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哪些细节特点(关于翡翠的特征和特性)

翡翠的主要特征,包括翡翠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晶体特征、结构、构造、力学性质以及颜色特征等。我们在全面掌握翡翠知识基础时,才能真正鉴别各种人工处理过的翡翠。

1.翡翠的主要特征

化学成分:NaAlSi2O6—NaCrSi2O6。

矿物:辉石类(硬玉、钠铬辉石、绿辉石)。

晶体:粒状、短柱状至纤维状,两组平行柱面解理。

结构:隐晶,多晶集合体,镶嵌结构。

颜色:白色、灰色、各种绿色、鲜绿色、紫色、黄色、红色、褐色等。

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硬度:6.5~7莫氏硬度(钠铬辉石质翡翠可能只有5.5)。

比重:3.2~3.4平均3.33(钠铬辉石质翡翠可能高至3.5)。

折射率:1.66~1.67(钠铬辉石质翡翠可能更高可达1.72).

2.翡翠作为宝石有什么特点?

翡翠的特点一般有六个多,六个少。

(1)六个“多”如下

1)多晶质:翡翠是多晶质组成,它是由无数小晶体组成的,有的很细粒小至0.01mm,有的较大,可达2mm。这些小晶体,互相紧密结合在一起,一个戒指面,可能就有数千粒晶体组成用电子扫描观察,或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得很清楚,由于多晶质宝石,所以他的透光性就不如单晶组成的宝石了。

2)多矿物组成:过去的人们认为翡翠只由硬玉一种矿物组成,据研究发现,组成翡翠的矿物不只是硬玉矿物(硬玉是辉石类矿物中的一种矿物),还有其他含钠的辉石如钠铬辉石、绿辉石等,并且一些不同的闪石类矿物和钠长石等,所以显得比较复杂了。

3)多姿多彩:多姿多彩指的是翡翠颜色有多种,如白色、紫色、绿色,另外还有黄色、红色和黑色,而这些颜色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并且可以同时在一块玉上出现,只是一般宝石不具备的。

a.原生色:肉的颜色,白、紫、绿、黑。 b.次生色:皮色,黄,红色。

其中绿色变化最大,由浅至深,由鲜到暗,颜色不均匀状是翡翠很重要的特点。

4)多种质/种质变化无穷:翡翠的种类十分多,这是因为它是一种多晶体,多晶体的粗细不同晶体不同,结合方式不同影响到它的透明度,结构不同使翡翠具有不同透明度与不同粗细质地。即使在同一块石上均可出现不同的透明度,不同的质地(俗称:变种),加上它由多种辉石矿物组成及多色,所以它有多种多样种质,名称称呼也五花八门。

5)多样性:翡翠形成并不是一次形成的,从翡翠绿色与底的关系来看,它是先形成“底”,后形成绿色,研究表明颜色变化大,说明翡翠形成具有地质的多期性的,许多互相叠加的地质现象。

6)多款式:人们加工是根据他的颜色、透明度、质地粗细及原石形状而进行加工的。有首饰的款式,又有摆件,在首饰款式中又分为光身与雕花的不同类型,可以款式多样化,其他宝石是没有的。

翡翠有哪些细节特点(关于翡翠的特征和特性)(1)

(2)六个“少”如下

1)从地理分布看少:从产地看不及其他宝石那么多的产地,翡翠原石的产地只分布在5~6个国家(如缅甸、日本、俄罗斯、美国、墨西哥......等)而能真正达到宝石级的只有缅甸,其它产地除俄罗斯外,大部分只能做雕件。相对于其他贵重宝石比较,产地少。

2)从形成条件看很少:翡翠形成于超高压,低温,在地球的结构看只有板块相碰之地带才有可能产生,也要有一定原岩,既超高压变质岩,这种地质条件少,所以出产翡翠的国家不多。

3)优质的翡翠少:从世界范围内陆陆续续发现了硬玉的露头及矿床,如俄罗斯、美国、日本、中美洲均发现硬玉玉矿床,但缺少宝石级翡翠。翡翠必须是通透、色彩好,但是硬玉中要有一定铬离子是不易的,尤其是要求含一定百分比才能呈现好的色彩,再加上要求颗粒细才有一定透光性,但一般硬玉矿物特性是短柱状,要形成纤维状晶体结构也是特殊条件下,很局部情况下产生的。

4)形成的时间看少:缅甸翡翠形成6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运动板块构造上升时期,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

5)从供求关系看少:喜欢翡翠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翡翠始终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宝石,而从前中国大陆自50年代到90年代,生活水平低,大多数人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翡翠,主要翡翠市场在台湾。然而,现在中国大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翡翠的需求亦会扩大很多,相对来讲,宝石级翡翠的产量就显得比较少。

6)了解翡翠的人少:由于翡翠产地少,加上缅甸翡翠矿床几十年来不准一般人涉足,没有途径去详细研究翡翠矿床,再加上翡翠贸易充满神秘化,所以对翡翠认识只是停留在个别人的感性知识阶段,没法采取正确、公开的宣传和推广。虽然,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翡翠热,各种学习研究翡翠相继开展;但相对来说,认识翡翠的人还是不多的。许多人对翡翠真假不知如何分辨,对翡翠级别划分更谈不上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