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

过去两个月,有一个词在欧美的社交网站上火了,

那就是“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这个传说中有着绿色皮肤、尖耳朵的小妖怪,成了外国年轻人最新的偶像,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都向它们靠齐。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

《卫报》是这么解释它的:

“哥布林模式意味着堕落的舒适——

一整天躺在床上看垃圾真人秀,手指在社交媒体上无止尽地滑动,

把一整袋薯片倒进自己嘴里,在厨房水槽上给华夫饼抹辣酱,因为你懒得拿盘子。

然后,穿着睡衣和袜子离开家,只为了去杂货店买瓶健怡可乐。”自称“现实中的哥布林”的戴夫·麦肯纳米(Dave McNamee)说:

哥布林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心态。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2)

“哥布林模式就是你凌晨2点醒来,只穿着一件长T恤走进厨房,制作怪异的小吃,比如在咸饼干上放融化的奶酪。

这样的举动毫无美感,但既然是哥布林,谁会关心外形如何呢?谁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呢?”

这个网络词汇的起源有些古怪,它来自一起毫不相干的八卦新闻。今年2月,有人在推特上发了个新闻截图,标题是这样的:《朱莉娅·福克斯坦言她和坎爷的‘艰难关系’:他不喜欢我进入哥布林模式》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3)

朱莉娅·福克斯当时是坎爷的新女友,因为他不停地在Ins上发金·卡戴珊的帖子,两人很快分手。坎爷女友换得勤,这个八卦新闻原本关注的人不多,但“进入哥布林模式”把网友们看愣了,以为福克斯有什么怪癖,转发立刻破万。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4)

福克斯后来澄清,这个截图是被PS过的,她从来没说过这句话。

但帖子的影响力已经传播出去了,网友们还是努力破译它的意思。他们找到2009年,有人第一次在推特上提到哥布林模式(她也因此被称为哥布林始祖):“昨晚,M进入过度活跃的哥布林模式,她吃下一大袋糖霜软糖,然后猛灌了几瓶红牛。”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5)

在去年的Reddit上,也有人说自己喜欢在家里假扮哥布林,“我会随身带着一个袋子,蹲着四处走,一边捡各种各样的小饰品,一边发出妖精般的大笑。”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6)

于是,“哥布林模式”逐渐和暴食、怪异、不在乎形象等特质联系了起来。这看上去全是负面标签,但年轻人仿佛聆听到圣训:这……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7)

从2月起,各大社交网站上“哥布林模式”的tag剧增,内容稀奇古怪,全是年轻人自白自己如何摆烂,要与健康、自律说拜拜。“就是说,我就是乐意折腾我的身体。

我就是要当咖啡瘾君子,每天只吃酸酸糖和冰淇淋,坐在马桶上坐好几个小时。

我还要刷Tiktok刷到凌晨三点才睡觉。

我的身体是个有保质期的垃圾桶,我可没时间吃健康的玩意儿。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8)

“我对成为‘那样的女孩’完全没兴趣,今年的春天和夏天是我们狂野女孩的。

我不会在早上5点起床喝绿色蔬菜汁,我也不会变成一个超级有条理的人。

实际上,我凌晨4点还在刷Reddit,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喝可乐,还把生意大利面当零食吃。”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9)

“我喜欢用各种毒素、渣滓和有害化学物质填满我的身体。我是一个恶毒、邪恶、卑鄙的矮子,而我身体是个沉重的垃圾袋。

我喜欢勉强保持理智,做出可怕的自私选择,拥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应对机制。”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0)

他们不光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有人在客厅里搭出床,把饮料和宠物安置在身边,舒舒服服地看一整天电视。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1)

有人把头直接塞进储物箱,疯狂地翻找零食。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2)

还有人用超大塑料盒装起棉花糖,一边玩电脑一边倒着吃。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3)

懒散的动物也能进入“哥布林模式”。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4)

它还能扩展到其他方面,比如拒绝想和自己约会的女孩,在恋爱上做到彻底摆烂,这也算哥布林。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5)

平常注重仪表的女孩,不化妆,不加滤镜,也是成为哥布林了。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6)

有媒体甚至列出数十种“哥布林模式”的表现形式,

包括袜子配凉鞋、早饭是高糖饮料或酒精,直接用锅吃面、熬夜看视频和不洗头等等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7)

“哥布林模式”火得非常迅速,它包罗万象,什么内容都能装进去,只要指代对象是个痴迷躺平,拒绝提升自我的人就行。罗格斯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克里斯汀·塞瑞特(Kristen Syrett)说,

这个词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它准确地表达出了人们当下的情绪。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8)

“如果你用了一个词,这个词可以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某个时刻、某种情绪或某种氛围,那么它的表达就是很有力,人们也很容易使用它。”“梗能流行,是因为现有的单词无法表达出那种感觉。

一旦你赋予某事一个词汇,它就可以被分享,它也就变成了现实。”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19)

但为什么年轻人有这样摆烂的情绪呢?媒体认为这可能是对社交平台上完美女孩的反击。Ins和Tiktok上有很多关于“时尚女孩” (It Girl)的内容,她们面容精致、衣品绝佳,能严格地管理身材,知道自己要什么,如何得到。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20)

最近两年,“那个女孩”(That Girl)更是大大流行,在Tiktok上的视频观看量近30亿次。“那个女孩”不仅要外形漂亮,还要保持健康的作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她们每日早起,三餐只吃健康的绿色蔬菜,护肤有十八道工序,定时健身保持身材,还要精确地测量自己的体重。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21)

这些女孩是把健康生活当作一种美学来展示,靠极端的自律来维持它。传播”哥布林模式“的网民很多是年轻女孩,这不是巧合,她们是对网络上不切实际的“好女孩标准”厌烦了。由于反对健康和自律没有用,肯定吵不过别人,她们只好“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躺平。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22)

数字艺术家马修·西斯金(Matthew Siskin)说,“哥布林模式“是女孩们的反潮流运动。“一个21岁的女孩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漂亮,故意吃得糟糕,这是在反审美,就像早期的朋克一样。”“70年代的朋克运动,它不光是反政治,也是反消费主义。同样,哥布林模式也是一种反抗,它拒绝接受网红文化和其背后公司的影响,不需要他人来定义美。”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23)

也有人认为,“哥布林模式“的流行和疫情后的抑郁症有关。不考虑未来、不关心健康,只想要及时行乐,任由大脑的冲动来接管一切,这是人们被疫情折磨了三年后,想出的逃避方法。网络热门词的研究专家肖恩·莫纳汉(Sean Monahan)说,

网上的气氛确实向着虚无发展,“很多特征像是新冠后的抑郁症症状”。

哥布林居住环境(好吃懒做不修边幅)(24)

不管是什么原因,“哥布林模式“能流行起来,说明全世界的年轻人压力都很大:美好的未来难以到达,现有的实力远远不够,怎么办呢?

“放弃挣扎,能快乐一天是一天”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