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后期恢复的方法(踝关节扭伤如何康复最有效)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把RICE原则灌输给每个足踝扭伤者,即休息(rice)、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并在休息4-6周后当你的受伤脚踝终于开始感觉好点了才能够开始正常活动。虽然RICE原则对受伤后即刻的治疗有帮助,但踝关节扭伤有更好的治疗选项和康复方案。

踝关节扭伤后期恢复的方法(踝关节扭伤如何康复最有效)(1)

踝关节内翻扭伤时发生了什么?

内翻扭伤是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扭伤时脚背向下折叠,脚底朝向另一侧足踝扭转。在内翻扭伤过程中,足踝外侧韧带被拉长,稳定足跟的肌肉变得抑制和软弱。这就是为什么踝关节扭伤后,你不仅有疼痛,你还会有负重行走困难。如果肌肉没有丧失功能,你就能更容易地承受体重。因此,RICE原则只关注肿胀,而无法激活和增强足踝功能所需要的肌肉,以促使损伤愈合。超声波、红外线、激光等常规理疗也不能恢复被抑制的肌肉功能。

最有效的康复方案是什么?

有很多康复治疗你可以做,例如手法松解、关节矫正和贴布支持等都是我常使用的康复手段。但我在此重点要分享给你的是让我每次治疗都会取得效果的神经调控康复方案。首先,如果患者在受伤后24小时内来治疗会有最好的效果。即使你只等了3~4天,康复时间也将增加4-6周。

神经调控康复方案针对性消除支撑踝关节稳定的肌肉抑制和软弱。使用特定的肌力测试方法能够精确定位存在抑制的肌肉,并使用运动点(神经与肌肉的连接点)电刺激来神经调控快速激活抑制的肌肉。运动点与传统穴位不同,它更加明确并可重复定位。使用电刺激很容易确定胫骨后肌和腓骨长肌运动点的位置,它们在创伤中通常受到抑制。髋外展肌包括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在下肢关节疾病中也常受到抑制可同时激活。

踝关节扭伤后期恢复的方法(踝关节扭伤如何康复最有效)(2)

治疗案例:

35岁长跑运动爱好者的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患者拄拐而来,X光检查未见异常。我用肌肉内电刺激神经调控胫骨后肌和腓骨长肌运动点。然后我用低频微电流刺激(2Hz)持续刺激15分钟,以便消除肌肉抑制,恢复足踝关节稳定。

踝关节扭伤后期恢复的方法(踝关节扭伤如何康复最有效)(3)

然后我用动态手法松解肌筋膜上的软组织粘连,再用关节矫正技术恢复足踝关节正常排列。手法治疗约10-15分钟。之后患者几乎能够不扶拐行走了。

踝关节扭伤后期恢复的方法(踝关节扭伤如何康复最有效)(4)

我分享这个病例不是为了让你印象深刻,而是因为我认为神经调控康复方案能使你的患者取得显著的效果。因为如果疼痛康复专注于从根源消除功能障碍,你就会达到治疗目标,而如果只为了镇痛,则往往一无所获。我所用的评估和治疗方法是基于现代医学研究结果。 下面是一些与运动抑制相关的参考文献或进一步关注绝地大师疼痛康复专题课程《足踝功能障碍的附属运动和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Cote JN, Hoeger-Bement MK. Updat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ain and movement: consequences for clinical practice.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26:754-762. 2010.

2. Nijs J, Daenen L, Cras P, Struyf F, Roussel J, Oostendorp R. Nociception affects motor output: a review on sensory-motor interaction with focus on clinical implications.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28(2):175-181. 2012.

3. Hurley M, Scott DL, Rees J. Sensorimotor changes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Ann Rheum Dis. 56:641- 8. 1997.

4. Sedora JD. Arthrogenic muscle response of the quadriceps and hamstrings with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42(3):355-360. 2005.

5. Lomond J. Case Study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Approach Of A Therapist. In: Contemporary Integrative Dry Needling, Vol. 1, 1st Ed., Pgs 158-170. New York: Elsevier. 2012.

6. Gribble PA, Hertel J, Denegar C.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strength deficits in proximal lower extremity muscle groups [abstract]. J Athl Train. 40:S-28 (suppl). 2005.

举报/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