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民间传说真实故事(雄县民间故事传说之一)

雄县

杨家将的故事

许昌民间传说真实故事(雄县民间故事传说之一)(1)

烧车淀原叫北大淀,在雄州瓦桥关西南约二十里处。北大淀方圆十八里,水面开阔,水深数丈,连接着南面一个个水淀,构成一个天然屏障。这里流传着杨六郎冰战火攻烧车淀的故事。

辽国肖太后总惦着宋国的花花世界,千方百计想入主中原,可就是破不了瓦桥关。这年,天赐良机,天气格外寒冷,白洋淀的冰也格外的厚,在大淀里跑马行车全然无事。肖太后闻报大喜,马上定了个调虎离山计。她派肖天佑率领三万骑兵,越过白洋淀,突袭高阳草桥关,又派韩昌率领三万精兵埋伏在白沟河以北,待杨六郎出兵救援草桥关,再乘虚拿下瓦桥关。

肖天佑按肖太后的旨意,率领三万骑兵绕过瓦桥关,踏冰穿过白洋淀,突然包围了草桥关。消息传到东京,朝野震动。宋王传旨命杨六郎救援草桥关。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杨六郎接旨后却按兵不动。孟良焦赞急得摩拳擦掌,一再请战,愿带一万精兵解救草桥关。杨六郎置之不理。草桥关被围了四五天,杨六郎仍旧一个人关在书房里看书、品茶,若无其事。几位将官急得转磨磨,一同闯进书房。

杨六郎缓缓的放下手里的兵书,平静的问:“什么事?”焦赞说:“嘿!你倒没事了,草桥关咱还要不要?”六郎淡淡一笑:“这也值得大惊小怪!草桥关有惊无险,稳如泰山。”接着他讲出了道理:“攻城之战离不开云梯,辽贼一夜奔袭三百里,必没带云梯,所以能围,而不能攻。草桥关城高墙固,兵力未损,防守绰绰有余,不必担心。还有,辽兵既是长途急袭,所带粮草必不多,待他粮绝必然退兵,咱再沿途截杀,岂不一举两得。”顿了顿六郎又说:“你们既闲得难受,派点儿活吧!”随即派了点儿任务,几位领命而去。

再说辽国肖太后看杨六郎按兵不动,调虎离山没调动,也改变了计划。她传旨调集三百车粮草、六十架云梯,另加八台拆垛口的铲车,两台破城门的撞车派兵送往草桥关。考虑事关重大,肖太后不惜“大材小用”派大将韩昌押送兵车。临行前再三嘱托:“此举甚重,一路须百倍小心,粮草运到草桥,我即稳操胜券。拿下草桥之后,你等迅速向东迂回,切断瓦桥后路,咱南北夹攻必胜无疑。”

韩昌不敢大意,选了八千精兵,将人马分成前后两队,兵车夹在中间,首尾相连,依次前行。傍晚到达白沟河,忽然下起了大雾。韩昌暗暗高兴,心说乘着大雾夜色宋军更不易察觉,正好越过瓦桥关。辽兵前军越过了白洋淀北堤,韩昌松了口气,再走三、四十里冰路就可到达草桥关。不料后面小番报告:夜雾中一小股宋军抢了几车粮草。韩昌吃了一惊,传令后面兵车不顾一切往前赶。这一来所有兵车都赶上了冰淀。这是杨六郎用的第一招:“赶”。

淀上冰面开阔,辽军兵车排成几路,齐排头往前涌,八千兵将散在四周保护。查点一番,仅损失几车粮草。韩昌暗自庆幸。

兵车走在冰上有利也有弊,有利是车轻了,马稍一用力车就走;可冰面儿滑,马不断被滑倒,车夫们小心翼翼抱住车辕,不时救起跌倒的马。一会儿,小番报告:南去的冰路被人凿开了。韩昌派出两队小番向西探寻路径。一会儿小番回来报告:发现西边有两小股宋军还在凿冰,一队从东往西凿,一队从西往东凿,还差几十丈就凿通了,幸亏发现得早,杀散了宋兵,保住了这条“通道”。韩昌传令全速向西行,奔那“通道”。他不知道这正中了杨六郎的第二招:“截”。

兵车又往西走了六、七里,好在冰面结实,不必担心塌河。谁知刚到了“通道”口又出事儿了。

其实,这“通道”是宋军故意留的,借此把兵车引到冰面开阔的北大淀。这正是第三招“调”。接下来第四招就是“堵”

这时天已过午夜,是全天最冷的时候,也是冰上劲儿的时候,凌乍声有如山崩地裂,一声连一声。常言说‘凌乍凌乍别害怕’。这说明冰在上劲儿,越冻越结实。可辽兵习惯陆上作战,不懂这些,被凌乍声吓得心惊肉跳,不知所措,再加上跑了半夜,水米未沾牙,又冷又饿,一个个直打哆嗦。守在“通道”的辽兵

正惶惶不安,又听到一阵‘咕噜噜’,‘呱啦啦’乱响,更吓得不知所以四散奔逃。夜雾中宋兵推来了一个个的大冰砣子。每个冰砣子差不多厚一尺半,宽二尺,长七、八尺,一会儿把通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韩昌闻报大怒,把几个将官臭骂了一通,命令他们立即把冰块儿推开,清出通道,又命令兵车集中靠拢,等清出通道后再往南去。

这可苦了那些辽兵。辽兵多数来自大草原,不懂凌性,走不惯冰,“出溜”一个跤,“呱唧”一个趴虎。他们又冷又饿,抖抖瑟瑟的推那些大冰块儿,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才把那些冰砣子推开。

谁知道刚推开,‘咕噜’‘呱啦’一阵乱响,又堵上了。韩昌气得咬牙切齿,又增派了两队士兵协助清道。于是展开了一场激战,辽兵拼命推开,宋军竭力堵住。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分不清你我。你刚推走了,他又推回来,你往南推,他往北推。一时间厮打声、摔跤声、冰块儿撞击声响成一片。

这场争战宋军明显占有优势,辽兵饥寒交迫疲惫交加,宋军饱餐过战饭以逸待劳。辽兵不习冰性,走路还自顾不暇,焉能打仗?而宋军蹿蹦跳跃,奔走自如。再有宋军的武器称手儿,杨六郎将钩镰枪稍加改造,既是武器又是工具,这就是后来撑冰床用的篙丫子,推冰拉冰非常方便。辽兵人多,宋军出动的人少。宋军玩儿的是耗子逗猫,你赶我就走,你走我还来。

折腾了半宿天快亮了,宋军不再纠缠,用大锤、冰镩把冰块击碎,瞅冷子再浇几桶水,很快就冻住了,南去的通道彻底堵死了。

天亮了,大雾渐渐散去,北风初起,红日渐升。韩昌登上兵车放眼四望,满淀银冰返光,四百辆兵车八千将士被孤零零的困在淀心。南去的路已经切断,北、西、东三面都有宋军。北堤上旌旗招展,杨六郎勒马立于帅旗下,左有孟良右有焦赞,威风凛凛!

韩昌暗暗叫苦,长叹一声:“大势去矣!”。如果韩昌舍弃兵车,率兵南撤也可安然脱身,可他舍不了兵车,下令坚守待援,等肖太后发兵来救。

孟良催马来到阵前,要韩昌答话。孟良对韩昌说:“我家元帅有好生之德,只要留下兵车可放你们一条生路。如其不然烧你个片甲不存。”韩昌一愣,看了

看满淀的冰,哈哈大笑:“孟良,你没发烧吧?这连根柴禾刺儿都没有,你能把冰点着了?”

孟良说:“信不信由你。”韩昌说:“我倒想试试。”孟良说:“悉听尊便!”拨马而回。

韩昌立即重新部署:把兵车收拢围在中间,兵将散在四周,前边是盾牌手,后面是弓箭手,再后面长枪、刀斧手,严阵以待。

北堤上杨六郎挥动令旗,一阵鼔响西边涌出一队宋兵。推出来好多苇荮子。 苇荮子是苇叶子、苇茬、烂苇子捆成的。只不过这苇荮子捆得大点儿,有半人高,一丈多长。宋兵四、五个人推着一个大苇荮子向前进攻。冰面儿滑溜,毫不费劲儿,进攻的飞快。辽兵一阵乱箭,由于宋兵在苇荮子后面猫着腰推,箭都射在苇荮子上,宋兵毫发无伤,一会儿就攻到阵前。一阵乱杀后,宋兵并不恋战,扔下苇荮子往回跑。

韩昌暗自得意,心说坚持两、三个时辰,肖太后准能赶到。

西边打的正热闹,东边一阵鼔响,也冲出一队宋兵,照此办理,也轮番推着苇荮子往上冲

韩昌不了解,宋军的进攻目的不是夺粮草,而是向上运柴草。

一会儿东、西两边都堆起高高的苇荮子。宋军越战人越多,辽军节节后退,阵地越来越小。这是杨六郎用的第五招儿“攻”。这一战宋军占了绝对优势,辽军似乎已成瓮中之鳖。如果夜间是耗子逗猫,此时成了猫戏耗子。

焦赞向杨六郎报告:“启禀元帅,照您的吩咐,东西两面已把两千个苇荮子送到阵前!”杨六郎哈哈一笑:“好,最后一招‘烧’。”扭头对孟良说:“看你的了!”

孟良答应一声传令点火。

中央电视台有个少儿节目《大风车》。那大风车在白洋淀不叫大风车,叫风葫芦儿,传说那是孟良发明的。当地还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孟良摔葫芦-----火了”,跟这事儿有关。其实应该是孟良甩葫芦。士兵拿出风葫芦儿:就是苇子

扎成的圆圈儿,几根苇芦花奓着,沾火就着。这时北风越刮越大,士兵们点着风葫芦一甩,那风葫芦借着风‘咕噜噜’刮向了辽军。

一个个风葫芦越滚越快,好像哪吒的风火轮,风助着火势,火借着风威,很快滚到辽军阵前。尽管辽兵扑灭了一些,还是把苇荮子引着了。

两边苇荮子一着可了不得啦!前排的辽兵惊叫着后退,互相拥挤,自相践踏,阵势大乱。韩昌和几位将官竭力想稳住阵势。这时,北堤上金鼓齐鸣,千数宋军推出一个更大的苇荮子,多大?一百多丈长------一条苇龙!呐喊声惊天动地,苇龙横着涌向兵车。韩昌急忙派出两队长枪手截住了苇龙,阻止靠近兵车。这时双方可谓势均力敌:辽兵是背水一战,东西有火,南面有水,北边的苇龙再推上来引着了火,必死无疑。两千名长枪手接住苇龙拼命死推。而宋兵士气正旺,斗志正酣,劲头十足。好一场拉锯战,你向南推几步,他向北推几步,互不相让,不可开交。

孟良嘿嘿一笑:“我叫你们推,点火!”。几十支火把一齐点火,霎时苇龙变成一条火龙,火苗子窜起好几尺高,直往辽兵脸上扑。辽兵是逆风,被火烧得一齐后退;宋兵不怕呀!宋兵是顺风,乘势发一声喊,推着火龙一直攻到兵车跟前。

一会儿兵车就着了,车把式们看事不好各自逃命,烧得马咴咴乱叫又冲又撞,兵车互相碾压、碰撞,翻的翻,倒的倒。

可怜那些辽兵被烧得焦头烂额,哭爹喊娘,满地打滚儿。有的向南跑掉进冰河冻淹而死,有的侥幸爬上来也被冻成冰棍儿,只有少数随韩昌逃往草桥关报丧去了。

那些兵车直烧了两天两夜,后来人们管这就叫烧车淀。

杨六郎大摆牤牛阵

雄县至今流传着杨六郎大摆牤牛阵破敌的故事。

“杨六郎把守三关口”,三关是淤口关、溢津关、瓦桥关。三关自东向西一字儿排开,首尾相连,互为救应,辽兵总攻不破。

辽国一心吞并中原,三关又打不开,就千方百计除掉杨六郎。他们派了奸细潜到东京买通了奸臣王钦,定下了连环计陷害杨六郎。

萧太后授意韩昌假意与杨六郎媾和。双方在阵前订了口头协议“各守疆界互不犯边”。杨六郎写了奏报送朝廷请旨定夺。王钦把奏报扣下反在皇上面前造谣诬陷说杨六郎私通辽邦,背叛朝廷。皇上派人到三关暗访,果然有口头和约的事,又没见到三关奏报,也就轻信了王钦的鬼话。于是降旨罢免杨六郎的三关总兵之职。

也是合该出事,传旨官到了瓦桥关后,杨六郎巡边去了,孟良、焦赞代元帅接旨。俩人一听罢免杨六郎,当时火冒三丈,大吼道:“好你个皇帝老儿,六哥在三关拼死拼活保着你稳坐江山,你倒狗咬吕洞宾——不认真假人。”越说越恼越有气,孟良扯了圣旨,焦赞把传旨官打了个鼻青脸肿。吓得传旨官一溜烟逃回了京城。

事情到此本该打住,或等杨六郎回关再做道理,可焦孟二人性情粗野,全然不计后果,一不做,二不休,扳倒葫芦洒了油,他们大喊:“反了吧。”然后带领三千铁甲军反出瓦桥关,上了太行山占山为王去了。

待杨六郎回到瓦桥关,一切都晚了。杨六郎是又气又恨,恨皇上不察实情,不辨忠奸;气孟良、焦赞行事莽撞铸成大错。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带走三千铁甲军。这铁甲军乃是三关的主力。赌气归赌气,总不该自我拆台,自毁长城呀!本帅赤手空拳怎退辽敌?

杨六郎这时是进退两难:留在三关是坐以待毙,皇上肯定会兴师问罪;进京面圣辩理也是自投罗网,轻者说被打入天牢,重者说会死于非命。少了杨六郎,谁能守住三关?杨六郎真是条忠义汉子,天大的委屈抛在脑后,惦记的还是守关大任。

杨六郎叫来了任堂惠。

任堂惠是杨六郎的结义兄弟,为人忠义,老成持重,一直担任中军护卫,懂得些兵书战法,常协助杨六郎排兵布阵,又因面貌与杨六郎十分相似,所以人称“小六郎”。

杨六郎说道:“贤弟,你我众兄弟肝胆相照,义气相投,这才造就了铁打的三关。如今皇上中了辽贼的反间计,孟良、焦赞又带走了铁甲军,三关危在旦夕。三关一破,血流千里,百姓流离,惨状可想而知。值此紧要关头,你我还需齐心协力保守三关,咱不为朝廷想,也要为大宋黎民百姓着想呀!我暂时离开瓦桥另谋破敌之策。”说着取出大印:“你把这印转交给新任总兵,你留在瓦桥关,协助守城。我料定不出月余辽贼必来夺关,届时,不管你千难万难,不管你钻天顶瓮,也得坚守两个时辰,等我到来。”任堂惠说:“若有兵将守三天三夜也不在话下,我手下这几个兵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然小弟为国捐躯死而无怨,倘辽兵来攻,两个时辰内丢了关,小弟拔剑自裁,两个时辰后,小弟就无能为力了!”六郎道:“难为你了,两个时辰足矣!为兄定率‘奇兵’赶到。”说完,又解下御赐的黄金甲交给任堂惠,然后,把早先缴获的几百套辽兵服装打包成捆,装在马上,带领十几名亲兵,悄悄出了瓦桥关。

果然,皇上派王义带领三万御林军兴师问罪,他们抓不着杨六郎,接过三关大印接管了防务,又四处行文捉拿杨六郎,暂且不提。

再说萧太后得知宋王中了反间计,孟良、焦赞反出了三关,杨六郎下落不明,不由哈哈大笑。她命令韩昌为元帅发兵十万来夺取三关。

王义是个大草包,不懂兵法战策,不懂避敌锋芒,草率迎敌,结果惨败,先丢了淤口关,又丢了溢津关,刚逃进瓦桥关,还没来得及下马,追兵就到了。

王义这才知道这个三关总兵不好当,虽然没让辽兵砍了脑袋,可皇上那儿没法交待。三关丢了两关,也是杀头之罪,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他把大印塞给任堂惠说:“本帅回朝搬兵,命你坚守瓦桥,丢了关拿你是问。”然后,出南关逃奔到了河间府。

这正中任堂惠下怀,他二话没说接过帅印组织兵士守城迎敌。

任堂惠手下不过百十名士卒,城中青壮百姓也不过一两千人,抵挡几万虎狼之师并不容易。任堂惠毕竟跟随杨六郎多年,耳濡目染学了不少兵书战法,懂得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任堂惠命令闭了城门,城楼上都插上杨家旗号,动员百姓们擂鼓呐喊虚张声

势,叫青壮百姓举着刀枪在垛口下来回游走迷惑敌人。又命令在东门升起帅旗,自己披了杨六郎的御赐黄金甲,胸前挂了三关大印,怀抱着令旗、尚方剑扮成杨六郎,端坐在帅字旗下。

辽兵追到瓦桥关,远远看见杨家旗号,不禁大吃一惊,又听城里鼓声大作,喊杀连天,城头上刀枪乱晃,看不清城上伏有多少兵将。再一看到“杨六郎”威风八面气度非凡地在帅旗下端坐,辽兵的锐气先消了一半。

韩昌来到东关也吃了一惊,他将信将疑,眼前若是杨六郎,那两关怎么轻易丢掉?若不是,那威风,那气度,那镇静不容质疑。只得硬着头皮探问虚实,在马上欠身拱手:“六哥,别来无恙!”

任堂惠怕露了馅,不敢答话,挥了挥手,身旁一个小校高喊:“我家元帅嫌你君臣背信弃义,不屑与你交谈,要战快战少啰嗦。”韩昌贼心不死,说:“孟良、焦赞不在,谁挡得住本帅?”小校又喊:“有请焦将军、孟将军。”两名士卒做了准备,一个涂了红脸扮成孟良,一个抹了黑脸冒充焦赞,在垛口探探头又抽身回去。这招儿还真把韩昌蒙住了。

韩昌一看几位老冤家对头全在这儿,不敢贸然攻城。传令扎稳阵脚,防备焦孟杀出,又传令等调齐攻城器械再行攻城。这一来,正中了任堂惠的缓兵计,为杨六郎出奇制胜破辽兵赢得了宝贵的战机。

约摸一两个时辰,辽兵的攻城器械陆续到齐,爬城的云梯,拆垛口的铲车,破城门的撞车在阵前一字儿排开,后面聚了五六万兵将,一排排一队队组成了二三里的一个方阵,那真是黑压压密麻麻,风雨不透,水泄不通,征尘蔽日,喊杀连天。瓦桥关上的士兵看得个个心惊肉跳。

辽兵准备就绪,韩昌高高举起了令旗,辽阵停止了喊杀,瓦桥关也停止了擂鼓呐喊,整个战场顿时鸦雀无声。令旗往下一落将是关破人亡,任堂惠悬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暗叫:“元帅,元帅,你怎么还不来呀?”

这时,瓦桥关东南小雄山上传来一阵歌声:“一个牛来一个头哇!两只耳朵俩犄角哇!四个蹄子分八瓣啦——尾巴长在腚后头哟——”韩昌一愣忘了发令,心说:“哪个不知死活的到战场来放牛?”放眼南望,小雄山上站着一人,头戴

草帽,身披蓑衣,手挥长鞭——这人正是杨六郎!

杨六郎挥动长鞭,“啪!啪!啪!”三声炸响,响彻长空,山后涌出一群牛来。

原来杨六郎离开瓦桥关并未走远。离关十几里有一处草滩,四周环水,人迹罕至,滩上芦苇密布,杂草丛生,便于隐藏。杨六郎和士兵们割芦苇搭窝棚暂时住下,又四出购买牤牛,专挑那些膘肥体壮,性子野,脾气爆,又凶又猛的。几天就凑足了一百多头。杨六郎令士兵加紧训练。

怎么个训法?扎草人,草人肚子里装有料豆,外面罩上辽兵的衣甲,喂牛时引到跟前,撩开衣甲,用刀一割,“哗!”滚出料豆。几次下来牛知道了:原来,这“人”肚子里有好吃的。自个来吧!牛一低头,“喀嚓”一犄角,挑破了草人的肚子

以后,士兵们每天扎草人,带来的几百套辽兵衣甲派上了用场。扎成一排排,一队队的跟真人相似,开饭前响鞭为号,一听到鞭响,牛们就颠颠地跑来,一阵乱挑饱餐一顿。再后来,牛一见到“辽兵”就挑。约摸二十多天,准备就绪。杨六郎每天派士兵打探敌情。

那天,杨六郎得知辽兵到了瓦桥关东门,立即准备,在牛犄角上一个个绑好尖刀,命令士兵驱赶着牛群直奔瓦桥关。

约摸两个时辰,到了小雄山,先把这群牤牛隐藏在山后,杨六郎上山观察动静,他看到任堂惠布置得井井有条,不由暗挑大拇指,佩服任堂惠的才干与胆略。看时机已到,这才打出响鞭,发出了进攻信号。

说时迟,那时快,众士兵又一阵鞭响,牤牛群从小雄山后一涌而出。这群牛早饿了两天,听到鞭响以为开饭了,拼命地往前冲。

辽兵起先并未在意,等到牛阵跑近了才醒过味儿来。这群牤牛一个个膘肥体壮,头似麦斗,眼赛铜铃,特别是角上两把尖刀寒光闪闪,令人胆颤心惊。前排辽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已被挑翻在地,后排的惊叫着后退,前后拥挤,自相践踏,辽军阵脚顿时大乱。

那些牤牛满以为能饱餐一顿,挑翻一个又一个,一颗料豆没见着,越挑越有气,越有气越挑。一个个“哞哞”怪叫,腾空而起,横冲直撞。挑得辽兵尸横遍地,哭喊连天,惨不忍睹。几万辽兵被牛撵着,兵找不到将,将找不着兵,完全丧失了斗志,潮水般向北退走。韩昌弹压不住也被拥着向北退去。

任堂惠见此情景高兴万分,他带领军民百姓杀出东门乘胜追击。

辽兵被牤牛撵着退了五六里路,刚要喘口气儿,西北白沟河方向鼓声大作,杀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孟良、焦赞。他们在太行山得知三关吃紧,便带了铁甲军赶来助战。迎头一阵乱杀,辽兵前后受敌,无心恋战,转头又往东跑。

韩昌见大势已去,拨马想逃,孟良、焦赞紧追不舍,左右夹攻。焦赞一连三鞭打得韩昌口吐鲜血,孟良挥起板斧就要结果韩昌的性命。这时,杨六郎飞马赶到,大喝一声:“留他一命。”孟焦二将收住了兵器,杨六郎向前一步,说道:“韩老弟,别来无恙?”韩昌羞得脸红到脖子根儿无言答对。杨六郎微微一笑:“你君臣费尽心机夺了我的兵权,怎么样?我弄一群牤牛照样能杀你个片甲不归,你服也不服?”韩昌连连点头。杨六郎又说:“还是各守疆界为好,逃命去吧。告诉你的士兵,要想活命赶快脱衣卸甲。”

剩余的辽兵被牤牛追得漫洼遍野无处藏身,听到传话后赶忙各自扔下兵器,卸掉衣甲,有的甚至连内衣内裤都脱了,一丝不挂,牤牛果然停止了追杀。这一阵,辽兵死伤无数,最终也没明白杨六郎用的是哪门子法术。

韩昌带领余下的光屁股大军万分狼狈地逃回了幽州。宋军乘机收复了失地,自此三关战事平息。正是:宋辽交兵恶战多,铁打三关护山河。六郎巧摆牤牛阵,至今仍被后人说。

杨六郎把守三关口

民间小放牛中所唱“杨六郎把守三关口”的故事,千百年来,传唱不衰,流传很广,尤其雄县一带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三关,即冀中雄州的瓦桥关、霸州的溢津关和高阳的草桥关。北宋时期,大宋国都在今日的开封,宋辽疆土以白沟河为界。而这三关,却是宋朝将士与辽兵

南北对峙,连年征战的作战前沿。当年,北面的辽国军事力量强大,辽国萧太后又野心勃勃,梦想有朝一日灭了大宋,由她统一中原。于是,她在位期间,曾多次派遣主帅韩昌率大军侵犯宋朝。辽寇的铁蹄经常践踏中原沃土,扰地伤民。

但是,尽管主帅韩昌也熟读兵书战册,武艺高强,而他的兵马却始终攻不破大宋边防的三座雄关。因为,这瓦桥关、溢津关和草桥关,由北宋爱国名将杨六郎领兵把守,固若金汤。韩昌无论强攻也好,智取也罢,每一次都被杨六郎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辽国毕竟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而杨家将士呢,守关的兵员有限,粮草有时也接济不上,总因为朝廷里有一个大奸臣潘仁美从中捣乱,不断削弱边关的军事力量。这样,辽国尽管攻不下三关,但由于元气十足,对杨六郎驻守的三关毕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而智勇双全的杨六郎熟识兵法,他在镇守三关的十几年中,曾多次挫敌锐气,智胜辽兵。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战例是他采用疑兵之计分身有术,不用一兵一卒,胜韩昌于关城之下,在“杨六郎把守三关口”的峥嵘岁月中,创造出一个以逸待劳、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同时,也演绎出民间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一段动人故事。

韩昌作为辽兵主帅,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他想:杨六郎尽管不好对付,但是,三关不只有一个杨六郎吗?我如果兵分三路,同时攻打瓦桥关、溢津关和草桥关,有杨六郎驻守的雄关难以攻破,但其它两座关口没有杨六郎镇守,攻打就容易多了。而且,如果破掉两关,只剩下有杨六郎驻守的一座,成为孤城,再派重兵围而攻之,他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时间一长,也会不战自破。这样,我主萧太后灭宋的计划就会变成现实了。那时,我铲除了杨六郎,率雄兵五十万长驱直入挺进中原,攻陷东京汴梁城,活捉宋朝皇帝及文武大臣,得到萧太后的重奖,岂不美哉?韩昌想到就做,他一贯做事雷厉风行,和副帅萧天佐、萧天佑精心合计了半夜,决定次日开始攻取大宋北方的雄关险塞。

话说次日早饭过后,韩昌作为辽军主帅,亲统大军十万,气势汹汹,从中路直取瓦桥关。而由副帅萧天佐和萧天佑各带兵十万分取两翼的溢津关和草桥关。都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大有志在必得的架式。

单说主帅韩昌,率部直抵瓦桥关前,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扎住阵脚后,立即派人到关前讨敌骂阵。结果一叫阵,时间不长,在瓦桥关的高大城头

上,出现一位头顶银盔,身披玉甲的将军。他,两道剑眉,一对朗目,鼻直口方,颔下有黑髯飘洒,真有千重的杀气,百倍的威风。韩昌骑在马上,手搭凉棚观瞧,他跟杨六郎交兵无数次,当然认得,此人正是百战百胜的宋兵大帅杨六郎。韩昌见状,锐气顿时消了大半。心想,此关有杨六郎亲自镇守,我纵有雄兵百万,又能奈他何哉?因此,就打消了攻打瓦桥关的念头,并下令回兵三十里,退到白沟河北岸,然后扎住营寨,静候两翼传来佳音。

却说率兵从东路攻取霸州溢津关的辽军副帅萧天佐,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十万兵马小跑般跟随跋涉。

到了关前,萧天佐扎住阵脚,马上派人讨敌骂阵。其用意就是探听城中虚实。如果此关没有杨六郎亲自镇守,那么,就是一场血战,哪怕是拼上这十万人马,也要夺下这座关城,为萧太后大举南侵扫平道路。否则,就要撤兵,因为连主帅韩昌都惧怕杨六郎七分,何况自己只是一名副帅呢?

这时,驻守溢津关的宋朝将士,抬出一杆红缨飘舞、枪头铮亮的银枪。这条枪,枪头锋利,枪杆系纯钢打造,十几年来,曾把辽国无数有名上将挑于马下,萧天佐一看,太熟悉了。这不是杨六郎那件令对手魂飞魄散的宝枪吗?杨六郎一贯是手不离枪,这条枪简直比他的生命还重要啊。如今,关上有银枪,说明必有杨六郎镇守此关。此时,如果贸然攻城,不仅攻不下这座雄关,也许把我这条老命搭上。而更重要的,还会打乱主帅韩昌的避一实击两虚的作战部署。想到这里,他慌忙把帅旗一摆,下令:“兵退三十里,扎寨白沟河北岸。静候其它两路出奇制胜的佳音。”

再说率兵从西路攻取高阳草桥关的辽军副帅萧天佑。他也是得意洋洋地骑着战马走在队伍前面。十万辽兵紧跟其后向高阳草桥关疾进。

到了关前,萧天佑扎住阵脚后,立即派人到关前讨敌叫阵,让杨六郎到阵前答话。这也是借机探听关中虚实。若有杨六郎在,就下令回兵,否则,就是杀一个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也要夺下这草桥关。这时,只见驻守关城的宋兵,牵出一匹雪花白的战马来。马踏城头,一声长嘶,如龙吟一般,吓得城下辽军众多人马直打哆嗦,仿佛站立不住似的。萧天佑见状,急忙手搭凉棚朝城头观望,他不看则已,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杨六郎那匹日行一千,夜走八百的宝马

良驹。这匹战马,他太熟悉了。十几年的征战中,这匹威猛的战马曾踏碎辽军多少将士的头颅。这匹马令辽军闻风丧胆,为宋室江山的安宁立下无数的战功。萧天佑想:“草桥关有杨六郎的白马,就一定有杨六郎守城。我若贸然攻城,不啻于飞蛾扑火,以卵击石。那还有好果子吃啊?不行,还是按照预先制订的作战方案,避实击虚,我干脆撤兵吧。”想到这里,他赶忙传下军令:“撤兵”。真是兵败如山倒,闻到撤兵的命令后,辽国十万大军不战自溃,一下子退兵三十里。到了白沟界河北岸才收住阵脚。

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杨六郎分身有术,智守三关,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故事,这故事已经流传了近千年,它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一代的继续流传下去。

乾隆打水围的传说

清代乾隆皇帝来白洋淀打水围确有其事。乾隆每次来白洋淀都在雄县马蹄湾村落脚,常由该村一名姓宋的船工用船载着到各处去。久之,乾隆念其忠诚厚道,赐其田二百亩,名为皇封地。那地在今高碑店一带,一直租给当地人耕种。宋氏后人每年收取地租,用来吃清明会,这事儿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结束。

乾隆打水围的由来还得从刘罗锅说起。

那时,刘墉任弹劾御史,每天三本,参倒了不少贪官污吏,不法之臣。一个老太监自恃服侍皇上、太后多年,深受宠爱,满朝文武都敬畏三分,自信身无过错,对刘墉卖狂:“刘罗锅,你今儿参这个,明儿参那个,满朝文武你参遍了,你可有本事参我一本。”刘罗锅嘴角一翘:“容我一试”。

次日早朝,刘罗锅出班:“万岁,臣有本奏,太监们自幼净身,进宫伴驾其情可嘉,然,老太监进宫多年,理应复检扫茬,以免乱宫生事。”乾隆听着有理,准奏。降旨:凡老太监一律扫茬。可怜那大太监为一句狂言,若大年纪再受一刀之苦。自此满朝文武莫不畏惧这位刘罗锅。

乾隆恃天子之尊,治国有方,政绩赫然,也卖狂:“刘罗锅,满朝文武你参倒了一半,连太监都参了,找个事由儿参朕一本算,你有胆儿。”刘罗锅说:“容臣一试。”

次日上朝,刘墉奏道:“臣对大清律有一条不明请教陛下。”“讲!”“偷坟掘墓该当何罪?”“见尸者杀,不见尸者发。”“何所谓发?”“发,即发配充军。”“臣再问,拆明陵补清陵谁的主意?”“乃朕旨意。”“臣斗胆,此乃偷坟掘墓。想明陵乃前朝朱家之坟,你私拆寝宫实乃偷坟掘墓之举。”乾隆理亏,又耍天子威风:“难道你敢治朕之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怎个罚法?”“臣闻京南白洋淀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臣愿与和珅和大人乔装改扮陪万岁去打水围。一者暂免国事之扰以养息龙体;二者可寻欢取乐以悦圣心;三者借以体察民情以定国策。”其实这第三才是刘罗锅的初衷。乾隆点头默许。

临行前刘墉拿出一个红兜肚:“万岁戴上此物以免着凉。”兜肚上有条银锁链,乾隆明白这是给自己上了刑具,刘、和两人就是解差,白洋淀之行明里是打水围;暗里是戴罪发配。

自古以来哪个臣子敢发配君王?一路上乾隆窝着一肚子火,不断找碴,想给刘罗锅也定个罪名。

三人出了皇宫到了天桥,大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和珅说:“人真多呀!”乾隆随即问刘罗锅:“你说说有多少人?”刘墉明白:这是找碴呢,回答多少都对不了,答八千,他会说:“明明是一万你去数吧。”不数:欺君;数不对:也是欺君。得,欺君之罪戴上刑具陪我走吧!这罪就受大发了。刘罗锅毕竟非同一般,回答道:“万岁,这里只有两个人。”乾隆心里一乐“这回抓住把柄了!”假装大怒:“胡说,这么多人怎说只有两个人?”刘墉慢条斯理的解释说:“万岁,到这儿来的人,不是求名的就是求利的,所以说只有名、利两人。”乾隆无奈,点头称是。

出了京城一直前行,这天路过一块菜地,乾隆问:“世上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欢喜什么恼?”和珅抢着答:“茄子高北瓜低,冬瓜冬西瓜西,星星多月亮少,娶媳妇儿欢喜发丧人恼。”给刘罗锅设的套儿和珅抢着钻了。乾隆不甘心又问刘墉。刘罗锅不慌不忙的回答:“君高臣低,文东武西,小人多君子少,借帐欢喜讨帐恼。”刘罗锅回答的头头是道,这碴又没找上。

一路上乾隆这肚子火总泄不出来。这天到了淀边见了水,乾隆又生一计,问

刘罗锅:“你是忠臣还是奸臣?”“臣自然是忠臣。”“君叫臣死臣就得死,既是忠臣,你去死吧!”刘墉慢腾腾的站起来问:“臣想问怎么个死法?”“跳水!”“臣遵旨。”刘墉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臣斗胆问:陛下是明君还是昏君?”“朕自然是有道明君。”“臣闻忠臣遇明君则生;遇昏君则死,臣乃忠臣今又遇明君,不当死。”乾隆说:“还真有你的。”

进了大淀,和风习习,风光秀丽,乾隆坐在船头心情好了许多,仍忘不了刁难刘墉。船行进间乾隆伸手揪一棵稗草,草断了,发出了“吱儿”的声音,再揪一棵,又“吱儿”的一声,乾隆随即问:“刘爱卿‘吱儿’怎么写?”刘墉张口回答:“草字头儿,水字心儿,左手右耳加土墩儿。”“为什么这样写?”乾隆问。

“此草长在水中生在土里,所以有草字头儿、水心儿、土墩儿,发出声音用手拔,得有提手儿,听音儿靠耳朵得有耳旁。”乾隆不由拍手叫好。

后来,乾隆在白洋淀深入民家,体察民情受益匪浅,所以后来又多次来白洋淀打水围。 李允则以智守雄州

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两国罢兵息战。边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以及边民纠纷等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州官的人选也非常重要。宋真宗对此十分重视,召集群臣商议,宰相推举沧州太守李允则出任雄州知州,群臣一致认为可当其才。于是真宗降旨调李允则赴雄州任职,次年又追授为河北沿边安抚使。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叫“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用现在话说叫“军政一把手”。

李允则果然不负众望,在任十四年屡出奇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了和平稳定,深得朝野好评,死后被朝廷列入名宦祠。他做的许多事显示其谋高略广,可谓奇中之奇。咱们拣几件有意思的说说。

瓦桥关北外罗城

李允则到任后即围城巡视了一圈儿,发现城墙失修,多处坍塌颓废,一旦再

起战事,多有不便,于是下令整修城池。

城墙属于军事设施,两国刚刚订立和约,此时修固城墙,自然引起敌方注意。消息传到辽邦,辽主问丞相:“我邦已同南朝订立和约,他们尚且修固城墙,难道不是违背和约吗?”言外之意对李允则有点儿不放心。丞相张俭回答:“李允则是个忠厚长者,诚信守约,不必多虑!”消息也传到东京,宋真宗降旨查询,李允则回复奏道:“和约刚刚订立,还没有正式履行,我们趁此机会修好了城墙,否则日后颓废坍塌岂敢再动?我们不能因此废弃了守备。我担心辽人反复无常,战事不可预测!”宋真宗认为有理,不再追问。

修城墙的一点小事,竟然惊动了两国首脑,可见边关的事无大无小;也可见这个官不好当。从这事也可看出李允则远见卓识,宋真宗选人选对了。

接下来的事更棘手,可李允则毕竟干成了。

原来的雄州城东西宽,南北长,周长仅七里,非常狭小。城北有个瓮城也很小。瓮城里外住了很多居民。李允则着眼于备战,他考虑到一旦再起战事,这些居民首当其冲,撤不进城里,先受其害。最好的办法是扩展城池,把这部分民居圈进来。

然而谈何容易?修了修城墙已引起双方的警觉,倘再扩建城池,惹起外交纠纷,那可是掉脑袋的事。

可李允则自有妙计。

他先在城北修了座东岳祠。修好后,他又说想造一个金香炉,号召大家捐献金银。其实捐献是次要的,目的在于营造声势,在于广而告知。居民们踊跃捐献,这事闹得家喻户晓沸沸扬扬。后来用百两黄金制造了一个大金香炉。金香炉供在祠里任由人们参观。这事越传越远,辽方也知道了,许多人越界过来观看。

声势营造足了,李允则令人偷偷把金香炉撤走,假说被人盗走了。接着挨门挨户搜查,大张旗鼓的捕盗,又多次行文到北国,说要修建围墙保护庙宇。随后命人挖壕砸夯砌墙。没等辽邦反应过来,几天时间迅速地砌好了城墙。

等辽邦察觉到,已经晚了。再反对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只好闭口不言。

这样城北的居民尽行圈进城里,赢得了民心。城池面积扩展了,城墙周长达到九里零三十步,增强了防御能力,既达到了目的又没引起外交纠纷。

从这事可以看出李允则的心计、智谋决非一般。九百年后仍有人写诗赞曰:“瓦桥关北外罗城,筑者吾能道姓名。”

化腐神奇防敌兵

边关的形势变了,情况也变了,李允则善于因情而异,化无用为有用,化不利为有利,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早先城里有一座楼,为斥堠,即瞭望敌情用的,站在楼上能观察到十里外的情况。罢战议和了,军或民谁也不敢登楼。因为登楼会被敌方认为是挑衅行动,恐怕引起外交纠纷。这楼就成了废楼,不仅没用,还占着地方碍手碍脚的。李允则说:“南北既然已经议和,还要这东西有什么用?拆了吧!”拆楼的砖、木料运到城北修了座高高的佛塔,州民百姓尽可攀上塔顶观光赏景。一旦再有战事,登在塔顶可看到三十里外的敌情。这一拆一建,看得更远了。

城外有许多陷马坑,不打仗了,这些坑没用了。不仅没用,还给自家带来不便。李允则下令平坑,整成菜地令士兵们种菜。士兵们在平整的土地上修通了道路,整畦列垄打井灌溉,种植蔬菜,方便了出入,增加了收入。李允则又下令,沿道路、畦、垄栽种荆棘,纵横交错的修成短墙篱笆。谁知道,这东西更能有效地阻挡骑兵。

李允则还命令安抚司在雄州所有的空地上栽种榆树,给老百姓建房用。几年后遍雄州榆树成行成林,人们这才明白,岂止仅为建房?再打起仗来,这里只有利于步兵,以骑兵见长的辽兵却难以发挥作用。

巧借祭祀展雄风

古代有一种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活动,称为‘禊’(读xi四声)。宋、辽订立合约后,白沟河成了界河,宋朝百姓每年春天在界河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为修禊事。

李允则到任后正是白洋淀大面积蓄水之后,宋军因此有了水军。由于没有战

事,又缺少操练的机会,士气、战力都难提高。

李允则把修禊事办成了一场划船比赛。他提前做了周密部署,调动起各营的士气。各营将士士气高涨,摩拳擦掌,都准备大显身手,一决高下。到了那天,从白洋淀开来许多船只,云集在白沟河上,一队队一排排非常整齐有序。河两岸都挤满了观众,称得上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南岸是宋朝的百姓,北岸是辽邦的百姓,李允则有意识的放纵辽邦观看。开赛后,一条条赛船疾似流星,快似飞箭,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呐喊声、助威声、鸣锣声、击鼓声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非常壮观,展现了各营的威风。

这本来是一项民事活动,与军事、防务风马牛不相及。可李允则却能巧妙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既把祭祀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又操练了军队,展示了武备,震慑了辽邦,可谓一举数得。

计惩谍奸显神通

两国订立了和约,边界表面上风平浪静,暗里谍奸们你来我往斗得很凶。 李允则可谓全才,不仅治政、治军有方,还善于谍战。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雄州本来没有燃放灯火的习俗。李允则与民同乐,令全城大街小巷,搭建牌楼,悬挂彩灯,施放焰火,号召居民赏灯观景,纵情夜游。雄州城自是热闹非凡。辽军得知了这情况,派了一个头目化装成商人,乘夜乘乱刺探军情。

李允则的情报工作也开展得很好,及时掌握了敌将要来刺探的消息,立即做了部署。如果按照常规,抓起来杀了就完了,可李允则另有妙计。

两名下属按李允则的授意,在来路上等待。残阳西斜时,果然来了一个衣着华丽,骑着骡子的商人。两人即上前搭讪,陪着那人进了城里。然后引着他沿街逛景,赏焰火看彩灯,直玩到深夜,又领他进了旅舍。这一来那家伙的刺探军情的事泡汤了。在旅舍里。两人陪着辽军头目喝酒,又叫来两名妓女陪酒,四人轮流把盏,左一杯右一杯,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担心他一开口说话,公开了身份,事就不好办了。辽军头目直喝得酩酊大醉,他出门方便时,看到自己的大骡子在

廊下拴着呢,心想:“此时不跑,更待何时?”翻身跨上骡子,紧加几鞭逃走了。

这一切都是李允则安排的,他闻报后哈哈大笑说:“等着看好戏吧!”

原来那辽军头目是幽州统军,他回到幽州后这事就解释不清了。没暴露身份吧,怎么享受到优厚的款待?暴露了身份吧,怎么能跑回来?于是上司怀疑:八成让宋军俘虏了吧?八成投降了吧?干脆杀了吧!几天之后被斩首了。再后来辽军轻易不敢越境。

你说李允则的招儿奇不奇?

有次捉到辽军一个谍奸,李允则亲自给他松绑,好言抚慰,热情地款待。谍奸深受感动,主动交出了刺探到的钱、粮、兵马数字。李允则说:“你得到的数字不准确。”随即叫出主管的书吏,叫书吏搬出钱粮兵马籍薄,报出实数给他听。谍奸誊写一遍,又请求加盖印鉴。李允则给他盖了印,又赠给他许多银两,放他走了。

几天后谍奸又回来了,不但交回了带走的钱粮兵马数字,还带来了辽国的钱粮兵马,地理情况。

你说李允则的招儿高不高?

有一天,一个边民来州衙告状,说被辽方的人打伤逃回来的。李允则详细地询问了情况,推断出事情的缘由起因。于是他给了那人两千钱,要他回家养伤,嘱咐他不要乱讲。众人都以为李允则胆怯,畏惧辽国人。

过了好多日子,一个多月后,辽方幽州派人来查询此事,李允则则回答:“没听说这事啊!”来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原来那是一个谍奸所为,他想以打人为由,挑起两国争端,借此邀功受赏。这小子兴冲冲地跑到幽州府衙报了‘功绩’,在家静等着领赏呢。

幽州府衙满以为雄州会派人责问此事 ,孰料雄州一直不曾去人。李允则如果按通常做法,派人交涉,正好给谍奸做了佐证。幽州府衙等不下去了,派人去雄州查问,却得到‘查无此事’的答复,于是大怒,以‘虚功邀赏’之罪,把那谍奸抓来杀了。

那小子偷鸡不成倒赔一把米,而且赔大了,把命都赔上了。

有一次李允则在军中排筵饮酒,正进行时,有人来报:“甲仗库起火了!”。众人大惊失色,惊慌失措,李允则依然端坐,传话继续饮酒。副将坐不住了,起身请求前去救火,李允则摆手说:“不必!”。大家见他如此镇定,也就安下心来。一会儿,火熄灭了,李允则命人查点损失情况,又命人去瀛州借来兵器甲仗,如数补齐库存。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外人并不知晓。

后来朝里枢密院以‘失火不救’之罪上奏章,弹劾李允则。宋真宗深知李允则的为人,看过奏章后说:“允则一定有他的道理,且听他怎么说吧!”

李允则回奏道:“甲仗库乃是重地,防火相当严密,突然失火一定是奸人所为!背后一定还有更大阴谋,我等如冒冒失失去救火,说不定还发生更大的事呢!”宋真宗认为说的有理,不再追究。

李允则在雄州十四年深得民心,死后被朝廷列入名宦祠,可谓名垂青史!

马阴阳的故事

雄县老年间有个半仙,叫马阴阳也有叫马真人的,给大家说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那个年头分洪道里是常年有水的,分洪道南边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姓陈的老头,村里人都传说他会星象占卜,奇门遁甲,能求风雨。可是村里人包括上年纪的却都没见识过。那年正值仲夏,人们在地里干农活热了,都在河堤上的树荫下乘凉,几个人坐在一起说着闲话,老陈在一边抽着旱烟眯着眼靠着大树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大伙聊着。

这时候有人喊了,你们看你们看,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水面上由东向西飘来一叶小舟,船头一把太师椅上坐着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头,手里拿着本书,远远地看不清是在看书还是在打盹。奇怪的是船上没帆没桨,连第二个人都没有,小船却是逆流而行。大家就议论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时旁边的老陈开口了,那是马阴阳,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半仙。大家都说你看他那个得意劲,老陈你不是也厉害着呢吗,你给他点颜色看看。老陈禁不住大家再三的说,就和大家说,我倒是可以和他开个玩笑,但是他肯定知道,肯定会叫咱知道他的厉害,到时候大家都要听我的。

老陈摘了一片柳叶,捂在双手之间口里念念有词,把双手放到水里轻轻地打开双手,柳叶已变成了一条小鱼轻快地向着小船游去,只见那条小鱼越游越快,越游越大,变得竟比那小船都大出了半个身子,只见鱼儿轻轻地一拱,小船就翻了。鱼儿不见了踪影,小船飘飘悠悠的被水冲地向东流去,也没见船上之人呼救。大家都惊叹老陈真是神人啊,老陈摇摇头拿起锄头去地里除草了,大伙儿唠了会也都各自拿起家伙到各自的地里干活去了,工夫不大只见从西北方向的天上飘来了一块黑压压的云彩,远远地就听到了轰隆隆的雷声,这时大伙就听见老陈喊,大家都趴到地里千万别动,马阴阳来了。只见老陈把锄头在地上一戳,把自己的草帽挂到了锄头上,云彩也到了头顶,只见一个炸雷把老陈的锄头劈成了两段。一阵风又把云彩刮得无影无踪,短短两分钟不到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大家胆战心惊的走到老陈身边说,马阴阳这么厉害啊。老陈说:这就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为什么我会点东西不敢显露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高人 把命就搭上了,大家快去干活吧,以后谁也不要提这事啊。

青石山的传说

雄县自古就是燕南赵北的军事重地,又是南北通衢的交通要道,历经千百年孕育出了缤纷多彩的文化和朴实淳厚的民风,更演绎出许多美丽的传说,青石山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县城往南走,过了一个叫坛台的小村,眼前就是一条又高又宽像堤一样的大道,这就是北京通南京的交通驿路。无论春夏秋冬总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由此向西南一望,那是白洋淀边一片一望无际的荒野,当地人叫千亩方的地方。在千亩方里,静静地躺着一块四四方方的大青石,它是做什么用的,没人知道;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老人们只知道它叫青石山。

青石山正东有个小村叫王家房,因这里紧临白洋淀地势低洼十年九涝,人们

种的庄稼往往颗粒无收,因此这里的人们家家种上几亩箐,箐这东西不怕水,收获了在水里沤成麻纺成“经子”做成叫做“钱串”(串铜钱的东西)的一种细麻绳,到了冬天家家担着去京城一带去卖钱串。

话说明万历年间王家房村里有个青年叫王大柱,和村里的人一起到京城卖钱串。由于年轻,又是第一次去,不会做买卖,快到年底了才卖完。同村的早都回去了,大柱赶紧把搭裢往肩上一搭手拿着扁担急急地往家赶。

冬天白天短,早早地天就黑了,大柱急着往家走,又渴又累又饿,想在道边上歇会。刚一坐下,猛一抬头,朦胧中看到一座宅院,大柱想或许那是人家吧,先去讨口水喝再说。于是大柱就起身往宅院走去。

大柱前去叫门,开门的是一位仆人模样的人,大柱说明来意,仆人很客气地把他让了进去,正这时一位长得气宇不凡,仪表堂堂的中年男子从内堂走了出来,一听大柱的口音,马上问他是哪里人。大柱说:“我是直隶雄县人。”那人惊喜地说:“真的?我们是老乡呀。我也是雄县的,”于是马上让下去准备酒饭,看到大柱一脸的茫然,中年男子笑着说自己姓白,多年前来这里做生意,很长时间没回家了,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和一大群兄弟姐妹,想托大柱给家里捎封信转告家人他现在很好。大柱听后爽快的答应了。酒足饭饱后大柱又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中年人把写好的一封信交给大柱,并嘱咐他找到一个叫青石山的地方并把信交给一个姓白的老者。

青石山在哪大柱自己也不知道。他心想回家问问老人们再说吧。快到雄县时已经是年三十傍晚,家家挂起了灯笼,贴上了对子。想到家里人大柱更是着急万分。刚一出坛台,天就完全黑了,路上已经没了行人。他越走越黑,伸手不见五指,原来熟悉的道路顿时变的陌生起来,他只能摸索着往前走,急得浑身是汗的他可怎么也找不到去王家房路口了。正在不知所措之时突然看到前边有一两点灯光隐隐约约的,这下可把他乐坏了,以为到了村边。于是赶紧走上前借着灯光一看原来是一座大宅院。黑漆的大门两旁挂着两盏大灯笼,上面写着大大的“白”字。再看门两边的柱子上书一幅对联,上联是“燕南赵北人杰地”下联是“雄关屏翠富贵家”。抬头一看,门上一块黑漆大匾写着“青石白府”四个金色大字。此时大柱想这难道就是路上捎信先生的老家青石山吗?于是大柱叫门一问才知

道这果然是青石山。大柱就把路上捎信的事一说,仆人大惊着说“莫非是大公子有消息了?”赶快吩咐别人叫出老爷和老夫人来客厅。一会儿一群丫环簇拥着两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到客厅,大柱从搭裢里拿出信交给他,老者接过来打开一看,颤抖着双手老泪纵横,嘴里不断地说:“这下可好了,孩子终于逃出了这场劫难,终于有消息了”一边的家人也都喜极而泣。随后老者对大柱千恩万谢,得知大柱是王家房人时更是喜出望外,于是让仆人提着灯笼送他到路口,临分别时,老者再次感谢大柱并从怀里拿出一把黄豆放在大柱手里,并让他好好收藏。大柱是个实在人,也没多想就把豆子放在搭裢里的袋子中。

回家后大柱就把路上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媳妇听,媳妇也感到很蹊巧,忙着问那豆子在哪。大柱忙把搭裢拿到灯下一看,除了自己的东西豆子全不见了。原来搭裢角上磨出了一个小洞,豆子已经顺着洞掉了出去。再仔细找,由于搭裢是粗布很厚实,中间还夹着一颗没掉,大柱便拿了出来,一看顿时大惊,原来是一颗璀璨的金珠子。夫妻两个也顾不上包饺子了赶紧打着灯笼往回找,顺原路找了一夜,一直找到千亩方既没再看到金珠子,白府也消失了。看到的只是一块方方正正的大青石静静地躺在千亩方的荒野里。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是碰到狐仙了。

棋赌“连桥”留趣话

“天下大庙数鄚州,十二连桥赵北口”。早年间,这是京南的两处胜地。这里单说这十二连桥吧:桥上是北京通南京的官道,桥下是保定府下天津卫的水路。桥上车水马龙,四时不断;桥下水流潺潺,船橹相连,真是风景如画。正因为东西南北水陆交汇,所以十二连桥才更是远近闻名。

十二连桥原本都是任丘的,后来第一桥——月亮桥输给了雄县。

有一年雄县来了位刘县太,因为爱下棋,也称为“棋县太”。这老兄本是个阔少爷,家大业大,府里金银如山,奴婢成群。他玩腻了想过过官儿瘾,花大把银子捐了这任知县。上任后,嫌当官儿麻烦又花钱雇了位师爷,衙门里大小事都推给师爷,自个儿成天下棋。那师爷倒是能干,每天都把所有该办的事打理得妥妥贴贴,这位县太爷也坐得稳稳当当。

“棋县太”迷棋的劲儿天下少有,棋盘边儿一坐,手把着棋子儿眼盯着棋盘,下一天不吃不喝,其他事儿一概不管,就是皇上来了,水吞了家门,火烧到房顶,他的屁股都不会挪窝儿。整个儿一个“棋呆子”。

其实“棋呆子”也称得上“棋君子”,向来直输正赢,从不悔棋,棋子落地为死,板上钉钉。输了摆下盘。

不过你赢了他想走,没门儿,你还得陪他下,死缠滥打,直到他赢棋才罢,又算得上“棋赖”。

日子一长,他这棋艺还真大有长进,一二五的还真不是他的对手。到后来竟胜遍了县内所有高手。

这天他突发奇想,想在邻县找个对手,于是给任丘发了封公函,邀任丘县令切磋棋艺。不凑巧,任丘县令正发愁呢。他愁什么呢?

任丘知县行九,人称九太爷,进士出身,看着糟饸饹不起碗儿,倒也才华出众,别有心机。可就是官运不强,到任后连年荒旱,连年欠收,老百姓纷纷外出谋生。年年征不齐赋税,越来越穷,直穷得三班衙役辞了两班,又辞了轿夫杂役,卖马换驴,典当度日。

九太爷每日借酒消愁,渐渐地成了瘾,一天不喝无精打采,两天不喝失魂落魄。四两老白干儿下肚立马才思敏捷,断案如神。

真是越穷越赶上,越渴越吃盐,黄鼬单咬病鸭子,懒汉偏赶上闰月年。这天九太爷正为钱发愁呢,京城来了圣旨:皇上近日南巡,十二连桥年久失修,限期修复,尅日完工,误了大事革职拿问。到哪筹这笔修桥的银子呢?左想左没辙,右想右没辙,所以愁上加愁。

偏偏这时雄县来凑热闹,邀九太爷下棋。九太爷气不打一处来。心说骑驴的不知赶脚的苦,我这坐着火焰山呢,哪还有心思下棋。越想心里越不平衡,我这累死累活面临着革职问罪,人家整天下棋太平无事。究其原因不就摊上个好师爷吗?不就摊上几个好村子吗?不就摊上下十庄子吗?这下十庄子是雄县城西南的十个村子,由于挨水靠淀旱涝保收,村村富得流油,钱粮赋税乌泱乌泱的,这几个村简直就是雄县的聚宝盆。

九太爷忽地有了主意——立即约定后天在月亮桥切磋棋艺。

月亮桥是十二连桥的第一桥。早先桥北有碑上书“燕南赵北”,这是古燕国赵国的分界地,也是多年来的县界。

那天“棋县太”早早来到月亮桥,三班衙役八抬大轿威风凛凛。好一会儿九太爷才到,相比之下更显得寒酸——褪了色的官服,破了沿儿的官帽,打着补丁的官靴。带着一个小书僮没坐轿没骑马,骑了头小毛驴。手抓着个酒葫芦,边走边喝,早醉忽忽的了。

寒暄过后,摆好棋盘,九太爷提议:“咱们都是一县之主,下棋也得显出身份,我拿十二连桥作注,你拿下十庄子作注,我输一盘划给你一座桥,你输一盘拨给我一个庄子,怎么样?”棋呆子不知其中利害满口应承。

第一盘“棋县太”大刀阔斧长驱直入,杀马踩车划拉卒,倍儿顺,眼看一将致死,不留神自家给人打了闷宫,先输一盘。拨出一个庄子。第二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车看炮,炮看马,马踩连环,环环相扣,哪知一粗心连丢仨子儿让人家一招致命,又输一盘,再划出一个庄子。

让个醉汉连赢两盘,“棋县太”火了,越着急越出错,竟又连输了几盘,一会儿,下十庄子全拨给了任丘。

九太爷想见好就收,“棋县太”可不干,“赖”劲儿来了,非得再来十盘。九太爷心说:“正好,再输给你十座桥,我彻底解脱。”

这时,师爷到了,一看,坏了,这棋输赢雄县都吃亏。输盘棋,输个聚宝盆;赢盘棋,赢个填不满的坑。里外一折腾,棋呆子的太平官坐到头了。拦住这棋别下了,“棋县太”的脾气都知道,肯定不行。

师爷另有办法。趁“棋县太”出去方便,师爷上前说道:“九太爷是人醉、棋妙、招儿更高,令人佩服。”九太爷说:“久闻师爷大名。”一伸酒葫芦说:“你来口。”师爷说:“我想提个醒,我们那位太爷只会下棋,不会修桥,桥到他手里误了工期,是找他,还是找您?”九太爷心里“格登”一下,心想:“这桥还真不能输给他,误了工期肯定找我。”师爷又说:“你也不能赢了。皇上的封地岂容你们输来输去?便宜占了就此打住吧。倘有人上报,二位少不了都得丢官罢职。”

九太爷长叹一声:“这棋不下了不行,赢不行,输也不行,我该咋办?”师爷说:“最好是下和棋。”

下和棋?谈何容易!接下来可是一场苦战,“棋县太”不计后果,拼命想赢,使出看家本领。九太爷的棋高深莫测,既不断拆对方的招儿,还得适时削弱自己。瞅准机会拼卒兑车马换炮,一个剩单车挂炮,一个剩单车挂马——和棋。再一盘,马换炮,炮打马,小卒乱划拉——又是和棋。

师爷看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这样一连下了九盘和棋。最后棋县太总算赢了一盘下了台阶,知道了天外有天。

这样,月亮桥归了雄县,县界移到桥南。下十庄子归了任丘。九太爷把修桥承包给各庄子,各村只管修桥不交赋税,各村皆大欢喜。

小书僮问九太爷:“从未见太爷下过棋,啥时学的?”九太爷闻听微微一笑,说:“当年我爷爷在棋院供职,我三岁学棋,七岁随爷爷进宫陪皇上太后下棋,专下和棋。”

转自:第一文库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