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的读书笔记(水犹寒读书笔记)

初唐四杰有三个不得好死。写《滕王阁序》的王勃落水惊悸而死;卢照邻吃丹药吃得手足残废,不堪折磨,投水自尽;骆宾王随徐敬业反武则天,兵败失踪。只有杨炯善终,活了43岁。

今天只说骆宾王。

耐寒的读书笔记(水犹寒读书笔记)(1)

中国孩童学习古诗,骆宾王可能是最早接触到的诗人之一。骆宾王的名字取自《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思是,观察国势,以之辅佐君王。后来,此子果然用生命诠释了“宾王”二字。

今人认识骆宾王,多缘于启蒙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清波。”但他最得意之作,是一篇檄文:《代徐敬业讨武曌檄》。铿锵有力,文采飞扬,历来以之与王勃《滕王阁序》相提并论。王子安泉下有知,世间唯一能同自己绝世力作相捋的居然是篇骂骂咧咧的军用公文,不知作何感想。而古往今来能把檄文写到这样高度的,大概也绝无仅有。以至于武则天本人见了,都激赏不已,指责宰相遗珠之过。

《酉阳杂俎》是这样记录的:

“骆宾王为徐敬业作檄,极疏大周过恶。则天览及"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骆宾王为徐敬业做檄文,极言武周之罪。武则天读此文,看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一句,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怫然申斥宰相道:“你怎么能错失这样的人才!”

此事同见载于《新唐书》,武则天的肚量着实惊人,面对通篇痛骂自己的文章,首先想到的不是“不将这狂徒碎尸万段,难解朕心头之恨!”而是“如此人才不为我所用,真是可惜!”

耐寒的读书笔记(水犹寒读书笔记)(2)

耐寒的读书笔记(水犹寒读书笔记)(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