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宜壶土特产超市(宜壶陕北人才懂得味道)

“山是家乡美,酒数宜壶香”,宜壶,是家乡特饮的一个品牌。是老家人过去每逢冬天,几乎家家都要做的一种稠酒。后来经过市场化运作,注册成了一个商业品牌,也算是一个地道特产,作为家乡特产的这个品牌的稠酒似乎还不多见,大多都是自家人来回带一些,亲友互赠,有时也在招商洽谈一类展会上,作为地方特产的推介品牌,还没有大范围推广,自然知道的人也就很少了。

陕北宜壶土特产超市(宜壶陕北人才懂得味道)(1)

做为特产,宜壶稠酒自然充满着家乡的味道,醇厚香甜。在过去,生活还不怎么富裕的情况下,每到冬天,基本上家家都要自己做些稠酒,一方面是招待亲朋好友,更多的是自家人享用。有些人家一直能喝到开春起来,清明前后才不再喝了。每次到吃早饭前,烧上半锅稠酒,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少则半碗,多则一碗两碗,就着腌制的酸菜,频频下饮。热得起劲,酸的有味,其乐融融。一碗下肚,浑身热乎乎的,简直舒服极了。

陕北宜壶土特产超市(宜壶陕北人才懂得味道)(2)

记得我第一次喝这个是上初中的时候那会还没有成品包装是外婆自己酿制的酒味比较浓,喝多了会醉,我也不怎么喜欢那个味道,直到后这种传统美饮被做成了品牌,推向了市场,成品包装的没有那么大的酒味,喝着酸酸甜甜的特别舒服。从那以后稠酒也成为我每年的必备年货。直至后来毕业工作嫁人这个习惯也随着我远离家乡而丢失。在老家陕北稠酒比较常见而来到新疆后就没见过了,网上卖的买回来也不是那个味道,今年让弟弟给我寄了两箱用来招待亲朋好友以及自己喝感觉真的很好。(只是现在又比较怀念外婆自己酿的那个味道了,估计现在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吧。)

陕北稠酒历史悠久,它产于黄河壶口瀑布所在地丹洲(宜川县)陕北特产之一,以黄米为主要原料,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味道香甜适口,闻名全国,它营养丰富,是陕北人民逢年过节和冬春两季的必备之食品。当年毛主席和周恩来在延安时,陕北人民用滚滚的米酒敬亲人。在老家家里来了客人,稠酒是必不可少的,先喝稠酒,再喝白酒,直到客人尽兴,主人满意后才开始吃饭。既体现了家乡人的好客,也证明家乡人那种粗犷豪爽的性格和淳朴厚实的心性,正像他们生活的那块土地一样。

陕北宜壶土特产超市(宜壶陕北人才懂得味道)(3)

陕北稠酒具有消食化积、补中益气、养肾扶肝、活血润肤、散湿畅意之功效,是养生保健佳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自然环境恶劣,自古为苦焦之地。陕北人把上山劳作叫做“受苦”,自称“受苦人”,终年劳作,所获无几。只有过年时,才有余暇、有余粮去做陕北稠酒。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稠酒端上来,有直接饮用的,有泡上熟米的,也有滴进荷包蛋的,食法略有不同。但人们指望稠酒祛病延年、驱寒解忧的心愿是一致的。稠酒可帮助消化过年时节的油腻厚味食物。黄土地孕育的浑黄的稠酒使陕北的汉子魁梧坚韧、婆姨健美爽朗,所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陕北稠酒功不可没。

陕北稠酒在民间也有很多叫法,有叫稠酒黄酒 米酒 软米酒 黄软米酒 糜子酒

陕北宜壶土特产超市(宜壶陕北人才懂得味道)(4)

稠酒在喝时,每千克稠酒兑3千克的水,然后把酒煮沸,就可以喝了。酸甜可口,并有淡淡的酒香,男女老少都适合饮用。不会喝醉的噢,呵呵,在煮时要注意时不时要用勺子搅拌一下,搅拌均匀,不可沉淀到锅底,以防烧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