设“庆远府”,是河池建制为“府”的开始……而关于“河池”的名字来由,同样最早源于宋朝。据《今县释名》:“县东有古浪溪,南有秀水,西有猫溪,居民引水灌溉民田,多者千余顷。河池水利,甲于粤西,宋因以名县。明为州。”宋朝取得“河池”之名,宋朝为县,明朝为州,但均为庆远府府治之下。

因此,“庆远”的历史远比“河池”还要悠远,河池的知名度比刘三姐故乡的宜州还要低,甚至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究其原因,可能与他的地理区位有关吧。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5)

河池地处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现辖有5个民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和 11个民族乡(宜州北牙瑶族乡、福龙瑶族乡,环江驯乐苗族乡,南丹八圩瑶族乡、里湖瑶族乡、中堡苗族乡,天峨八腊瑶族乡,东兰三弄瑶族乡,凤山平乐瑶族乡、江洲瑶族乡、金牙瑶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 85.23%。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6)

河池的世代居住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侗族、水族等,他们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众多,著名于世、且流传至今的就有刘三姐歌谣、密洛陀、铜鼓舞、壮族铜鼓、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等,还有毛南族花竹帽、瑶族服饰、仫佬族土布染制等传统技艺。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尽管时间流逝和时代变迁,其主要表现形式基本保持不变,世代相传,薪火不断,现在大多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7)

地理资源更多的表现在喀斯特地貌。河池的喀斯特地貌,最迟形成于一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山多地少,岩溶广布,喀斯特地貌面积为2.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5.74%,占广西喀斯特地貌总面积的24.34%,是广西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最多的城市,也是广西喀斯特地貌型出露最多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王国

而绵亘千里的红水河,大致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最终定型,发源于云南曲靖沾益区马雄山,南流至开远折而东,至望谟县与北面来的北盘江相会,始称红水河。红水河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而得名。至天峨县接纳格凸河,折而向南,蜿蜒曲折直到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河池的资源优势也尽在如画山水,如装机容量490万千瓦的龙滩电站,装机容量181万千瓦的岩滩电站等。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8)

如今,河池户籍人口人口433.80万,常住人口356.36万。喀斯特地貌大石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3亩,除宜州区外,其他10个县均属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县(区)。石漠化土地面积72.3万公顷,占全广西石漠化面积35%。基于可耕土地之不足,以及可供渔猎的野生动物、鱼虾、水果等生活资源的不足,他们大部分聚居或者散居在红水河谷地区。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9)

丰富多彩的民族民歌,一直是河池引以为傲的名片,如闻名天下的刘三姐歌谣,独树一帜的宜州彩调,和铜鼓一样,都是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的派生之物。从秦始皇赢政建立统一王朝起,强势的中原文化不断南侵,体现为多民族聚集而居、多族群互动共融,比如学习炼铜、农耕、纺织等先进技术,从赵佗的南越国开始,直到明清时期,官员南来,军兵驻屯,铁器农具普及,汉字书籍广泛传播,部分富裕人家开始对子女童蒙,甚至有人参与科举考试,为官为吏。尽管这一过程是痛苦而又漫长的,庆幸和是很多民族习俗由于其天生特性而得以保留下来。

带你回顾广西历史(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10)

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不是传说。刘三姐是传说,更是历史留下的烙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