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1)

日前,苏州高新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证件单一窗口揭牌启用,把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居留证件办理时间大幅缩短至7个工作日。该窗口“全链条”审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创新实践,走在了全省前列,为更多国际人才汇聚高新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有利、更便捷的条件。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2)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建明,市公安局副局长吴建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旭翔参加仪式。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3)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4)

高新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证件单一窗口位于区行政服务中心3楼。该窗口的启用,实现了机制、模式、时效的三个突破:

机制上,把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这两个分属不同管理部门的不同受理事项“合二为一”,分别由片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管理部门和公安出入境居留证件管理部门派出人员,形成“专窗专班”,实现业务办理“背靠背”到“面对面”的转变,实现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事项“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并发证”。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5)

模式上,单一窗口改变以往先办理工作许可证,后办理居留证件的模式,申请人可到单一窗口一次性提交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证件的申请材料,实现了业务办理“串联到并联”,从“两次受理、两次发证”到“一次受理、一并发证”的转变。

时效上,单一窗口将国家规定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作许可证审批、15个工作日内完成居留证件审批”的时效,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完成“两证”审批,大幅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切实为涉外企业和外籍人士办事松绑减负。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6)

一家外资科技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介绍:“以前我们企业聘用外籍员工,要去区科创局办理工作许可证,然后去出入境管理大队办理居留证件。单一窗口启用后,我们不用再两边跑了,不仅申请流程简化了,还节约了审核时间,真是实打实的利好!”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该窗口是全省率先实现“全链条”审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窗口。2017年,为充分发挥移民和出入境政策红利在便利人员往来、服务开放发展的独特作用,苏州市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初审业务委托下放至高新区。2022年1月20日,苏州市进一步将审查决定业务委托下放至高新区。就此,高新区获得从初审到审查决定的“全链条” 业务,可以让外国人用人单位“足不出区”就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预审、受理、审查决定和发证等业务。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7)

目前,高新区正努力打造创新资源最集聚、创新生态最活跃、创新协同最高效的产业科创主阵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新区一直以来以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2021年,全区累计完成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预审业务7554件。截至目前,全区持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人才数为1258人,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534人,位居苏州大市前列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8)

高新区科创局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区科创局、区公安出入境等部门将继续提升服务水平,细化措施,加强对外国人居留“一件事”的人员、场地、系统等要素的保障;将深化协同联动,相关部门将对各自负责事项及流程梳理整合,形成合力,协同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

近年来,高新区不断提升外国专家工作水平,推动国际化合作和人才引进,根据《优化政务服务行动方案》,优化外籍人才居留服务,延长申请签证或居留的外籍华人停留期最长至5年,延长境外人员工作签证最长至5年,为海内外高校生及留学生创业、实习提供便利;针对外国专家住宿、就医、子女入学、联谊交流等推出一系列措施,切实提升外国人才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9)

数据显示

高新区累计集聚国家级外专项目专家10名,省外专百人计划专家9名,省外专工作室7家,市外专工作室29家,市“海鸥计划”377名。特别是2021年,7位高端外国专家获国家外国专家项目经费资助,创历史新高;3位专家获评省级外专“引智计划”项目资助;1家单位入选市外籍院士工作站,实现区内零的突破;59名专家入选市“海鸥计划”,创历史新高,列全市第一。

这些外国人才的引进

为高新区打造

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奋力走在全国创新型科技园区前列

走在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前列

提供了强大的海外人才智力保障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10)

全市率先试点(全省率先揭牌启用)(11)

苏州高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张伟敏、杨炎橙、区科创局

监制:云彬、丁瑞

主编:黄小梅

编辑:蓓蕾

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